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05011)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05011)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0H指数:7
- 相关作者:杨瑞成牛绍蕊靳塞特舒俊胡天雷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聚(苯乙烯-丙烯酸)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 2009年
- 以苯乙烯为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加入自制的纳米Fe3O4磁流体,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聚(苯乙烯-丙烯酸)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XRD、FT-IR、SEM、752N型分光光度计和化学滴定法,对所制得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进行了表征及性能分析,研究了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加入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磁性微球粒径在0.7μm^2 m之间,单分散性好;交联剂对微球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交联剂的增加,微球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宽、表面羧基含量增加、耐酸碱性增强,最佳含量应为单体用量的4%。
- 杨瑞成郧栋穆元春
- 关键词:磁性高分子微球分散聚合交联剂
- 聚醋酸乙烯酯/蒙脱土纳米乳液的性能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0年
- 基于单体原位插层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涂料用聚醋酸乙烯酯/蒙脱土纳米复合乳液,对影响纳米复合乳液性能的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MMT质量分数进行了单因素研究.XRD,FT-IR和TEM分析结果表明:65-70℃条件下,当乳化剂用量0.6 g,引发剂用量0.6g以及MMT质量分数为3%-5%时,MMT片层在PVAc基体中基本呈单分散状,形成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其纳米化程度最大,乳液MMT单片层的数量最多;此时MMT的分散程度最高、阻隔性能最好,大大降低了水的扩散速度与吸水率,延长了耐水时间.测试表明:乳液质量分数达到33%-35%,静置于水中135 h胶膜不开胶脱落,其耐水性能是PVAc乳液(不含MMT)的2.7倍.
- 杨瑞成申鹏成佳辉牛绍蕊
- 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蒙脱土插层复合乳液
- 0.04C-16Cr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态的显微组织特征及其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试验研究了(0.04C-16Cr)热轧不锈钢板材的金相组织组成、拉伸断口形貌以及在酸性腐蚀介质中的浸泡腐蚀特征。其结果为:这种铁素体不锈钢在热轧制(空冷)后组织极不均匀,中心组织较为粗大,表层组织较为细小;其组织组成为:沿轧制方向呈竹节状分布的基体铁素体和晶界处多量的细小弥散的(Cr,Fe)23C6碳化物颗粒,它们构成了特征的条带组织;拉伸断口出现侧向分层开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有较明显的分层腐蚀。综合分析表明,试验用钢的断裂形貌、腐蚀特征是由其条带组织所致。
- 舒俊杨瑞成孟威牛绍蕊靳塞特李杰
- 关键词:铁素体不锈钢
- 400系铁素体不锈钢中夹杂物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利用普通金相识别技术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对410S、430、409L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夹杂物的类型、形貌特征、来源及其对钢的性能影响作综合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410S和430不锈钢板材所含夹杂物主要为CaO-Si O2-Al2O3-MgO系复合夹杂物;409L不锈钢板材中夹杂物主要为Ti(C、N)和Al N.夹杂物主要来源于AOD脱氧产物、钢液的二次氧化、炉衬材料和耐火材料的腐蚀剥离等.3种不锈钢的纵向和横向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但若夹杂物较多且分布不均匀时会形成明显的点蚀和分层剥蚀.
- 杨瑞成陈华李杰吴量
- 关键词:不锈钢
- 聚丙烯酸/蒙脱土/TiO2复合材料的紫外光降解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高温快速反应在聚丙烯酸/蒙脱土复合材料中加入TiO2成功制备聚丙烯酸/蒙脱土/TiO2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湿法和干法2种方法对其进行降解,研究其降解过程.通过红外光谱、SEM对降解前后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干法降解,湿法降解无论从降解速度还是降解程度都远远好于干法降解.另外,在复合材料中加入TiO2,大大提高聚合物的紫外降解能力,表明聚丙烯酸/蒙脱土/TiO2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材料.
