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815H0609)

作品数:2 被引量:4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鹏翠卫小春史光华高耀祖张蜀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压缩骨折
  • 2篇椎体
  • 2篇椎体压缩
  • 2篇椎体压缩骨折
  • 2篇骨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椎体
  • 2篇骨质疏松椎体...
  • 1篇新鲜性
  • 1篇椎体后凸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经皮椎体后凸...
  • 1篇后凸
  • 1篇后凸成形
  • 1篇后凸成形术
  • 1篇成形术

机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史光华
  • 2篇卫小春
  • 2篇李鹏翠
  • 1篇张蜀华
  • 1篇高耀祖

传媒

  • 2篇中国骨伤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1
2013年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被认为是老年人生命健康开始衰退的前兆,因此积极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手术方法,如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其创伤大、失血多而失败率高;保守治疗不能早期减轻疼痛症状及改善功能状态,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及严重骨化,形成陈旧性OVCF,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开展为椎体骨折的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PKP)成为治疗OVCF的常用方法,其具有止痛效果快速又显著、椎体高度恢复理想、可早期负重活动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OVCF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恰当而有效的康复锻炼也是很重要的。
史光华李鹏翠卫小春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性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性和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v)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4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37例;年龄60-86岁,平均(73.3±7.5)岁。根据病程、MRI检查及是否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将患者分为新鲜组和陈旧组。应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L)评估患者疼痛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同时利用手术节段X线测量计算伤椎椎体前壁及中间高度的恢复率及受伤节段脊柱的后凸矫正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64个月,平均17个月。新鲜组和陈旧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术后1周和6个月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的VAS及ADL评分略高于术后1周的(P〉0.05)。而术后1周与术前的疼痛改善率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率相比较,新鲜组优于陈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伤椎前壁、中间高度的恢复率及后凸畸形矫正率比较,新鲜组明显优于陈旧组(P〈0.05)。结论:PKP对治疗新鲜性和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有疗效,但对新鲜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更明显,其在止痛、矫正后凸畸形及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明显优势,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史光华李鹏翠张蜀华高耀祖卫小春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