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07KFJJ003) 作品数:15 被引量:14 H指数:2 相关作者: 宁春花 栾明明 吴靖云 曹虎 徐绍娟 更多>> 相关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端基为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苯甲酸增溶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以端基为8个丙烯酸酯双键的树状化合物[PAE(=)_8]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在65℃,无水碳酸钠催化下反应56h,合成了端基为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_(24)],产率为50.56%。测定了[PAE(OH)_(24)]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对苯甲酸的增溶性,结果表明:PAE(OH)_(24)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不具有表面活性,在浓度相同时,对苯甲酸的增溶量远高于聚乙二醇20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宁春花 严家庆关键词:羟基 烷基化树枝状聚(胺-酯)在染料分子相转移中的应用 2012年 以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月桂酰氯为原料,合成了聚(胺-酯)-月桂酸树枝状大分子(PAE-LA),产率为56.09%。用IR和1HNMR表征了它的结构;并考察了PAE-LA浓度及水相pH对染料相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的相转移率随PAE-LA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20 mL浓度为1.2×10-5mol/L的染料(达旦黄或甲基橙或二甲酚橙)水溶液与20 mL浓度为1.2×10-5mol/L的PAE-LA氯仿溶液的混合液中,当水相中pH=2时,达旦黄、甲基橙、二甲酚橙的相转移率分别达83.75%、81.96%、57.35%。 宁春花 邱艳遐 李倩 吴靖云 段理垒关键词:烷基化 染料 相转移 功能材料 热重法测定高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组成 被引量:4 2008年 Styrene(St)-maleic anhydride(MA) copolymer(SMA) with high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is synthesized by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using solution-precipitation,and the gradual warming polymerization.The effects of the mole ratio of styrene to maleic anhydrid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initiator amount on the polymerization is studied.The determination of copolymer composition is also studied for a series of different content of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y to determine their composition.The research show that determination process of thermogravimetry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宁春花 尤小红 李丽行关键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热重 外围由小分子修饰的树状聚酯胺的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发散法,以端基为8个伯氨基的树状聚酯胺[PEA(NH2)8]和3,5-二羟基苯甲酸(3,5-DAC)为原料,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修饰的树状聚酯胺(PEA-3,5-DAC),并用IR1、HNMR及13CNMR测定了它的结构。研究了PEA-3,5-DAC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以两次蒸馏水为溶剂,pH=7.2时,0.5g/L PEA-3,5-DAC的荧光最强。 宁春花 张镇 宋冲进 姚莉 徐绍娟关键词:荧光 树枝状聚(胺-酯)的功能化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以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苯甲醛(BZA)为原料,合成了聚(胺-酯)-苯甲醛树枝状大分子(PAE-BZA),产率为60.82%,色谱纯度为65.27%。用IR、1HNMR和13CNMR表征了它的结构;并测定了PAE-BZA的荧光性能;考察了不同浓度PAE-BZA、不同溶剂及n(Sn2+)/n(PAE-BZA)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为溶剂时,0.5 mmol/L PAE-BZA荧光强度最强;以丙酮、甲醇、DMSO、DMF和乙醇等为溶剂,PAE-BZA在乙醇中的荧光强度最强。随着n(Sn2+)/n(PAE-BZA)增加,PAE-BZA的荧光强度先减弱后增强,且Sn2+与PAE-BZA络合顺序是由外围的N原子逐步向内部的N原子络合。 宁春花 栾明明 周弟 袁雅琦 曹虎关键词:树枝状 苯甲醛 荧光 功能材料 多羟基树枝状聚(胺-酯)荧光性能及增溶性研究 2010年 以乙二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3,5-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多羟基树枝状聚(胺-酯)(PAE-3,5-DAC),研究了Sn2+、Fe3+、Cu2+、Co2+、Zn2+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的Sn2+、Fe3+、Cu2+及Co2+对PAE-3,5-DAC的荧光具有猝灭效应;溶液中的Zn2+对PAE-3,5-DAC的荧光具有先增强后减弱作用。同时测定了PAE-3,5-DAC水溶液对苯甲酸、水杨酸等难溶客体小分子的增溶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相同时,PAE-3,5-DAC对难溶客体小分子的增溶量远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宁春花 张镇 申伟关键词:树枝状 荧光 增溶 多羟基树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增溶性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以端基为丙烯酸酯双键的树状化合物[PAE(=)_8]分别和二乙醇胺(DE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16和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测定了多羟基树状化合物的表面张力及对苯甲酸、水杨酸、甲基红的增溶性.实验结果表明,端基为16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_(16)]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而端基为24个羟基的树状化合物[PAE(OH)_(24)]不具有表面活性.对比PAE(OH)_(16)、PAE(OH)_(24)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苯甲酸、水杨酸及甲基红等难溶客体分子的增溶性,得出增溶能力大小顺序为:PAE(OH)_(24)>PAE(OH)_(16)>SDS. 宁春花 张诚飚 栾明明 朱仕斌 严家庆 刘兵关键词:树状化合物 树枝状聚(胺-酯)的自组装及其在染料分子相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静电力自组装制得了树枝状聚(胺-酯)-月桂酸(PAE(NH2)8-LA),并利用FTIR技术对PAE(NH2)8-LA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月桂酸含量、PAE(NH2)8浓度及水相pH对染料相转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染料的相转移率随月桂酸含量和水相pH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PAE(NH2)8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20 mL质量分数为9.09%的月桂酸甲苯溶液、10 mL浓度为4.2×10-4mol/L的PAE(NH2)8水溶液与10 mL浓度约为1.200×10-5mol/L的染料水溶液的混合液中,当水相pH分别为7.72,6.64,7.72时,染料达旦黄、甲基橙、二甲酚橙的相转移率分别达到最大值(49.60%,41.35%,35.58%)。 宁春花 陈志凯 邱艳遐 吴靖云关键词:月桂酸 自组装 染料 相转移 端基为羧基的树状聚酯胺的合成及增溶性研究 2009年 采用发散法,以端基为8个丙烯酸酯双键的树状聚酯胺[PAE(=)8]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无水碳酸钠催化下65℃反应96h,合成端基为羧基的树状聚酯胺[PAE(COOH)8]。用IR、1H-NMR及13C-NMR测定了它的结构。测定了PAE(COOH)8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对苯甲酸、水杨酸、甲基红等难溶客体小分子的增溶性。结果表明:PAE(COOH)8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表面活性;在质量浓度相同时,其对难溶客体小分子的增溶量远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宁春花 唐晓红关键词:羧基 表面活性 萘酰亚胺树枝状聚(胺-酯)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2013年 以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1,8-萘二甲酸酐为原料,合成了萘酰亚胺树枝状聚(胺-酯)(PAE-1,8-NL),产率为32.79%。用IR和1HNMR表征了它的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PAE-1,8-NL及加入稀土金属离子(La3+、Nd3+、Dy3+、Gd3+、Eu3+)或质子的各种溶液的光物理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AE-1,8-NL在氯仿-乙醇(体积比1∶1)稀溶液中在激发波长为335 nm激发下产生两处荧光峰370 nm和386 nm,分别归属为萘单体荧光峰和分子内萘基-萘基激基缔合物荧光峰;稀土金属离子或质子与PAE-1,8-NL内部的胺络合后,对萘单体荧光峰影响不大,而对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产生规律性的变化。PAE-1,8-NL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稀土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随H+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稀土金属离子和H+浓度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 宁春花 李倩关键词:萘酰亚胺 荧光 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