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1SQRW144)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荣李娟杨文艺更多>>
相关机构:宿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文化
  • 3篇泗州戏
  • 2篇地域性
  • 2篇生态学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文化生态
  • 2篇文化生态学
  • 2篇剧目
  • 2篇化生
  • 2篇根性
  • 2篇传统剧
  • 2篇传统剧目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遗产
  • 1篇审美文化
  • 1篇石文化
  • 1篇视阈
  • 1篇区域文化
  • 1篇文化变迁
  • 1篇文化遗产

机构

  • 6篇宿州学院

作者

  • 4篇李荣
  • 3篇李娟
  • 1篇杨文艺

传媒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泗州戏传统剧目文化特征研究
2014年
泗州戏是流行于皖北地区及苏北鲁南等部分区域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泗州戏萌生于旷野田间,深深根植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反映了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展示了普通百姓积极的市民精神和世俗精神,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草根性。
李荣
关键词:泗州戏传统剧目地域性
安徽灵璧石审美文化及其价值实现路径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2013年
以安徽灵璧石审美文化为研究个案,探求文化生态视阈下中国奇石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用文化生态学和审美经济学原理研究奇石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探寻"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救文化"和"以文化、经济的互动提升文化生态品质"的双赢策略,并运用审美文化研究反观当代文化生态学与审美经济学的理论建设,以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承传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
李娟李荣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
从拉魂腔到泗州戏——浅谈泗州戏剧种的发展与变革被引量:1
2014年
泗州戏是流行于安徽省皖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旧称拉魂腔,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安徽四大剧种之一,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文主要探讨了该剧种的历史传承与变迁,揭示其从民间腔调到地方剧种的动态变化过程。
李荣
关键词:泗州戏拉魂腔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中国乡村文化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城镇化是广泛的世界性潮流,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行进的过程中。乡村文化由人文与生态直接整合而成,城镇化发展必然会改变乡村文化生态。乡村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与现代产业形式结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其建设目标就是要打造"文化城镇"。城镇化建设应以乡村文化资源为基点,在建设规划上彰显出乡村文化特色。要善用文化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促进城镇化与乡村文化资源良性互动,在保护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基础上促进区域文化的融会共存。提高乡村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联度,用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李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乡村城市化文化变迁
泗州戏传统剧目文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泗州戏是流行于皖北地区及苏北鲁南等部分区域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泗州戏萌生于旷野田间,深深根植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反映了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展示了普通百姓积极的市民精神和世俗精神,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草根性。
李荣
关键词:泗州戏传统剧目地域性
皖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文化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皖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文化遗产。皖北地区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但目前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过度依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较少、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等诸多问题。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研究皖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探讨皖北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共生"过程,从而为皖北经济文化的振兴理清发展思路。
李娟杨文艺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文化遗产产业集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