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0000283) 作品数:20 被引量:65 H指数:5 相关作者: 杨艳民 焦福运 李自强 李志强 杨志平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北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Yb^(3+)/Er^(3+)共掺BaGd_2ZnO_5上转换发光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BaGd2ZnO5∶Yb3+,Er3+是目前报道的上转换效率最高的发光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该基质材料中Er3+发光动力学过程研究的报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Gd2ZnO5∶Yb3+,Er3+上转换发光材料,测量不同激发密度下上转换光发射功率及上转换效率。数据表明:当激发密度较低时,绿色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激发密度较高时,与激发光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上转换能量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具有一个极大值。通过建立不同激发密度下,Er3+离子4 S3/2能级上转换光发射速率方程模型,阐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动力学过程和绿色光发射产生的机理。在弱激发条件下,用方波调制的971nm LD激光激发BaGd2ZnO5∶Yb3+,Er3+样品,测量上转换绿光的上升和衰减过程,用Er3+离子4 S3/2能级的速率方程拟合绿光的上升和衰减过程确定相关参数,证实Er3+离子4 S3/2能级粒子布居主要来自于Yb3+→Er3+的能量传递。 杨艳民 焦福运 苏红新 李自强 刘云峰 李志强 杨志平关键词:速率方程 BaIn_6Y_2O_(13)∶Yb^(3+),Er^(3+)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不同Yb3+和Er3+掺杂浓度的BaIn6Y2O13上转换发光材料。XRD数据显示,所合成的BaIn6Y2O13∶Yb3+,Er3+属于六方晶系,引入激活剂并没有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利用971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样品,测量样品在不同激发光密度下上转换发射光谱和发射光功率,计算了上转换能量效率。数据表明在激发密度不变,激活剂浓度增加时,上转换光绿红比减小;激活剂浓度不变激发光密度增加时,发射光绿红比增大。分析表明是由于Er3+之间的交叉弛豫增强导致绿红比随激活剂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Yb3+和Er3+之间的能量传递和Er3+的激发态吸收增强导致绿红比随激发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激发功率增加,在较低激发功率时,上转换绿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在较高激发功率时,上转换绿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功率的一次方成正比,与报道的结果一致。能量效率存在极大值,分别为0.38%(Yb3+掺杂浓度3%,Er3+掺杂浓度1%)和0.06%(Yb3+掺杂浓度9%,Er3+掺杂浓度3%),产生极值的一个原因是4I 13/2亚稳态能级寿命较长,聚集了大量电子,使基态电子急剧减少,导致上转换泵浦效率降低。 杨艳民 焦福运 李自强 苏献园 张韶阳 苏红新 李志强氮化铝铬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 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直接氮化法得到了氮化铝和氮化铬,并用两种途径得到Cr3+掺杂的氮化铝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样品晶相并测试了两种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计算了晶体场劈裂参数Dq和Racah参数B及Dq/B分别为1 800,693.69和2.59。光谱数据表明,Cr3+在氮化铝中属于强场环境,光发射来自于最低激发态2E能级,与在氧化铝中的环境相似。根据光谱数据给出了Cr3+在氮化铝晶体场中的能级。 杨艳民 李自强 焦福运 刘云峰 李志强 苏红新 杨志平关键词:氮化铝 光发射 能级 白光发光二极管用单基质全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0年 综述了单基质全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近年来新出现的单基质两基色或三基色白光发射体系,如Ce3+/Eu2+共激活的硼酸盐、氯铝酸盐等两基色体系,Eu2+/Mn2+共激活的氯硅酸盐、硼磷酸盐等三基色体系;同时分析该类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王志军 庞立斌 高少杰 杨志平关键词:白光发光二极管 Er^(3+),Yb^(3+)共掺杂的NaYF_4荧光粉的制备及下转换发光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r3+、Yb3+共掺杂的NaYF4荧光粉。XRD测量数据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纯相。测量了样品的激发谱和发射谱,证明377 nm的紫外光通过量子剪裁的形式将能量传递给一个Yb3+,发射一个975 nm的红外光子,再从4F9/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射一个红外光子。测量了377 nm激发下,监测541 nm的发光寿命曲线,计算得到最大的量子效率为126.35%。通过监测Yb3+的975 nm的近红外发射,证明了Er3+的4F7/2和2H11/2能级通过下转换的形式将吸收的485 nm和519 nm的能量传递给Yb3+。这种将Er3+在可见光波段的多种光子能量传递给Yb3+发射975 nm的近红外光子的思想在以前的研究中从未被提出。 