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B10)

作品数:13 被引量:105H指数:7
相关作者:王继军夏自兰张嘉宁李奇睿何毅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生态
  • 4篇退耕
  • 4篇退耕还林
  • 3篇生态经济
  • 3篇土地利用
  • 3篇退耕还林工程
  • 3篇农业
  • 3篇农业生态
  • 3篇农业生态经济
  • 3篇耕地
  • 2篇生态经济系统
  • 2篇农业生态经济...
  • 2篇王东沟流域
  • 2篇黄土高原
  • 2篇黄土高原沟壑...
  • 2篇高原沟壑区
  • 2篇耕地保护
  • 2篇耕地非农化
  • 2篇沟壑
  • 2篇非农

机构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0篇王继军
  • 2篇刘涛
  • 2篇姜志德
  • 2篇谢永生
  • 2篇李文卓
  • 2篇赵连武
  • 2篇李奇睿
  • 2篇何毅峰
  • 2篇张嘉宁
  • 1篇王延平
  • 1篇赵小风
  • 1篇梁磊磊
  • 1篇吕明权
  • 1篇苏鑫
  • 1篇汪阳洁
  • 1篇夏自兰
  • 1篇李慧
  • 1篇牛艳利
  • 1篇杜娜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江苏省"环保优先"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首次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运用EKC理论模型,探讨江苏省环境污染同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得出:江苏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处于"倒U型"和"U型"EKC的上升阶段,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经济发展缓慢增长,环境污染综合状况随经济增长而恶化。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研究了这种变化规律的内在成因,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境污染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产业结构、环保科技发展程度、国际贸易、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城市发展。
夏自兰赵小风王继军
关键词:EKC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灰色关联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被引量:10
2011年
以安塞县为例,分析了该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效,探讨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替过程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7年与1999年相比,全县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2.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了14%;高效设施农业已成为安塞县主干道周围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其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较1999年增长了83.51%,其中工副业、种植业和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7.28%;农业生产稳定指数同比提高了51.61%,粮食稳定性指数同比增加了17.07%,二、三产业发展稳定性指数同比下降了77.91%。
李奇睿王继军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
县南沟流域农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浅析被引量:5
2009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对其重要组成部分农用地进行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变化度、动态变化指数等方法对黄土丘陵区县南沟流域2001-2007年的人口、土地面积、产业状况等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7a来林地和果园分别增加488hm2和23.34hm2、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分别减少87hm2和25.7hm2。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大面积坡耕地和不适宜的荒草地转为林地;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向园地过渡;同时科学技术与其它相关政策对其也有一定的促进、引导或制约作用。
杜娜王继军
关键词:LUCC农用地变化经济利益
陕西省汉台区1978年至2006年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汉台区是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示范区,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和建设占用耕地,汉台区耕地数量大量减少,耕地供需矛盾突出。本文利用1978年以来汉台区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9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汉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变化、分析汉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探讨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78年~2006年全区耕地共减少5600hm2,平均每年减少200hm2,人均耕地减少0.027hm2,耕地递减率曲线与人均耕地递减率曲线走势基本一致;②建设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等直接影响因子在4种类型区影响耕地变化差异明显;总体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区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较多;③耕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约低于累计耕地面积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全区耕地减少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时间上的错位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于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刘涛谢永生何毅峰赵连武李文卓
关键词: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
吴起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吴起县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生态服务价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运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估算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990-2007年,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耕地、草地面积逐步减少,园地、林地面积逐步增加。1990年吴起县生态服务价值为16.41亿元,2001年为24.97亿元,2007年为28.19亿元。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构成中除了食物生产和废物处理功能外,其它生态服务功能都在增加。
吕明权王延平王继军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退耕还林工程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被引量:12
2009年
依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调查、监测资料和研究成果,建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在这20余年中呈增长态势,分别于1991年、1998年、2003年达到峰值点。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值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的果业和第三产业。
张嘉宁王继军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
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实施绩效差异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1980—2007年间中国历年出台的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考察了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对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并着重检验了不同阶段耕地保护制度供给强度的实施绩效差异。结果发现,耕地保护制度对经济建设占用耕地速度具有显著的遏制作用。尽管在1997年以后十年中国又相继出台了更多耕地保护法规和政策,但其实施绩效并不高于1997年的水平。这意味着,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可能仅体现于耕地保护法规政策数量的增加,其执行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预测结果表明,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管制力度水平假设下,新一轮土地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基本上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汪阳洁姜志德王继军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非农化绩效差异
陕西省汉台区粮食供需平衡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笔者对汉台区粮食生产的现状、粮食消费与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台区人均粮食为229kg,远低于全国人均粮食380kg拥有量的水平。粮作比、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汉台区近30年粮食缺口较大,粮食自给率低,粮食供给难以满足当地粮食需求;按90%自给率计算,要实现2010年小康的总产目标,必须保证34575hm2种植面积。
刘涛谢永生赵连武何毅峰李文卓
关键词:粮食生产粮食安全
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耦合发展模式及耦合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依据吴起县资源特征、农村经济现状,提出了丘原(涧)生态农业、丘陵沟壑林草恢复和梁峁川农果加工经营等3种最佳的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模式;根据耦合原则,并通过线性规划,合理利用各种结构要素在系统内相互的耦合作用,得到耦合发展的最佳农业生产结构;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耦合,协调产业和资源(量)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问题。
梁磊磊姜志德王继军冯生元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经济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发挥效力了吗?
耕地保护政策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否发挥了规范土地利用行为、抑制经济建设过快过度占用耕地的效力?这构成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中国1980-2007年间出台的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构造了度量耕地保护...
汪阳洁
关键词:耕地保护制度耕地非农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