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137)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4H指数:6
- 相关作者:胡林徐文媛刘建平杨小敏龙威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高岭土复合AMPS/AA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岭土复合的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单体配比(AMPS:AA=2.2),高岭土用量5%-10%,引发剂用量0.16%-0.18%,交联剂用量0.06%,中和度90%。得到的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为581s/s,吸盐水倍率为91s/s。
- 杨小敏刘建平金睿夏坚熊乐艳胡林
- 关键词: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高岭土反相悬浮聚合高吸水性树脂
- 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为增加豆渣的附加值,研究豆渣中膳食纤维的酶水解提取工艺。通过超声波辅助脱脂、木瓜蛋白酶脱蛋白、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详细探讨木瓜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溶液pH值对总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木瓜蛋白酶用量0.3%、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 min、pH值5.0。在此条件下,总膳食纤维产率为62.6%。
- 刘建平杨小敏王雪芳刘征官胡林
- 关键词:大豆豆渣膳食纤维酶水解
- 镍基上CH4-CO2重整中[OH]与[O]催化的量化研究
- CH-CO重整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焦点,自1999年Tomishige提出重整反应微观机理以来,国内外对重整反应的研究更不断升温,其主要原因是CH-CO重整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天然气利用率,还能减少温室气体CO的排放,对人类可持...
- 徐文媛龙威杜瑞焕李敏孙世俊
- 关键词:羟基表面氧过渡态
- 文献传递
- 甲烷重整制合成气机理研究的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天然气工业技术中CH4的重整反应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实验发现CH4有多种途径转化为合成气(CO,H2),但机理不相同.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人们对重整反应机理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主要阐述了机理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并结合催化剂积碳、反应条件、产率等方面比较了重整的各种途径,对现有的机理作了对比分析.
- 龙威徐文媛
- 关键词:合成气
- 基于热模塑法制备HDPE仿生超疏水表面被引量:3
- 2010年
- 研究了热模塑法在制备超疏水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中的应用。以高岭土增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模板,采用热模塑技术,将荷叶表面的微结构信息复制到HDPE膜表面。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10%掺杂量的PDMS软模板复制得到的HDPE膜表面,与水的接触角高达156°,呈现超疏水性。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DMS软模板具有与荷叶表面互补的"负型结构",而HDPE膜表面则具有与荷叶类似的微米—纳米复合粗糙结构。此法无需溶剂,可推广制备其它热塑性高聚物的超疏水表面。
- 刘建平杨小敏钟铧均赵永刚胡林
-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超疏水高密度聚乙烯
- 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响应面法优化被引量:12
- 2011年
- 研究了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液料比、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糠醛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96 mL/g;水解反应时间3.33 h;水解反应温度140℃。在此条件下,糠醛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78%,验证试验值为1.93%,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可行。
- 杨小敏刘建平李倩倩徐培飞胡林
- 关键词:糠醛响应面法
- M1和M3的歧化反应-ZSM-5系列催化剂效果对比及其理论解释被引量:4
- 2009年
- 前期工作表明,AlCl3有较好的催化一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以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的活性,载体中ZSM-5分子筛效果最好.故对ZSM-5系列催化剂(包括NaAlCl4/ZSM-5、AlCl3/ZSM-5及AlCl3与NaCl机械混合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用量子化学计算提出了所得结果的理论解释.结果表明,这几组催化剂中NaAlCl4/ZSM-5催化效果最好.
- 徐文媛刘显亮陈丽萍郝伟何忠义钟昀胡林
- 关键词:ZSM-5歧化催化剂
- AlCl_3催化裂解二甲基四氯二硅烷的理论计算被引量:1
- 2010年
-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及二级微扰(MP2)方法对二甲基四氯二硅烷的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裂解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为吸热反应,第二、三步为放热反应;反应的焓变分别为:△H1(67.484 kJ.mol-1),△H2(-232.546 kJ.mol-1),△H3(-117.347 kJ.mol-1).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表明反应较易进行.反应的速控步是第三步,其正反应的活化能(Ea3)为152.552 kJ.mol-1.
- 徐文媛杜瑞焕龙威郝伟
- 关键词:ALCL3裂解过渡态
- 1,1,2,2-四甲基-1,2-二氯二硅烷裂解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量子化学知识对典型的二硅烷高沸物1,1,2,2-四甲基-1,2-二氯二硅烷的裂解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和常温常压下,1,1,2,2-四甲基-1,2-二氯二硅烷以CHCl3作为裂解气的反应分为两步进行,均为放热反应,其速控步第一步的正反应活化能为352.949kJ/mol。
- 龙威徐文媛杜瑞焕郝伟
- 关键词:裂解机理
- 三氯化铝催化1,1,2,2-四甲基-1,2-二氯二硅烷的裂解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DFT和MP2方法对1,1,2,2-四甲基-1,2-二氯二硅烷的催化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三氯化铝先与二硅烷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后再与裂解气三氯甲烷作用并生成产物.反应分3步进行,各步活化能分别为:152.543,79.322和128.889kJ·mol-1.速控步为第一步反应,3步的焓变分别为:83.785,-275.771和-120.712kJ·mol-1,总焓变为-312.698kJ·mol-1,即为放热的.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为-306.462kJ·mol-1,裂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a=4.9295×1053,在常温常压下反应的理论产率较高,与实验结果一致.
- 徐文媛龙威杜瑞焕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