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5163)

作品数:8 被引量:307H指数:8
相关作者:谢志清杜银姜爱军张耀存武金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降水
  • 3篇气候
  • 2篇气候趋势
  • 2篇强降水
  • 2篇强降水过程
  • 2篇梅雨
  • 2篇集中期
  • 2篇降水过程
  • 1篇东西向
  • 1篇汛期
  • 1篇雨期
  • 1篇日降水
  • 1篇日降水量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数值预报模型
  • 1篇气候趋势系数
  • 1篇最大日降水量
  • 1篇温度变化
  • 1篇夏季
  • 1篇路面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江苏省气象科...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杜银
  • 4篇姜爱军
  • 4篇谢志清
  • 2篇张耀存
  • 1篇何金海
  • 1篇王跃男
  • 1篇肖卉
  • 1篇施雅风
  • 1篇田心如
  • 1篇朱承瑛
  • 1篇陈广昌
  • 1篇曾燕
  • 1篇武金岗
  • 1篇丁裕国
  • 1篇屠其璞
  • 1篇景元书
  • 1篇彭海燕

传媒

  • 4篇气象科学
  • 2篇地理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长江中下游梅汛期强降水过程非均匀特征被引量:20
2007年
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205站1960—2004年的逐日降水量和梅雨期的特征参数,计算并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暴雨降水过程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非均匀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梅汛暴雨降水量、暴雨日数显著增加,而集中度和集中期无明显变化;暴雨降水量和暴雨降水集中程度在时空上的叠加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旱大涝趋势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杜银张耀存谢志清杨红梅
关键词:梅雨气候趋势系数
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集中程度的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基于日温度资料提出一种度量持续高温过程集中程度的指标,采用江苏省6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夏季逐日温度资料,研究分析了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其相关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在对夏季持续高温过程研究方面,集中度和集中期具有表征高温在时空场上非均匀性的较好分辨力;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过程出现时,西南部比东北部集中程度稍大、出现的日期稍晚;采用EOF方法对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的距平值进行分析,第一特征向量的变化均呈现同位相,其相应的时间系数变化显示出先减小再增大的总体趋势,趋势谷值出现在1980年代;而夏季降水量与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分别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王跃男何金海姜爱军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5
2007年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结合NOAA/AVHRR、MODIS反演的月地表温度数据,定量考察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增温效应对区域温度气候趋势的贡献,结果表明:①1992-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快速的空间扩展过程,宁镇扬、苏锡常、上海大城市区、杭州湾4个城市群构成了一个“之”字形城市带,城市群之间出现城市化连片趋势,城市带区域内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28~0.44oC/10a,显著高于非城市带区域。②城市热岛效应对区域平均温度的影响以夏秋季最强,春季次之,冬季最弱。③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热岛强度和城市总人口对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④城市带增温效应使得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在1961-2005年间增加了0.07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47°C;年最高气温升高了0.16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83°C,表明1991-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空间扩展正在改变区域温度变化趋势,且这种增温趋势显著。
谢志清杜银曾燕施雅风武金岗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城市带城市化进程
气象预报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以暴雨预报服务为例被引量:27
2008年
暴雨是江苏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为了对暴雨预报气象服务效益作出恰当的评估,我们设计了预报准确率V、预报服务覆盖率P、预报服务时效率N、可能预防能力Z等四个指标,给出了定量评估暴雨预报气象服务效益的数学模型,并且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报服务覆盖率、预报服务时效和预报准确率与服务效益成正比,各个因子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效益值。预防能力越强,气象服务的效益越大,这也说明了气象预报只是一种信息,信息价值的体现还在于应用信息群体的决策和防御能力。
姜爱军屠其璞陈广昌田心如
关键词:暴雨
中国强降水过程时空集中度气候趋势被引量:73
2005年
基于日降水资料序列提出一种度量不同强度降水过程时空集中程度的指标,根据中国74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分析了我国强降水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其相关统计特征,结果表明暴雨过程年内集中度与年降水量正相关区与中国降水空间分布有很好的一致性;在对大范围洪涝灾害研究方面,暴雨过程年内集中度和集中期在定量地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匀性时有更高分辨力;暴雨过程年内集中度比较清晰地反映出长江流域、江淮地区洪涝增加的趋势及黄河中下游、华北强降水减少的趋势。该方法可直接应用到评估水旱灾害及其气候影响等领域。
姜爱军杜银谢志清丁裕国
关键词:强降水过程气候趋势集中度集中期
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形态变化对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3
2008年
利用40年的NCEP/NCAR再分析候平均资料和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日降水资料,使用合成方法分析了梅雨期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的东西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探讨了高空西风急流对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梅雨期东亚大陆上空西风急流强度减弱且持续维持、西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核分裂减弱直至出梅后消失,这是梅雨期200hPa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位置变化的主要特征。梅雨期,200hPa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呈现东西向位置变化和海陆分布形态差异,西风急流中心东西向位置变化对梅雨起讫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梅雨期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形态分布差异不仅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空间集中区的位置而且还影响到降水中心强度。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东亚西风急流主体位于西太平洋上空时,在长江下游地区形成高低空急流耦合的环流形势,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加上充足的水汽条件供应,有利于在长江下游形成集中的强降水区域。当高空西风急流位于东亚大陆上空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低空急流无耦合形势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没有强的集中降水区域。因此,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形态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低空环流结构、地面集中降水区域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杜银张耀存谢志清
关键词:梅雨
江苏省最大日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统计拟合被引量:13
2006年
本文根据江苏省内60个观测站1961-200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省域日最大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年度变化,建立了省内日最大降水的概率分布模式,从而推算分析出现大降水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皮尔逊Ⅲ型概率分布模式能够较好的拟合大暴雨的分布特征。
肖卉姜爱军沈彭海燕
关键词:最大日降水量
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极值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37
2009年
应用地表热量平衡方程,在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地面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等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预报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极值的数值模型。并利用沪宁高速公路梅村站和仙人山站2006年7月8日-12月31日的逐分钟的各要素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32℃,预报误差在±3℃以内的频率高达85.23%,且对冬季路面温度低于0℃时的预报误差基本在-1~0℃,可以运用于冬季高速公路路面溜滑的实际预报中。
朱承瑛谢志清严明良景元书
关键词:路面温度数值预报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