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61B01)
-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迎孙秀娟林冬卞寿庚秘营昌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优化治疗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比较传统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方案和借鉴儿童ALL的新化疗方案在疗效及安全性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两种化疗方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9年1月4日至2013年9月4日收治的144例初治Ph阴性ALL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传统的成人方案(方案1)组和借鉴儿童ALL的新化疗方案(方案2)组,分析其整体及不同分组条件下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44例患者接受化疗后,总完全缓解(CR)率为95.8%,1个疗程CR率为92.4%,5年总生存(OS)率为59.0%,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为48.6%.其中方案1组和方案2组患者的CR率(95.6%和96.1%,P=0.783)、3年OS率(65.3%和63.4%,P=0.885)和3年RFS率(56.0%和50.0%,P=0.9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方案1组中,14~30岁患者的OS明显优于31~60岁患者(3年OS率69.6%对54.7%,P=0.042),RFS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3年RFS率56.5%对57.0%,P=0.472);方案2组中,14~30岁患者与31~60岁患者在OS及RFS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年OS率65.7%对60.3%,P=0.423;3年RFS率51.5%对46.6%,P=0.655).两组患者在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真菌感染及肠梗阻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方案1组患者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方案2组(P=0.011),菌血症发生率高于方案2组(P=0.000).结论 Ph阴性ALL患者对两套化疗方案耐受性均较好,具有较高的CR率及长期生存率;同时,高龄(31~60岁)患者有可能从非骨髓抑制药物含量高、化疗强度低的方案2中受益.
- 赵邢力魏辉林冬王迎周春林刘兵城李巍刘凯奇王慧君李承文李庆华宫本法刘云涛弓晓媛秘营昌王建祥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43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我国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案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43例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LBL患者中多数发病年龄较轻(中位年龄21岁),以男性为主,其中T—LBL患者的纵隔巨大肿块的发生率为63.0%;②37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1%,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67.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样治疗方案组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样治疗方案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圳为94.4%和68.4%,CR率分别为83.3%和52.6%;③11例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其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明显长于ALL样治疗方案组(P值分别为0.018和0.025)和NHL样治疗方案组(P值分别为0.016和0.011)。NHL样治疗方案组、ALL样治疗方案组、HSCT组的预期3年OS率分别为(14.4±9.4)%、(20.2±12.7)%和(79.5±13.1)%。结论①LBL常发生于年轻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初诊时外周血较少受累;与B-LBL相比,T—LBL常有纵隔肿块发生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浆膜腔积液。②对于高度侵袭性的LBL.应当给予强烈的ALL样治疗方案治疗,在CR1期行HSCT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 鲁云李倩邹德慧赵耀中齐军元徐燕邱录贵
- 关键词:疾病特征
- 不同诱导化疗方案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比较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不同诱导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科院血液病医院从1998年6月—2008年1月新诊断、治疗的ALL患者124例。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有关数据。结果:①根据诱导治疗方案分为VDCLP、VDCP2组,2组的1疗程CR率为87.9%和84.5%,总CR为93.9%和89.7%。VDCLP组中位无病生存(DFS)21(0~116)个月,中位总生存(OS)23(2~117)个月;VDCP组中位DFS10(0~109)个月,中位OS14(1~110)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55.2%和19.2%。2组的3年OS率56.2%和21.1%,(P<0.05)。②≤30岁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ALL采用VDCLP和VDCP方案1疗程CR率分别为92.7%和86.8%,总CR率分别为97.6%和94.7%。VDCLP组中位DFS23(0~116)个月,中位OS24(2~117)个月;VDCP组中位DFS10(0~109)个月、中位OS14(1~110)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60.4%和18.2%。2组的3年OS率62.9%和20.9%。③采用VDCLP方案诱导治疗的染色体核型标危组成人ALL,VDCLP组中位DFS22(0~116)个月、中位OS24(3~117)个月;VDCP方案诱导治疗中位DFS13(0~109)个月、中位OS19(1~110)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59.0%和DFS23.3%。2组的3年OS率60.7%和29.8%。而染色体核型高危成人ALL,VDCLP组中位DFS6(0~32)个月,中位OS17(2~38)个月;VDCP组中位DFS8(0~20)个月,中位OS10(5~23)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0.0%和DFS0.0%。2组的3年OS率0.0%和0.0%。结论:诱导治疗中加L-Asp对CR率无明显影响,但诱导治疗采用VDCLP较VDCP可以提高成人ALL的DFS和OS。
- 孙秀娟秘营昌傅明伟王迎刘凯奇林冬卞寿庚王建祥
- 关键词:ALLVDCP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开始时间对预后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影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预后因素及缓解后治疗(PRT)开始时间(PRT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新诊断并完成1个疗程诱导治疗的ALL患者153例。用COX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确定与完全缓解(CR)率、总存活(OS)率、无进展存活(DFS)率有关的单变量和多变量。结果(1)单变量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包括:诊断时的年龄(按10年增加)>20岁、白细胞≥50×109/L、高危细胞遗传学、28d是否达CR和PRTT。多因素分析证明,PRTT≥7.1周是显著的预后不良因素,与DFS[HR1.74,95%CI(1.10~2.76),P=0.018]及OS[HR1.64,95%CI(1.02~2.62),P=0.005]的降低显著相关。(2)细胞遗传学为标危组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就诊时年龄>20岁、白细胞≥50×109/L、PRTT是显著预后因素,PRTT≥7.1周预后包括DFS[(HR2.32,95%CI(1.30~4.13),P=0.004]和OS[HR2.64,95%CI(1.47~4.73),P=0.001]较差。高危组患者,PRTT与预后(DFS和OS)无关。结论诱导治疗至PRT开始的时间是影响成人ALL的独立预后因素,成人ALL的缓解后治疗应及时进行。
