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09ZCKFSF01100)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杰民刘晓程王玉璇刘天文张文更多>>
- 相关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植入式微型轴流血泵的动物流体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在前期通过模拟循环实验台对自行研发设计的微型轴流血泵进行体外流体力学特性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活体动物急性实验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植入方法和植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健康绵羊4只,左侧开胸植入血泵,形成左心室→血泵→降主动脉的循环通路,置入压力和流量监测管道,血泵连续运行6 h,进行血泵流体力学测试。结果血泵直接植入左心室,无需体外循环,连续运行6 h期间,工作性能稳定。平均动脉压(70±15)mmHg,调整血泵转速8 000 r/min^13 000 r/min,其对应流量达到0.45 L/min^5.00 L/min。结论该轴流血泵易植入,活体动物急性实验表明作为短期辅助其基本流体力学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临床心力衰竭患者辅助循环需求。
- 王玉璇张杰民施超刘晓程
- 关键词:流体力学性能
- 轴流血泵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日益成为临床心血管医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药物治疗和常规外科手术的局限性,以及供体心脏的缺乏,促进了心脏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的快速发展。电机学、机械工程学、流体力学、材料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的联合研发,探寻可长期植入式新型叶轮血泵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轴流血泵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流量大、效率高、易植入和取出等优点,同时无需安装人工瓣膜,减少了血栓形成的几率。与离心泵相比较,轴流血泵体积更小,血液破坏程度更轻。目前轴流血泵的研究已经成为心脏外科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现对轴流血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当前轴流血泵研究中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综述。
- 王玉璇张杰民刘晓程
- 关键词:轴流血泵心力衰竭
- 一种植入式磁悬浮离心血泵的体外流体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通过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台对一种植入式磁悬浮离心血泵进行体外流体力学实验。以新鲜羊血为循环介质,通过体外循环台测定在后负荷为100 mmHg,血泵在不同转速下的输出量;通过控制血泵的转速,测定在固定泵速下不同后负荷下的输出量。血泵测试工作电压为24 V,电流波动于0.3~0.75 A。血泵功率为7.2~18 W。在后负荷为100 mmHg下,泵速在2 900~3 900 rpm,输出流量为3~7.1 L/min。泵速为2500~3 500 rpm,血泵在后负荷69~163 mmHg下输出流量为1.02~5.87 L/min。在固定的转速下血泵的压力-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体外实验血泵工作性能稳定,可以满足成人心室辅助的需求。血泵功率偏高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 郭龙辉张杰民赵龙刘晓程
- 关键词:心室辅助装置磁悬浮体外实验
- 磁液悬浮离心血泵体外溶血的实验及耐久性实验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建立模拟循环管路系统来研究磁液悬浮离心血泵的溶血性能及机械稳定性。建立体外模拟循环管路系统,体外溶血实验中以新鲜羊血为循环介质,调节前负荷和后负荷分别为15、100 mmHg,血泵转速设定为2 900 rpm,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FHb)和红细胞压积(Hct),计算血泵标准溶血指数(NIH);耐久性试验其他各项设定同体外溶血实验,循环介质改为甘油水溶液。在体外溶血实验中,测得磁液悬浮离心血泵NIH值为(0.0038±0.0008)g/100L;耐久性实验中血泵连续正常运转90 d,期间无卡壳、停泵等现象,电压、电流、转速稳定。该血泵溶血性能处于较高水平,机械性能稳定可靠,满足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的要求。
- 张文张杰民刘天文刘晓程
- 关键词:血泵心力衰竭体外溶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