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8-02)

作品数:14 被引量:126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昌全杨娟白根川黄帆李喜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烟草公司德阳市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水稻
  • 3篇猪粪
  • 3篇烤烟
  • 2篇氮素
  • 2篇氮素吸收
  • 2篇土壤
  • 2篇土壤铅
  • 2篇种植密度
  • 2篇污染
  • 2篇淋洗
  • 2篇秸秆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 1篇氮素吸收分配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动态
  • 1篇养分吸收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烟草公...
  • 2篇德阳市农业局
  • 1篇江油市林业局
  • 1篇什邡市农业局
  • 1篇成都市环境保...

作者

  • 8篇王昌全
  • 5篇白根川
  • 5篇杨娟
  • 4篇李喜喜
  • 4篇黄帆
  • 3篇罗定棋
  • 3篇蔡艳
  • 2篇李冰
  • 2篇李博
  • 2篇沈杰
  • 1篇黄春
  • 1篇姚苹
  • 1篇李启权
  • 1篇徐小逊
  • 1篇张世熔
  • 1篇李婷
  • 1篇曾建
  • 1篇罗娟
  • 1篇曾鹏宇

传媒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归一化法的烤烟干物质积累建模与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为探讨不同株型烤烟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和变化特征,实现不同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的有效预测,以不同株型品种云烟97、NC71、K326为材料,采用田间实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4个密度(13 890、15 150、16 660和18 510株hm^(–2))水平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动态,分析关键生长参数特征,以期为烤烟合理密植、烟叶增产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结果表明:(1)基于归一化法筛选并建立了相对干物质积累量与相对生长时间的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MMF),方程表达式为y=(ab+cx^d)/(b+x^d),模拟准确度k值在0.9032~1.0482之间,决定系数R^2在0.94以上,进一步推导发现,方程具有过原点性、有界性、单调递增性等特点,符合生物学意义,能较好地模拟烤烟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利用该模型分析积累特征参数,将烤烟干物质积累过程划分为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速率峰值出现时间(T_m)、快速增长期开始时间(RT_1)、结束时间(RT_2)均有不同程度提前;密植条件下(D3、D4),NC71和K326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T_d)及其积累比例(R_a)明显提升;通径分析表明,T_d、R_a均能影响烤烟最终干物质积累水平,其与干物重均显著(0.6500*)或极显著(0.7758**)正相关,其中R_a对干物重直接通径系数达1.7097,对回归方程的总贡献率也达1.3264。(3)耐密性表现为筒型>鼓型>塔型,对应品种K326、NC71、云烟97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8 510株hm^(–2)(D4)、16 660株hm^(–2)(D3)、15 150(D2)~16 660(D3)株hm^(–2)。
沈杰蔡艳何玉亭李启权杜宣延王昌全罗定棋
关键词:烤烟株型干物质积累
秸秆还田下“麦-稻”轮作生产生命周期能耗及温室气体排放被引量:11
2015年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小麦-水稻"轮作生产体系生命周期划分为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和农田种植三个阶段,对秸秆不还田、全量还田、半量还田3种还田量下,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清单分析,并进行了温室气体增温潜势评价。结果表明:以氮肥生产为主的农资生产阶段与原料开采阶段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阶段,占作物生产全生命周期能耗的70%左右;温室气体排放则以农田种植阶段为主。相较秸秆不还田处理,秸秆全量还田和半量还田增加了作物产量,降低了单位产品(分别为1 t小麦和1 t水稻)生产的CO2、N2O排放量,分别减排CO227.05%、31.23%,减排N2O 17.74%、14.51%,而CH4排放分别增加39.56%、12.38%;但在20 a、100 a时间尺度上,农田综合增温潜势GWP均显著降低。秸秆还田配合氮肥减施能有效降低农田生产系统生命周期能耗及温室气体增温潜势。
杨娟王昌全白根川游来勇易云亮黄帆李喜喜
关键词:秸秆温室气体生命周期评价
不同植烟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对凉攀地区不同植烟年限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稳性团聚体在植烟0~5 a期间被显著破坏,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团聚体MWD值分别下降68%、64%和52%;非水稳性团聚体的破坏集中在植烟3~5 a期间,3种土壤团聚体MWD值依次分别下降31%、9%和17%。有机碳含量影响团聚体水稳定性,尤以水稻土和紫色土表现显著。有机碳主要分布在>5 mm和<0.25 mm粒径团聚体中,随植烟年限的增加,紫色土和水稻土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且>5 mm和<0.25 mm粒径团聚体下降最明显,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越均匀。烤烟不宜连作,连作紫色土和水稻土烟地(田)可增施有机肥,保护土壤团聚体。
张世祺王沛裴王昌全何玉亭沈杰徐强李萌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有机碳
