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04362001B-12)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 相关作者:孙影张健张雪鹏张云鹏杨方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肾蠲湿合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益肾蠲湿合剂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8例,其中接受标准激素治疗后6例无效、18例依赖和4例复发,予中药复方益肾蠲湿合剂治疗12周,按1992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诊治标准判定结果。结果尿蛋白减少始于治疗后第4周,至12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沉降低及血清白蛋白上升始于12周,至第24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血肌酐下降也始于12周,但至24周未见显著性差异。治疗期无不良反应。24周后,9例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总有效率82%。结论益肾蠲湿合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同步改善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刘阳张雪鹏孙影张健
-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药疗法激素
- 益肾蠲湿合剂对TGF-β_1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肾蠲湿合剂对TGF-β1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含不同剂量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与TGF-β1(终浓度5μg/L)共同培养GMC 24,48,72 h,收集培养上清并用ELISA法检测纤维连结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olⅣ)含量。结果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可抑制TGF-β1刺激GMC分泌FN、LN和ColIV,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GMC分泌FN、LN和ColIV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结论益肾蠲湿合剂对TGF-β1诱导的GMC分泌FN、LN和ColI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抑制TGF-β1刺激GMC分泌细胞外基质是本复方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 葛晓言孙影
- 关键词:益肾蠲湿合剂TGF-Β1肾小球系膜细胞
- 中药黄芪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黄芪煎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以评价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180 g/kg)、中(90 g/kg)、低(45 g/kg)剂量组和对照组,给大鼠连续灌服黄芪煎剂90 d,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停药后1,30 d分别处死动物,测量大鼠体质量,检测血、尿常规和血生化,测定主要脏器质量系数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连续给药3个月对大鼠的一般状况,血、尿常规,主要脏器质量及其系数均无影响;心、肝、脾、肺、肾脏无病理变化。除停药1 d后高剂量组γ-GT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停药1 d后有8只大鼠胃黏膜呈现糜烂性损伤并散在点状出血点,光镜组织学检查为炎性改变。另2只胃黏膜正常。停药30 d后高剂量组有6只胃黏膜出现糜烂性损伤,但范围较小,程度较轻,且未见有出血点。结论黄芪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可较大剂量长期服用。
- 刘阳张云鹏孙影张健
- 关键词:毒性试验长期毒性WISTAR大鼠
- 益肾蠲湿合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肾蠲湿合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分泌细胞外基质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含低、中、高剂量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和10%血清-DMEM培养液共同培养GMC 24,48和72 h,分别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纤维连结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olⅣ)含量。结果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可抑制体外培养的GMC分泌FN、LN和ColⅣ,其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对GMC分泌FN、LN和ColⅣ的抑制率也相应增加。结论中药复方益肾蠲湿合剂对体外培养的GMC分泌FN、LN和Col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抑制GMC分泌细胞外基质是本复方治疗慢性肾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 孙影张雪鹏张健杨方
- 关键词:益肾蠲湿合剂肾小球系膜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