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125037)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2H指数:9
- 相关作者:曹佳刘晋祎杨录军刘胜学敖琳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单激光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被引量:1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方法。材料与方法以环磷酰胺处理雄性KM小鼠,分别用丫啶橙(Acridine orange,AO)、单激光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姬姆萨(Giemsa)法检测小鼠骨髓及外周血嗜多染、正染红细胞微核率,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前置角散射光(Forward angle scatter,FSC)和DNA荧光(FL1)作图,清晰可见小鼠骨髓细胞被分成5个群体——有核细胞、嗜多染、正染、含微核的嗜多染及正染红细胞;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嗜多染及正染红细胞微核率呈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FCM、快速AO法与Giemsa法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3,P<0.01;r=0.978,P<0.01)。结论AO-FCM自动化检测方法完全适用于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率的检测。
- 胡冰冰杨录军周燕虹刘胜学刘晋曹佳
- 关键词:微核试验流式细胞仪小鼠
- 毒理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 <正>我室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根据环境与毒理学检测的需要自行设计、研制出含1796 个基因,涉及8种生物学功能的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建立起基因芯片检测和数据分析方法,同时对基因芯片制作和杂交试验程序的一些环节进行了质量监控...
- 敖琳高利宏胡冉刘晋祎周艳虹杨录军杨梦苏曾志雄方志俊曹佳
- 文献传递
- 佛波酯对BALB/c3T3细胞转化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佛波酯(12- O -tetradecanoylphorbol- 13 -acetate,TPA)促进细胞转化早期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以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N methyl N’ nitro N nitrosoguanidine,MNNG)为启动剂,TPA为促癌剂,建立BALB/c3T3细胞转化模型。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cDNA微阵列检测TPA处理早期的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 TPA处理早期可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1 期与S期。TPA处理 4h和 24h后,在检测的1 152个基因中筛选出 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 9个基因表达上调, 10个基因表达下调。许多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调控相关,主要涉及ras和p53基因信号传导通路。结论 TPA在促进BALB/c3T3细胞转化的早期阶段,可影响某些调节细胞周期进展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生长阻滞。
- 敖琳曹佳黄明辉伍亚舟刘晋祎张彦琦曾志雄杨梦苏
- 关键词:TPABALB/C基因表达谱佛波酯3T3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 岗田酸促癌作用过程中对Balb/c 3T3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初步探讨促癌物岗田酸(OA)在促进Balb/c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启动剂,OA为促癌剂,建立Balb/c 3T3细胞转化模型。台盼蓝染色法检测OA的细胞毒性,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分析OA促癌作用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验证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NNG 1 mg.L-1启动后,7.8μg.L-1OA持续处理能促进Balb/c3T3细胞的转化。OA处理3,5和7 d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同时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Bnip3,Cycs和caspase3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以及Gstp2,Txn1和Prdx1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发生明显改变。RT-PCR检测显示OA处理3,7 d时,SPP1和Txn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芯片检测结果相似。结论OA在促癌过程能诱导Balb/c 3T3细胞凋亡,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和抗氧化基因的表达。
- 敖琳高利宏胡冉杨梦苏曾志雄方志俊曹佳
- 关键词:细胞凋亡岗田酸基因芯片
- 微核试验在中国的应用、发展与展望被引量:74
- 2003年
- 微核试验是反映染色体损伤的重要试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遗传、食品、药物、环境等多领域的遗传毒性评估,以及作为有害职业和生活环境暴露人群遗传损害的生物标志物。我国开展微核试验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0),共检索到有关微核的专题研究文献共1316篇,研究内容涉及微核的文献共2083篇。本文对微核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工作,回顾了微核试验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总结了我国学者开展该项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对微核试验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曹佳
- 关键词:微核试验
-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的可靠性验证被引量:4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建立小鼠毒理基因芯片杂交检测方法,同时验证芯片数据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采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芯片内的参照点分析、自身比较实验以及差异分析实验方法,检验芯片数据的可靠性。结果局部均值化标准化方法使数据的线性趋势更加明显;参照点分析显示芯片无非特异性杂交,芯片内部基因表达的重复性较高;自身比较实验中各个批次芯片的假阳性率在1%以下,并且无明显差异;差异分析实验中荧光交换标记方法可以减少染色误差的影响。结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所建立的基因芯片制作和检测技术能保证获得可靠性较好的数据。
- 敖琳高利宏胡冉曾志雄方志俊曹佳杨梦苏
- 关键词:基因芯片毒理学可靠性分析
- 十三种化合物诱导的小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聚类分析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13种化合物所诱导的小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基因表达谱,通过对基因表达谱的聚类分析,对化合物在基因组反应水平上进行分类的尝试,使化合物的分类与其诱导的基因表达谱联系起来。材料与方法用30%的致死剂量染毒原代培养的小鼠肝细胞,24h后提取RNA,用芯片进行检测。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种化合物分成了三类。结论用基因表达谱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使其分类结果与毒性作用相联系,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预测未知毒性化合物的毒性是可行的,是很有价值与希望的研究方向。
- 胡冉敖琳高利宏曹佳
- 关键词:基因芯片毒理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
- 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被引量:14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单激光流式细胞仪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自动化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 :以环磷酰胺诱导雄性Wistar大鼠微核形成 ,采用吖啶橙(acridineorange,AO)荧光染色 ,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及单激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正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以前置角散射光(FSC)和DNA荧光(FL1)作图 ,大鼠骨髓细胞被分成明显的五个细胞群———有核细胞、嗜多染红细胞、正染红细胞、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及含微核的正染红细胞 ;经环磷酰胺处理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正染红细胞微核率均呈现良好的剂量_反应关系及时效关系 ;人工显微镜计数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9 ,P<0.01) ,二者的曲线拟合方程为 ^Y=1.0967+1.0639X(R=0.949 ,P<0.01)。结论
- 孙立平李德志刘志谋杨录军刘晋祎曹佳
- 关键词:微核实验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
- 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的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被引量:11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单激光流式细胞仪的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自动化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 :在本室已建立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体系基础上 ,使用磁式细胞分选技术 ,富集并分离人外周血中的网织红细胞 ,采用吖啶橙(acridineorange,AO)荧光染色 ,用流式仪检测人外周血中的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到的CD71阳性红细胞占网织红细胞总量的20 %至90 %,产量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但同一个体其分离效果几乎没有差异 ;网织红细胞经过富集后的人外周血样本被分成明显的五个细胞群———网织红细胞、含微核的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含微核的成熟红细胞以及有核细胞 ;7名健康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平均值为2.36‰ ,10名接受累积放疗剂量0、4、10、20、30、40及50Gy后的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平均值分别为2.97‰、29.37‰、57.90‰、69.05‰、62.58‰、51.19‰及50.07‰。 结论 :成功建立了基于单激光流式细胞仪的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自动化检测体系。
- 孙立平李德志刘志谋杨录军刘晋祎曹佳
- 关键词:微核实验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人外周血
- 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作为辐射生物剂量仪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是否可以替代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作为辐射生物剂量仪。材料与方法 :以接受放疗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ncer,NPC)患者为受辐照模型 ,以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实验为比对标准 ,应用已建立的基于单激光流式细胞仪的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自动化检测体系 ,检测NPC患者接受不同累积放疗剂量后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NPC患者接受放疗后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迅速显著增高 ,呈现良好的剂量_反应关系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对辐射的反应模式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对辐射的反应模式一样 ,所得曲线方程均符合 ^Y=A +BX -CX2+DX3模式。结论
- 孙立平李德志刘志谋杨录军刘晋祎曹佳
- 关键词:微核实验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人外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