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48)

作品数:6 被引量:170H指数:6
相关作者:刘恩峰沈吉杨丽原朱育新王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济南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沉积物
  • 4篇南四湖
  • 2篇营养盐
  • 2篇营养元素
  • 2篇太湖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表层沉积物
  • 1篇底泥
  • 1篇以太
  • 1篇营养
  • 1篇元素分布特征
  • 1篇人为污染
  • 1篇入湖河流
  • 1篇水位
  • 1篇水位变化
  • 1篇太湖沉积物
  • 1篇中营养
  • 1篇重金属形态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济南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济宁市水利局

作者

  • 6篇刘恩峰
  • 4篇沈吉
  • 4篇杨丽原
  • 3篇朱育新
  • 1篇季峻峰
  • 1篇孙庆义
  • 1篇王建军
  • 1篇刘兴起
  • 1篇李艳红
  • 1篇王晓军

传媒

  • 2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近50年来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下南四湖水位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南四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对南四湖近50年来降水量、湖泊水位和蓄泄水量等水文要素分析,结果显示南四湖水位和蓄水量有较大变化,水位和蓄水量的变化除与年降水量的大小等自然因素有关系外,还与湖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系。对南四湖水量蓄、泄变化关系分析可看出,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它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而枯水年则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特点,整年过程中湖泊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对径流起显著调节作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下级湖在输蓄水期间将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杨丽原李艳红刘恩峰朱庆申
关键词:南四湖水位变化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组成及污染研究被引量:72
2007年
采用BCR(SM&T)方法对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丰水季节表层沉积物中Cr、Cu、Mn、Ni、Pb、Zn 6种重金属元素的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进行了连续提取,分析了各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组合特征、人为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泗河、京杭运河、洙赵新河、府河上游、上级湖南部湖区及下级湖区表层沉积物中Cr、Cu、NiZ、n以残渣态为主,其含量可占到该元素总量的80%-90%,人为污染程度较弱;老运河、府河入湖口、白马河表层沉积物中Cr、Cu、Ni、Zn的残渣态含量明显降低,而可提取态(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含量可增至80%以上,其中以可氧化态、酸提取态为主,人为污染程度较重;各水体单元表层沉积物中Pb、Mn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为主,其含量占Pb、Mn含量的95%、70%左右,基本未受人为污染.随着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矿化分解及环境条件的改变,老运河、府河入湖口、白马河等重金属人为污染较重的沉积物中Cr、Cu、Ni、Zn的可氧化态、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可发生活化,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刘恩峰沈吉杨丽原朱育新孙庆义王建军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人为污染南四湖
沉积物金属元素变化的粒度效应——以太湖沉积岩芯为例被引量:18
2006年
水体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含量变化除了与人为污染有关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沉积物粒度、矿物组成等沉积物性质的影响.在进行沉积物金属元素研究中,要充分考虑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粒度效应.本文通过对太湖MS岩芯中17种金属元素、沉积物粒度、矿物组成等指标的分析,研究了金属元素变化特征以及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关系.MS岩芯金属元素变化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为Al、Fe、K等,该类元素在沉积岩芯中下部含量较高,岩芯上部含量较低;第二类为Na元素,在沉积岩芯中下部含量较低,岩芯上部含量升高.MS岩芯中金属元素与粘土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经沉积物粒度(粘土含量)校正后,沉积岩芯中金属元素含量趋于稳定.因此,沉积物粒度组成(粘土含量)是影响金属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在研究太湖沉积物金属元素变化规律及进行金属污染评价时,应对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粒度校正.
刘恩峰沈吉朱育新
关键词:沉积物金属元素粒度太湖
太湖沉积物重金属和营养盐变化特征及污染历史被引量:18
2005年
通过对太湖北部开阔湖区沉积岩芯粒度、营养盐、重金属元素等指标的分析,结合硅藻分析结果,讨论了该湖区近100年来沉积环境变化特征、营养演化规律及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结果表明,20世纪20年代前后,流域人为活动方式的改变及强度加大使沉积物特征开始发生变化,沉积物粒度变粗,重金属元素及TP含量减少。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期,受人为污染影响,沉积物及水体TP含量逐渐增加,湖泊处于中等营养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沉积物中TOC,TN含量升高,C/N比值增大,沉积物中人为排放的外源有机成分所占比例增加,沉积物及水体中TP含量明显升高,硅藻组合以富营养型种属为主,湖泊水体发生显著富营养化;同期,随着重金属元素人为污染程度的加重,Cu,Mn,Ni,Pb和Zn等元素总量及有效结合态含量升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生物毒性。
刘恩峰沈吉刘兴起朱育新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营养盐污染历史太湖
南四湖现代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43
2007年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20个表层沉积物和独山湖湖区沉积岩芯中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南阳湖总磷最高,独山湖次之;独山湖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最高,南阳湖次之;而昭阳湖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较低.沉积岩芯中^(137)Cs数据表明南四湖独山湖区柱状沉积物上部(0-18 cm)沉积速率为3.5mm/a;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主要集中在沉积岩芯0-8 cm内,并呈现一致的垂向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三阶段分布特征,反映了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营养元素的释放量增加,造成了湖泊现代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积累.碳氮比值处于7.6-11.4之间,有机质的选择性分解不明显,指示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自无纤维柬的陆源植物.监测数据表明济宁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排放进入南阳湖是南四湖有机质和TP富集的主要来源.
杨丽原沈吉刘恩峰季峻峰
关键词:南四湖沉积物营养元素
南四湖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25
2007年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的20个表层底泥样品的营养盐浓度做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南阳湖的总磷最高,独日湖次之;独山湖的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最高,南阳湖次之;而昭阳湖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为最低。显然,南阳湖和独山湖两个湖区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营养盐污染。表层底泥总氮与土覆表层湖水的总氮相关程度不高,其原因是该湖水中的总氮主要是无机氮含量;而底泥中的总氮主要是有机氮。而表层底泥总磷与土覆表层湖水的总磷含量相关程序很高。这表明南四湖底泥与湖水中的总磷在其来源和迁移转化途径上是相同的,即是湖水中的总磷主要是由流域内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带来的,并在底泥中沉积和积累。
杨丽原王晓军刘恩峰
关键词:南四湖表层底泥营养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