农业废弃生物质盐浸提液淋洗镉锌污染土壤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寻找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高效的重金属Cd和Zn淋洗剂,选取雅安市汉源县矿区污染土壤作为供试土壤,采用浓度0.3%KCl盐溶液提取金针菇菌渣(FVr)、茶树菇菌渣(AAr)、花生壳(AHL)和甘蔗皮(SOr)4种农业废弃生物质材料所得浸提液作为淋洗剂,通过恒温振荡淋洗实验探讨上述淋洗剂不同浓度、pH和时间条件下对污染土壤中镉(Cd)和锌(Zn)的淋洗效果。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材料盐浸提液对Cd的淋洗率依次为FVr> SOr> AHL> AAr;对Zn的淋洗率则依次为SOr> FVr> AHL> AAr。随浓度上升,除FVr盐浸提液对土壤Cd和Zn的淋洗率呈线性增加外,其余盐浸提液对其淋洗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随pH增加,FVr和AAr、AHL和SOr盐浸提液对Cd和Zn的淋洗率分别呈对数、幂函数下降趋势(P<0.01)。随淋洗时间延长,4种生物质盐浸提液对土壤Cd和Zn的淋洗率变化均呈对数增加趋势(P<0.01)。综合淋洗率和土壤性质的变化,FVr与SOr盐浸提液在浓度为7%,pH为3的条件下持续振荡淋洗1 h可达到最佳淋洗效果,其对Cd的淋洗率分别为76.38%和49.54%;对Zn的淋洗率分别为29.24%和30.75%。FVr和SOr是具有一定潜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生物质材料。
李明月邵帅李婷张世熔王贵胤徐小逊
秸秆还田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9
2015年
为探讨秸秆还田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小麦(内麦863)和水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麦-稻轮作体系作物氮肥利用效率低的成都平原,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不还田、半量还田、全量还田和1.5倍量还田等处理模式对麦-稻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以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和水稻产量,小麦增产8.4%~19.6%,增产幅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增产4.3%~17.1%,增产幅度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秸秆还田促进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增加小麦和水稻氮素吸收和籽粒氮素累积;小麦氮素吸收量和籽粒的氮素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抑制了水稻前期(拔节期)生长和氮素累积,促进后期生长和氮素累积,水稻氮素吸收量和籽粒的氮素累积量均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减少。相较对照,麦-稻轮作体系的产量、氮素表观利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0%~13.8%、19.5%~26.7%、6.71~8.21 kg·kg-1,其中半量还田最有利于提高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但半量秸秆和全量秸秆还田相比,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考虑秸秆资源存量情况、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秸秆全量还田较适宜成都平原麦-稻轮作区,有利于实现作物高产,氮素高效利用。该研究将为避免作物秸秆产生量大而处理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游来勇李冰王昌全杨娟白根川黄春
关键词:秸秆还田氮素吸收利用
北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基于GIS和地统计学,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概率克里格法等研究了四川北河流域土壤Hg、As、Pb、Cr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Hg是该流域土壤4种元素中生态风险最大的致险元素,其余3个元素的生态风险等级均为轻微;综合考虑4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区内土壤Hg的生态风险最大,土壤As、Pb、Cr的生态风险等级均为轻微。综合4个元素全部样点的潜在生态风险均为轻微。区内土壤Hg、Pb和Cr呈条带状或团块状由东向西逐渐增加,而As分布则相反;西北部土壤Hg超标概率最大(0.25~0.55)。5种母质的Pb和Cr含量差异显著(P〈0.05)。潮土Hg、Pb显著高于其它3种土壤。土壤p H值与4种重金属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村庄和工业用地的Hg和Pb含量明显高于水田和园地(P〈0.05)。
张东张楚儿
关键词:重金属影响因素GIS土地利用
种植密度对烤烟养分吸收及品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烤烟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为优化烟株群体结构、发挥密植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99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13 890(D1)、15 150(D2)、16 660(D3)、18 510(D4)株/hm2)对烤烟氮、磷、钾吸收利用、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烟叶产量以D3处理最高,平均达2 287.33kg/hm2,比对照(D1)处理增加13.04%,D2处理次之,比对照增加6.9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烟株养分吸收量持续增加,而叶片养分含量和养分经济系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与烟叶产量变化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种植密度增加后每生产100kg烤烟的养分摄取量呈上升趋势,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持续降低;D2处理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比D3处理分别提高6.86%,15.14%和9.66%,较D4处理增幅达24.62%,33.57%和20.06%,其在平衡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关系上表现最佳。烟叶产量与旺长至现蕾和现蕾至开花期养分累积比率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其他阶段,与对照相比,D4处理这两个阶段养分累积比率显著降低。种植密度增加后,烟株单叶质量持续下降,对照处理平均单叶质量为9.30g,D2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D3、D4处理较对照显著降低9.56%和21.7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显著降低;烤烟氮碱比均以D2、D3处理最接近于1。【结论】烤烟移栽后按15 150-16 660株/hm2密植,能更好地发挥烟株群体密植效应,改善烟叶营养吸收与利用状况,进而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表现。
