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WW013)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郑永旺马汉广杨雷冯小庆刘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文学
  • 3篇现代主义
  • 3篇后现代
  • 3篇后现代主义
  • 2篇代文
  • 2篇哲学
  • 2篇斯文
  • 2篇文化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学
  • 2篇现代主义文学
  • 2篇民族
  • 2篇后现代文学
  • 2篇后现代主义文...
  • 2篇俄罗斯后现代...
  • 2篇俄罗斯后现代...
  • 2篇俄罗斯文学
  • 1篇德里达
  • 1篇帝国
  • 1篇性格

机构

  • 1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10篇郑永旺
  • 2篇马汉广
  • 1篇杨雷
  • 1篇冯小庆

传媒

  • 3篇求是学刊
  • 2篇哲学动态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语学刊
  • 1篇作家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东北亚外语研...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为巨大未思之物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被引量:6
2013年
从20世纪60年代的孕育期到70年代的萌芽期,再到80—90年代的爆发期,最后到21世纪初期至今的衰落期,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其发生、发展、繁荣与衰落和西方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从文本内容看,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早就预设了俄罗斯民族的非理性因素,而苏联的极权政治又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郑永旺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解构思维
西方文学经典与后现代意识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认为,在西方,文学经典化的过程是和去经典化同时并存的,因而不能因为后现代时期重视对经典的颠覆与解构就否认这个时代有经典。后现代文学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意识以及后现代文学思潮精神品质的入口,在此突出而清晰地表现出后现代意识对启蒙与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与精神建构。对后现代问题的讨论,首先应基于这一认识。
马汉广
关键词:后现代意识文学经典化现代文学思潮后现代文学去经典化
圣徒与叛徒的二律背反——论安德列耶夫小说《加略人犹大》中的神学叙事被引量:4
2014年
安德列耶夫的中篇小说《加略人犹大》触及了基督教中一个敏感的问题,即耶稣之死这样深重的灾难由犹大来承担是否公平。在作家的笔下,犹大就是为了背叛耶稣而成为其门徒的。他的行为所导致的耶稣之死是基督教世界的重大事件,然而这其中隐藏着作者颠覆性的道德判断,他想借对犹大背叛意义的审视来彰显耶稣的崇高,进而确定犹大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看似卑微实则伟大的地位,因为没有犹大的背叛就没有耶稣的受难与死亡,也就没有耶稣后来的复活,而如果没有耶稣的复活,那么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则缺少一个令人信服的环节。换言之,犹大的行动是信仰得以成立的前提。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该作品意在推翻福音书中已有的关于犹大的定论,让犹大以圣者的形象和基督并列在基督教的荣耀榜上。
郑永旺
关键词:安德列耶夫
梅列日科夫斯基“第三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郑永旺
关键词:象征主义文学白银时代精神领袖思想家帝国
浪漫主义的文化哲学被引量:1
2012年
与启蒙运动并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形成了一套文化哲学思想,其主要观点包括:将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只有艺术才能解决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的感性自由和道德律令之间的深刻矛盾;否认存在艺术的唯一标准,把所有现存和曾经存在过的文化都看作某一民族、某一时代的文化;在艺术创造方面,强调艺术家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古典主义追求的客观性。
В.М.梅茹耶夫郑永旺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化文化哲学费希特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被引量:5
2012年
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紧密相关。就俄罗斯人而言,其性格的形成与东正教的引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第三罗马"思想不仅是俄罗斯哲学思维的表达方式,也是俄罗斯国家在遭受外敌入侵时亚历山大一世借以鼓噪民众反抗敌基督的武器。民族性格固然可以作用于日常生活,但战争无疑是其亮相的最佳舞台之一。1812年的卫国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不但激发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想象,同时也为俄罗斯民族性格和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内涵增添了新的内容。
郑永旺
关键词:民族性格
从“美拯救世界”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美学被引量:13
2013年
从1735年鲍姆嘉通提出美学是一门“感性认识的科学”开始,美学正慢慢变成艺术哲学,以诠释理性无法企及的“感性认识”问题。这其中,19世纪的俄罗斯美学思想正是从文学批评和文学实践中找到确定自身话语合法性的前文本。在文学批评方面,别林斯基确定了“真”是“美”之前提的美学观。他指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魅力在于,
郑永旺
关键词:美学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感性认识文学批评艺术哲学文学实践
福柯的异托邦思想与后现代文学的空间艺术被引量:8
2011年
福柯在《另类空间》中提出的异托邦思想,不仅是一种空间哲学,更是一种历史哲学思想,从他概括的异托邦的特征来看,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融合统一的空间拓扑结构,是福柯以话语理论为基础的历史观念的集中体现。西方后现代文学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看成是福柯所说的异托邦,这里并非如有些人所说历史感消失了,恰恰相反,历史之维在这些异托邦中是以某种特殊的空间艺术来展示的。
马汉广
关键词:异托邦历史哲学话语理论空间艺术
《大雷雨》中卡捷琳娜之死的审美意义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杜勃罗留波夫用"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来评价《大雷雨》中卡捷琳娜的存在意义,但却将卡捷琳娜之死所引发的思索囿于道德评判之中。剧中女主人公之死是否具有审美价值,评论家没有进行过多的言说。死亡本身与优美或者崇高无关,但死亡所产生的后果和死亡向观者(读者)所敞开的内容并非仅仅是生命的消逝,在其消逝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意义。
郑永旺
关键词:《大雷雨》卡捷琳娜
试论俄侨在“满洲”地区的精神遗产
2013年
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侨民不仅繁荣了当地的文化生活,而且也留下了大量的精神遗产。他们的身份因政治原因而发生变化。近年来,国内外斯拉夫学界对远东地区俄侨的存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俄侨精神遗产不啻为俄侨文学形成的背景,也是研究黑土文明异域基因的重要语境。
郑永旺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