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1ZCBFB01L053)
- 作品数:4 被引量:123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世东李云华夏振远郭荣君缪作清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省烟草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生防制剂与土壤熏蒸配套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三七根腐病因其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在防治上一直是困扰生产的重大难题。陈昱君等^[1]曾就生防菌剂对三七根腐病防治效果进行过研究。本研究拟开展生防制剂拌种(苗)与土壤熏蒸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探讨土壤消毒后引进有益微生物群对三七根腐病的控制效果,从而为三七的栽培和生产提出可行性建议。
- 陈昱君王勇李世东马承铸刘云芝王启芳伍忠翠李云华
- 关键词:熏蒸发病原因微生物群根腐病
- 三七根腐病原菌(Cylindrocarpon spp.)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多种培养基和碳氮源营养等对三七根腐病主要致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2-8)和C.didynum(1-1)菌落扩展、产孢和孢子萌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菌株适宜菌落扩展的温度均为20℃;适合产孢的温度均为20~25℃;2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在15~25℃均能萌发,但1-1在20℃时萌发率较高(92.1%),2-8在25℃时萌发率较高(96.5%);1-1菌落适宜扩展的pH为6.0,2-8菌落适宜扩展的pH为5.5;胡萝卜培养基较适宜2种菌的菌落扩展.在供试的以各类碳氮源为营养的培养基上,2种菌的菌落均可很好地扩展,但扩展速度有所差异.
- 李世东张克勤缪作清郭荣君夏振远陈昱君王勇
- 关键词:根腐病CYLINDROCARPON生物学特性
- 三七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Ⅰ复配剂拌种(苗)与土壤熏蒸配套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16
- 2008年
- 陈昱君王勇刘云芝王启芳马承铸李世东伍忠翠李云华
- 关键词:根腐病复配剂熏蒸名贵中药材
- 三七根腐病病原研究被引量:106
- 2006年
- 【目的】三七根腐病是三七的重要病害,是限制三七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方法】在田间进行系统的三七根腐病害观察、调查和采样;在室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室内致病性测定,并进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结果】发现三七根腐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黄腐型、干裂型、髓烂型、急性青枯型、湿腐型和茎基干枯型等,但以黄腐型和急性青枯型较为常见,其中干裂型、髓烂型和茎基干枯型是新发现的三七根腐病症状表现。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类群主要包括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C.didynum、Fusariumsolani、F.oxysporum、Phytophthoracactorum、Phomaherbarum、Rhizoctoniasolani等。室内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didynum、C.destructans、P.cactorum、P.herbarum和R.solani均能导致块根不同程度的腐烂。田间人工接种以P.cactorum和P.herbarum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48.4%和50.0%。C.destructans和C.didynum的致病力虽然较弱(C.destructans为23.5%,两株C.didynum分别为28.0%和15.2%),但在田间分布范围广,分离频率高(Cylindrocarpon属真菌最高组织分离频率为100%),且可导致典型的黄腐型症状。【结论】C.destructans和C.didynum是田间三七根腐病的重要病原真菌。
- 缪作清李世东刘杏忠陈昱君李云华王勇郭荣君夏振远张克勤
- 关键词:根腐病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