沈杰蔡艳何玉亭杜宣延王昌全罗定棋
关键词:种植密度烤烟产量烤烟品质
基于RS和GIS的石亭江中下游土壤铅和镍含量预测建模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利用石亭江流域中下游Landsat 7 ETM+遥感影像及70个样点土壤表层(0~20 cm)重金属铅镍含量和地面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空间反演。结果表明,仅用波段像元灰度值建立的土壤铅镍含量预测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0),表明遥感图像的波段光谱信息能用于土壤铅镍含量的预测建模。在分别引入成土母质、海拔高度或pH等地面辅助因子后,铅镍含量预测模型确定系数R2明显增大(P=0.000),铅预测模型R2从0.276分别提高到0.571和0.606,镍预测模型R2从0.304分别提高到0.513和0.551,表明地面辅助因子能有效改善模型精度。与实测值分布图比较,最优模型预测反演图能较好地表现区域土壤铅镍含量分布的基本格局,但对于个别特殊值区域的反演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姚苹张东张世熔徐小逊徐小逊
关键词:RS
猪粪施用对水稻田面水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及流失风险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通过田间定位实验,分别设置对照、常规化肥、猪粪和化肥配施、单施猪粪等7个不同处理,探讨不同猪粪施用量对水稻田面水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及流失风险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田面水总氮(TN)、可溶性氮(DN)、铵态氮(NH4+-N)、总磷(TP)、可溶性磷(DP)和可溶性钾(DK)浓度均在施肥后1~2d内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7~10d后浓度趋于对照处理;硝态氮(NO3--N)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在施肥后7~9d达到峰值,与铵态氮呈此消彼长的关系;猪粪和化肥配施总氮(TN)、可溶性氮(DN)、铵态氮(NH4+-N)、可溶性钾(DK)浓度较常规化肥处理能分别降低7.94%~23.60%,19.23%~29.23%,21.28%~35.20%,16.42%~25.71%,同时降低了DN/TN、NH4+-N/TN的比值,能有效控制氮、钾流失风险;猪粪施用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浓度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8.94%~122.46%和19.07%~107.73%,增加了磷素流失风险,同时降低了DP/TP的比值;水稻在施肥移栽应尽可能避开降雨时期,7~10d是控制养分流失的关键时期。稻田猪粪适量施用也提高了稻谷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猪粪和化肥配施稻谷增产205~854kg/hm2。综合环境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化肥+猪粪50%(NKM2)处理猪粪投入量最佳,稻田最大消纳猪粪13 264.54kg/hm2,最大生猪承载量为20.19头/hm2。
李喜喜王昌全杨娟白根川游来勇易云亮黄帆李博
关键词:水稻田面水猪粪
猪粪农田施用下的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碳排放被引量:2
2015年
规模化养殖的畜禽废弃物替代化学氮肥施入农田,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生产及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但废弃物施入农田后产生的碳排放已成为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畜禽废弃物农田施用的环境影响,对于探索农田对畜禽废弃物的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探讨了猪粪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投入农田的条件下,单位产量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整个生命周期分为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农田种植3个阶段。结果表明,在1 t水稻生产的生命周期中,常规化肥、猪粪50%替代化肥N、猪粪100%替代化肥N的总碳排放分别为1.760 t(CO2-eq)·t?1、1.997 t(CO2-eq)·t?1和2.550 t(CO2-eq)·t?1,猪粪50%替代化肥N、猪粪100%替代化肥N处理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15.87%、9.14%,碳排放高13.63%、44.89%。3种施肥方式碳排放在原料开采阶段分别为0.145 t(CO2-eq)·t?1、0.085 t(CO2-eq)·t?1、0.047 t(CO2-eq)·t?1,农资生产阶段分别为0.032 t(CO2-eq)·t?1、0.014 t(CO2-eq)·t?1、0 t(CO2-eq)·t?1,农田种植阶段分别为1.583 t(CO2-eq)·t?1、1.898t(CO2-eq)·t?1、2.503 t(CO2-eq)·t?1。其中农田种植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阶段。相较常规单施化肥处理,猪粪50%、100%替代化肥N处理碳排放在原料开采阶段分别减少41.37%、61.58%,农资生产阶段分别减少56.25%、100.00%,而农田种植阶段分别增加20.25%、58.23%。猪粪部分替代化肥N进行农田施用,可部分减少原料开采阶段、农资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但显著增加了农田种植阶段的碳排放,从而总体上增加了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应探索改进其施用方式以减少其环境影响。
杨娟王昌全蔡艳白根川游来勇易云亮黄帆李喜喜
关键词:猪粪化肥氮水稻生产碳排放生命周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