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KZJ-23)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艳青佟丽韩伟忠程兆忠孙妮娜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OPD大鼠血栓前状态不同阶段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血栓前状态不同时期干预后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寻找抗凝治疗最佳干预时机。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COPD模型组、LMWH 2周和4周干预组,每组10只。健康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干预;COPD模型组大鼠采用香烟熏染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法建立COPD模型并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10d;LMWH 2周和4周干预组分别于造模2周、4周给予LMWH 150U/kg皮下注射,每天1次,疗程10d。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凝血、纤溶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与COPD模型组比较,LMWH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D-二聚体含量显著降低(F=16.60~40.02,q=3.29~11.57,P<0.05),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显著增高(F=22.84,q=6.53,P<0.01),动脉血气改善;LMWH 2周干预组与4周干预组比较,血浆FIB、PAI-1、D-二聚体含量显著降低(q=3.03~3.67,P<0.05),AT-Ⅲ、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含量显著增高(F=22.84、10.02,q=2.25、4.22,P<0.05),动脉血气改善。结论大鼠COPD造模2周时,凝血、纤溶指标开始改变,可能为抗凝最佳干预时机,此时应用抗凝药物可取得更好治疗效果。
- 王艳青孙妮娜程兆忠佟丽韩伟忠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肝素低分子量高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