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200-1-12)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涂明美戴起宝陈绍勤林素勇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人
  • 1篇移植瘤
  • 1篇抑制基因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 1篇肿瘤转移抑制
  • 1篇肿瘤转移抑制...
  • 1篇转移抑制基因
  • 1篇裸鼠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癌
  • 1篇基因
  • 1篇KISS
  • 1篇肠癌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林素勇
  • 1篇陈绍勤
  • 1篇戴起宝
  • 1篇涂明美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一1对构建原代人结直肠癌裸鼠肝转移瘤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构建原代人结直肠癌裸鼠盲肠原位移植瘤模型(肝转移模型),探讨Kiss一1基因在移植瘤存活、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Kiss一1基因阳性和阴性表达的人结直肠癌组织块各l块,分别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和裸鼠盲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观察移植瘤生长和肝转移。结果裸鼠第2代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率Kiss一1基因阳性组为37.50%,阴性组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盲肠原位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率,第1代为41.67%(Kiss一1阳性组为12.25%,阴性组75.00%),第2代为75.00%(Kiss一1阳性组为56.25%,阴性组为93.75%);Kiss一1阴性组成功率均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移植瘤模型和第1代盲肠原位移植瘤模型中均未发现肝转移,第2代盲肠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肝转移率Kiss一1阳性组为33.33%,阴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ss一1基因表达缺失有助于提高原代人结直肠癌裸鼠盲肠原位移植瘤肝转移模型构建的成功率,提示它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移植瘤存活、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陈绍勤林素勇戴起宝涂明美
关键词:结直肠癌移植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