- 孙秀娟秘营昌傅明伟王迎刘凯奇林冬卞寿庚王建祥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硼替佐米治疗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治疗浆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硼替佐米治疗的疗效,对硼替佐米治疗浆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患者经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内的多种治疗,二次复发并进展为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经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后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文献复习显示硼替佐米治疗浆细胞白血病有效率高,耐受性好,但长期疗效尚难改善。结论: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浆细胞白血病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可作为该类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长期疗效尚需探讨新的治疗措施。
- 李增军邹德慧刘庆珍邱录贵
- 关键词:白血病浆细胞性继发性硼替佐米
- SiRNA干扰β-catenin对K562细胞在体内成瘤能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β-联蛋白(β-caten in)对K562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采用β-caten in序列特异的siRNA下调K562细胞中靶基因β-caten in的表达,将处理后的K562细胞植入BALB/c裸鼠皮下,观察其在裸鼠皮下成瘤率及成瘤曲线。同时用未处理的K562细胞及非特异序列siRNA处理的K562细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未处理组(n=9)、对照组(无关序列干扰)(n=8)和试验组(β-caten in特异性干扰)(n=9)成瘤率分别为100%、87.5%和0%,试验组成瘤率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未处理组瘤块体积增长略快于对照组,但2组的瘤块体积增长速度无统计学差异;在试验组未见成瘤。结论:特异性干扰下调β-caten in的表达,影响K562细胞体内成瘤。
- 王国蓉李增军李长虹李茜邱录贵
- 关键词:Β-CATENINSIRNAK562细胞成瘤能力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典型模式B细胞受体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我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典型模式B细胞受体(stereotyped BCR)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992年4月至2010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116例CLL患者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片段使用情况及突变状态,应用多序列比对软件ClustalW2明确我国典型模式BCR的表达情况,并与CLL患者IGHV突变状态、细胞遗传学异常、生存和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检测初诊CLL患者116例,102例成功测序,检出率87.9%.测序反应共得到73例患者的IGHV互补决定区3(CDR3)序列,19.2%(14例)CLL患者BCR为典型模式.与IGHV突变组相比,未突变组患者中典型模式BCR的发生率更高(40.9%比11.8%,P=0.005).BCR为典型模式的CLL患者中17q-的发生率更高(33.3%比10.7%,P=0.045).BCR为典型模式的CL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较其他组为短(39个月比84个月,p =0.002).结论 BCR为典型模式的CLL患者预后较差.典型模式BCR的存在表明肿瘤细胞曾面临同样的抗原选择过程,提示抗原选择与CLL的发生密切相关.
- 于珍李增军易树华周可树郝牧李长虹齐军元邱录贵
-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预后
- 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本研究总结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细胞型,T-ALL)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特征,比较化疗与移植组患者的疗效,以阐述影响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初诊成人T-ALL共计22例,根据MICM分型检查结果确诊。所有患者采用VDCLP方案诱导化疗。巩固治疗阶段,根据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高强度联合化疗将患者划分为移植组或化疗组。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有关数据。临床特点及疗效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及Kaplan-Meier法,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不同组别的差异检验采用log-rank法。结果表明:①22例患者中位年龄23.5(16-63)岁;起病时脾肿大者15例,脾大患者无事件生存(EFS)期和总体生存(OS)期较无脾大患者明显缩短(EFS:11.6个月vs 56.7个月,P=0.014;OS:14.7个月vs 57.0个月,P=0.013);中位白细胞(WBC)计数为148.82(5.51-546.0)×109/L,其中15例起病时WBC≥80×109/L,这些患者的EFS时间和OS时间明显缩短(EFS:11.8个月vs 47.1个月,P=0.021;OS:16.1个月vs 47.4个月,P=0.050);中位血小板(Plt)计数为55.36(14-160)×109/L,其中6例起病时Plt≤30×109/L,这些患者EFS和OS时间较短(EFS:8.4个月vs30.0个月,P=0.033;OS:11.4个月vs32.6个月,P=0.035)。②22例中pro-T 2例,pre-T 14例,皮质T 3例,髓质T 3例;早期表型(pro-T&pre-T)与晚期表型(皮质和髓质T)相比,晚期表型者的EFS和OS时间明显延长(EFS:25.8个月vs 14.9个月,P=0.035;OS:28.2个月vs18.7个月,P=0.028)。③染色体核型结果可供分析的19例,包括正常核型12例、异常核型7例(其中复杂核型3例,亚二倍体2例,假二倍体2例)。正常核型组与异常核型组在EFS和OS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④诱导化疗总完全缓解(CR)率为72.7%,中位缓解时间为18.0个月。22例患者1年及3年EFS率分别为57.9%和23.0%,1年及3年OS率分别为67.1%和22.0%。化疗组16例,移植组6例,移植组比化疗组
- 张擎周春林付明伟王津雨林冬刘兵城李巍秘营昌王建祥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细胞免疫分型
- 硼替唑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异基因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举两得
- 2011年
-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异基因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原发病的双重作用。方法:报道1例异基因移植后发生慢性难治性GVHD、同时可疑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的效果;同时对硼替佐米治疗GVHD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应用硼替佐米后患者慢性GVHD获得部分治疗反应,同时巩固了原发病的疗效。文献报道也支持硼替佐米对GVHD的防治作用。结论:硼替佐米可同时治疗骨髓瘤异基因移植后的GVHD和原发病,值得进一步探讨。
- 李增军邹德慧邱录贵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异基因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