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832)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建华尹庆水夏虹李树林王善琛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融合术
  • 4篇椎间孔
  • 3篇融合器
  • 3篇微创
  • 2篇腰椎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融合
  • 2篇显微镜
  • 1篇单钉
  • 1篇单枚融合器
  • 1篇腰椎不稳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融合
  • 1篇腰椎融合术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研究
  • 1篇症效
  • 1篇置入

机构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军区总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夏虹
  • 5篇尹庆水
  • 5篇王建华
  • 4篇李树林
  • 3篇王善琛
  • 2篇吴增晖
  • 1篇万磊
  • 1篇林山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可注射人工骨融合器的研制及其在微创融合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新型融合器在下腰椎微创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一种用于TLIF手术的微创腰椎椎间融合器,将其应用于Xtube下的微创TLIF手术,共8例,各植入融合器1枚。并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有无融合器松动、下沉、椎间隙感染等情况。采用JO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5±46)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28±55)ml。术前评分(16.1±2.5)分,术后评分(27.7±1.6)分,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9.9%。随访12~18个月,未出现融合器移位、下沉、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新型微创融合器使用不需要另取髂骨,适合在微创手术中应用,初步疗效肯定。
王建华夏虹尹庆水吴增晖李树林王善琛
单枚融合器与单钉棒系统微创术式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融合器放置方法对单钉棒固定系统各结构单元、对侧小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腰椎功能节段及椎弓根螺钉及融合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其叠加后获得融合器垂直放入及斜向放入的单侧固定TLIF术式有限元模型,加载后测试系统在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及左旋、右旋等各工况下融合器、螺钉、钛棒及对侧小关节应力分布情况。结果①融合器无论是垂直放入还是斜向放入,椎弓根螺钉的载荷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②融合器斜向放入时,可以明显改善右侧弯及前屈状态下的对侧小关节的应力分布;③融合器斜向放入可以明显改善后伸状态下融合器及终板的应力分布;并可改善左旋状态下钛棒的应力分布。结论在实施单侧的TLIF术式时,融合器合理的放置方式应该是斜跨中线放置,这样不仅有助于改善系统的整体应力分布,同时有助于降低终板的应力峰值,从而减小终板塌陷;并减小对侧小关节的应力载荷,降低对侧小关节紊乱和术后腰痛的发生率。
王建华万磊夏虹尹庆水王善琛李树林
关键词:单枚融合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有限元
显微镜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和再发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初次手术后症状缓解至少6个月以上,在原手术节段再次出现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文献报道椎间盘初次手术后的复发率为5%~20%,
王建华夏虹尹庆水吴增晖
关键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融合术椎间孔显微镜症效
显微镜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伴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伴腰椎失稳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18例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实施微创TLIF手术,手术中各植入融合器1枚。观察随访12~15个月,平均13.6个月。采用JO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观察术后有无融合器松动、下沉以及椎间隙感染等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8±45min,手术出血量123±65ml。术前JOA评分11.5±2.2,术后JOA评分22.5±3.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P=0.006),手术改善率88.9%。未出现融合器移位、下沉以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切开减压内固定手术比较,显微镜下微创TLIF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王建华夏虹尹庆水李树林林山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关节不稳定性脊柱融合术微创性显微镜检查
可注射骨诱导材料的椎间融合器研制及其Xtube管道下置入方法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可注射骨诱导材料的椎间融合器用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TLIF)手术Xtube通道下置入的相关解剖学问题。方法:自行设计一种可注射骨诱导材料的新型椎间融合器,并通过解剖学测量确定其规格尺寸。应用40套成人腰骶椎干骨标本,针对不同椎间隙(L3/4、L4/5、L5/S1),分别测量斜跨中线放置时所需要的融合器理论长度及放置融合器的最佳倾斜角α;同时测量Xtube管道下操作允许的器械内倾角μ。结果:用于不同椎间隙时(L3/4、L4/5、L5/S1)融合器的理想倾角α分别是23.9°±3.8°(21.3°~28.2°)、25.8°±3.1°(22.2°~29.2°)和28.8°±3.8°(26.9°~33.6°)。相应倾斜角下,所需融合器的理论长度分别是28.7±4.4mm(26.8~31.2mm)、29.3±3.8mm(27.3~31.8mm)和30.4±4.6mm(28.6~30.8mm)。Xtube工作管道下操作允许的器械内倾斜角μ的均值为22.3°±2.5°(18.3°~27.5°)。结论:采用单枚融合器斜向放置的方法实施微创TLIF手术时,在L5/S1斜向对侧放置融合器时需要比L3/4、L4/5更大的内倾斜角,在实施L4/5、L5/S1椎间融合时,需要的融合器长度略长于L3/4间隙。
王建华夏虹尹庆水王善琛李树林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