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19)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振武刘昕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督抚
  • 3篇预备立宪
  • 3篇立宪
  • 1篇巡抚
  • 1篇延续性
  • 1篇愚忠
  • 1篇山东巡抚
  • 1篇司法
  • 1篇清朝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新政
  • 1篇外官
  • 1篇无讼
  • 1篇立宪派
  • 1篇民变
  • 1篇禁赌
  • 1篇基层司法
  • 1篇官制
  • 1篇官制改革
  • 1篇词研究

机构

  • 5篇广东省社会科...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李振武
  • 2篇刘昕杰

传媒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政法论丛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清末督抚与谘议局的设立被引量:3
2012年
在各省设立谘议局是清廷预备立宪的重要举措之一。督抚作为清王朝在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谘议局的设立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他们不但率先向朝廷提议设立谘议局,而且为筹办谘议局筹措经费,还督促府州县地方官吏落实各项筹备工作。可以说,没有督抚的支持,谘议局很难按时成立。谘议局的设立说明,尽管"晚清新政"时期清廷的威信已大不如前,尽管督抚们对宪政的态度有所不同,但朝廷政令在地方依然可以得到遵守施行,清廷中央仍可有效控驭地方。
李振武
关键词:督抚预备立宪立宪派
论晚清督抚与谘议局的冲突及原因被引量:1
2012年
在各省设立谘议局是清廷预备立宪的重要举措之一。谘议局与督抚间发生了一系列冲突,此前学界关于谘议局与督抚冲突的研究多从谘议局一方立论,认为两者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产阶级立宪派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如此立论虽有一定道理,但在某种程度上亦存在着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单化的缺陷。造成督抚与谘议局之间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督抚维护自身专制权力的因素,有谘议局议员缺乏行政经验、书生论政的因素,有谘议局议员地方主义思想作祟的因素,还有部分谘议局议员把持谘议局谋求私利的因素,需作具体分析。
李振武
关键词:清朝督抚预备立宪
实用型司法:近代中国基层民事审判传统被引量:12
2011年
传统中国基层民事审判是在不同于西方法官体制的背景下,由全权掌管地方事务的州县官进行的以尽快平息讼争为目的的纠纷解决方式。民国时期,由于西方法文化尚未完全渗透到中国基层,民事司法仍然保存着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实用型特征。这种司法模式以地方官员的全能型权力为基础,以最有效的纠纷解决为目标,以不违背官僚追责和道德操守为限,在基层社会有效地维持着地方关系的运行和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这样一种围绕纠纷解决而非法律适用的实用型基层民事司法可视为近代中国一以贯之的特点。
刘昕杰
关键词:无讼
丙午年外官官制改革讨议——侧重各督抚视角被引量:2
2016年
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上谕,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运动的正式开启。在对中央官制进行一番调整后,编制馆亦草拟了一个颇具西方宪政色彩的外官官制改革草案。在征询地方督抚意见时,意见纷纭,编制馆不得不对原方案做出重大调整,宪政色彩明显消褪,并在拖延一段时间后,宣布先在东三省试行。外官官制改革再次落入传统吏治因循敷衍的怪圈,清廷立宪改革的诚意备受社会各界质疑。
李振武
关键词:督抚预备立宪
近代中国基层司法中的批词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批词是传统中国司法活动中重要的司法文书形式。审判官利用批词推动着传统诉讼进程。清代州县诉讼中的批词,无论在适用阶段、对象还是内容上都丰富多变,代表传统全能型审判官在无分行政与司法、实体与程序的情景下对案件处理的一种灵活方式。民国基层司法中批词仍然存在,其在发挥程序性作用方面与清代类似,但在案件的实体问题上已为正式的法律判决书所替代。这种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特点显示出近代中国基层司法文化演进的延续性。
刘昕杰
关键词:基层司法延续性
袁树勋与清末广东禁赌被引量:2
2014年
袁树勋是清朝历史上倒数第二任两广总督,在其任职期间,广东地方赌风猖獗,社会上禁赌之声日见高涨。袁树勋一方面顺应民意,表示赞成禁赌;一方面又不能不考虑如何填充因禁赌后停收赌饷而形成的巨大财政亏空,以维持地方行政体系的正常运转。处此两难困境,袁树勋提议招募商人承包粤省盐务,以新增之盐饷来承抵赌饷。该方案受到社会各界强烈反对,认为会增加民众负担,是"病民肇变"之举。另外,此时清廷正拟推行盐政改革,以图加强中央对盐课收入的掌控,故不愿广东地方先行一步,打乱中央的统一规划,并在盐课收益中谋取更多地方利益。故此,袁树勋的禁赌方案未获得朝廷通过,袁树勋与广东绅商间的关系亦因之出现更大裂痕。通过考察袁树勋在禁赌中的所作所为,可以了解清王朝覆亡前夕广东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管理方面的某些得与失,从一个侧面体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困顿。
李振武
关键词:禁赌
论清末山东巡抚孙宝琦
2013年
孙宝琦是清末政坛上思想较为开明的趋新官员,对宪政改革多有建言。辛亥革命前夕,他出任山东巡抚,本拟大展身手,但时运不济。先是莱阳地区发生大规模民众抗捐事件,孙宝琦应对失措,被舆论指为纵属苛捐、残民以逞;后又在辛亥鼎革之际,先是宣布山东独立,后又取消独立,被人视为首鼠两端,备受诟议。其实,孙宝琦的所作所为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应作具体分析。
李振武
关键词:清末新政民变愚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