蔡淑珍 刘琳琳 李明明 于芳 米超 李晓东 张娇 刘延洲 杨艳民关键词:量子剪裁 量子效率 Tb^(3+)、Yb^(3+)共掺BaGd_2ZnO_5荧光粉的制备及其近红外量子剪裁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Tb3+、Yb3+共掺杂的BaGd2ZnO5荧光粉。XRD测量数据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纯相。在Tb3+特征激发(297 nm)下得到了Yb3+的特征发射(977 nm),并且对Tb3+与Yb3+能级图进行分析,证明Tb3+到Yb3+为合作能量传递。测量了不同Yb3+浓度下Tb3+的5D4能级(544 nm)的发光寿命曲线,计算得到Tb3+与Yb3+的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最高量子效率为125.5%。Yb3+的发射与硅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匹配,该材料有可能应用于硅太阳能电池以提高其转换效率。 杨艳民 刘琳琳 蔡淑珍 焦福运关键词:量子效率 KBaPO_4:Tb^(3+)材料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KBaPO4:Tb3+绿色发光荧光粉,并研究了材料的发光性质.KBaPO4:Tb3+材料呈多峰发射,发射峰位于437、490、545、586和622 nm,分别对应Tb3+的5D3→7F4和5D4→7FJ=6,5,4,3跃迁发射,主峰为545 nm;监测545 nm发射峰,所得激发光谱由4f 7-5d1的宽带吸收(200~330 nm)和4f-4f电子吸收(330~400 nm)组成,主峰为380 nm.研究了Tb3+掺杂浓度,电荷补偿剂Li+、Na+、K+和Cl-,及敏化剂Ce3+对KBaPO4:Tb3+材料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调节激活剂浓度、添加电荷补偿剂或敏化剂均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发射强度.上述结果表明KBaPO4:Tb3+材料是一种很好的近紫外光激发型高效绿色发光荧光粉. 王志军 李盼来 杨志平 郭庆林关键词:白光LED 发光特性 Yb^(3+)/Er^(3+)共掺BaGd_2O_4荧光粉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质 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b3+/Er3+共掺杂BaGd2O4上转换荧光粉。研究了退火温度对BaGd2O4晶体结构的影响,以及Yb3+/Er3+共掺杂的BaGd2O4荧光粉在971 nm LED激发下,激发密度与上转换发射光功率及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BaGd2O4与目前报道效率最高的Yb3+/Er3+共掺杂BaGd2ZnO5基质的最高声子能量相同,但光-光转换效率却相差82倍,极值量子效率相差7.8倍。结论认为,在声子能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材料结构是影响上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 杨艳民 张娇 苏献园 米超 李晓红 于芳 李志强关键词:上转换发光 A potential single-phased white-emitting LiBaBO_3:Ce^(3+), Eu^(2+) phosphor for white LEDs 被引量:8 2010年 Ce3+/Eu2+ co-doped LiBaBO3 phosphor was synthes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and its luminescent character- 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The hues of the LiBaBO3:Ce3+, Eu2+ phosphor varies from blue to white and eventually to yellow-green by properly tuning the Ce3+/Eu2+ ratio. Under UV excitation, white light was generated by coupling blue and yellow-green emission bands attributed to Ce3+ and Eu2+ emissions, respectively. The luminous efficacy of LiBaBO3:1%Ce3+, 2%Eu2+ calculated from ... 李盼来 王志军 杨志平 郭庆林Er^(3+),Yb^(3+)共掺杂BaGd_2ZnO_5纳米晶体上转换光学温度传感 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到目前为止已见报道的效率最高,化学性能稳定的上转换发光材料BaGd2ZnO5∶4%Yb3+,1%Er3+纳米晶体。XRD数据表明样品为纯相,属于正交晶体,空间群为Pbnm,SEM图片显示所制备的样品尺寸约为150nm左右,分布均匀。样品在971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产生强烈的绿光发射,肉眼可视,上转换强度与泵浦能量关系n=1.22为双光子实现了上转换发射。它们来自Er3+2 H11/2→4 I15/2和4 S3/2→4 I15/2的跃迁发射,Er3+主要的激发态吸收(ESA)过程是:4 I15/2→4 I11/2→4 F7/2→2 H11/2,4 S3/2,Yb3+吸收截面很大(104cm-1)容易传递它的激发态能量到Er3+,提升了Er3+2 F7/2的布局粒子数和能态,进而提升了光谱中各个峰的强度。由于Er3+的2 H11/2和4 S3/2能级间距较小,电子在这两能级的布居符合玻尔兹曼分布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可以通过监测这两个能级发射强度比例(FIR)来测量基质材料的温度。这种方法不干扰被测对象的温度场,可消除测量精度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宽的温度测试范围及合理的温度分辨率,使用的泵浦源简单、方便、低廉,更具商用价值。样品的温度变化范围350~800K时,温度测量灵敏度最高可达0.003 1K-1。同时,它在较低的激发密度下就能产生较高上转换发射功率,使其成为远距离非接触温度测量的理想材料。 刘延洲 杨艳民 郭彦明 张连水 米超 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