- 杨瑞成申鹏穆元春牛绍蕊靳塞特毕海娟
- 关键词:聚丙烯酸蒙脱土TIO2高吸水
- 热轧410S不锈钢板材钨极氩弧焊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对热轧410S不锈钢板材手工钨极氩弧焊(TIG)焊接接头的组织观察、无损检测、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试验,以及铁素体含量和显微硬度的测定,研究了热轧410S不锈钢板材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采用TIG方法焊接410S不锈钢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而且塑性良好;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呈铸造粗大组织,并具有明显的外延生长特性;焊缝组织主要为柱状晶奥氏体+沿柱状晶分布的δ铁素体,δ铁素体体积分数为15%~20%;热影响区的马氏体在焊接热的作用下发生了M→γ→M相变,原处于晶界条带中细小的颗粒状马氏体被黑色的团块状马氏体所替代;该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倾向按热影响区、母材、焊缝顺序依次降低。
- 杨瑞成孟威舒俊胡天雷
- 关键词:钨极氩弧焊焊接接头显微组织
- Ni-Cr-Mo-Cu合金的氧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运用静态等温氧化法研究了Ni-Cr-Mo-Cu镍基耐蚀合金在600、800和1000℃下的氧化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层进行了相结构和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近似呈立方抛物线规律,10h以后氧化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物类型主要是Cr2O3和NiO、NiCr2O4。实验得到Ni-Cr-Mo-Cu耐蚀合金高温氧化速率常数为1.296×10-8exp(-Ea/RT),其表观活化能(Ea)为200.25kJ/mol,位于Cr2O3氧化层的活化能和NiO氧化层的活化能之间。
- 杨瑞成靳赛特吕学飞赵丽美
- 关键词:镍基耐蚀合金氧化动力学活化能
- Ni-Cr-Mo-Cu-Mx合金的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向镍基耐蚀合金中添加Ti、Fe元素,采用手工电弧炉熔炼制备新型Ni-Cr-Mo-Cu-Mx耐蚀合金,用化学浸泡腐蚀、电化学腐蚀对其进行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i-Cr-Mo-Cu合金中加入Ti元素可以增强其耐氧化性介质腐蚀的能力,减弱其耐还原性介质腐蚀和耐点蚀的能力;加入Fe元素会降低Ni-Cr-Mo-Cu合金耐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腐蚀的能力,但提高该合金耐点蚀的能力。
- 杨瑞成牛绍蕊李智靳塞特舒俊
- 关键词:镍基耐蚀合金电化学腐蚀阳极极化
- 00Cr12Ti不锈钢焊接接头性能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通过对00Cr12Ti不锈钢板材手工钨极氩弧焊(TIG)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观察、无损检测以及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等试验,研究00Cr12Ti不锈钢板材T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并与0Cr13焊接接头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TIG焊接方法及较小的焊接规范,00Cr12Ti不锈钢板材TIG焊接接头焊缝未发现裂纹、气孔等缺陷,强度和塑性良好;00Cr12Ti的HAZ组织为粗大的铁素体晶粒(ASTM 2级);0Cr13的HAZ组织为不规则铁素体晶粒和分布于晶界上由奥氏体相变而生成的块状马氏体.00Cr12Ti焊接接头的耐腐蚀能力优于0Cr13焊接接头.
- 杨瑞成胡天雷孟威靳塞特
- 关键词:不锈钢TIG热影响区显微组织
- 不锈钢热轧板材焊接接头的HAZ组织及性能被引量:11
- 2009年
- 通过对304及430不锈钢热轧板材焊接接头热影响区(HAZ)的金相观察、无损检测、显微硬度测定、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试验,研究经手工钨极氩弧焊(TIG)的304及430热轧板材的HAZ组织及性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IG焊接方法和较小的焊接规范,304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粒较细(7.5-8.0级),显微硬度为376 HV,焊缝与母材熔合良好;430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铁素体晶粒明显长大(约为4.5级),粗晶粒区宽度约为0.7 mm,碳化物析出不多;热影响区的晶界部位受焊接热循环影响发生了α→γ→M相变,生成的M质量分数约占14%;304和430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良好,拉伸断裂部位是焊缝和热影响区;EPR法测定表明,304及430母材和热影响区均没有产生晶间腐蚀.
- 杨瑞成孟威胡天雷舒俊张建晓
- 关键词:不锈钢TIG热影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