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SZ0169)

作品数:5 被引量:181H指数:5
相关作者:车国卫苏建华刘伦旭喻鹏铭宋志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康复
  • 4篇肺叶
  • 4篇肺叶切除
  • 4篇肺叶切除术
  • 3篇胸腔
  • 3篇速康
  • 3篇快速康复
  • 3篇肺癌
  • 2篇胸腔镜
  • 2篇胸腔镜肺叶切...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开胸
  • 2篇开胸手
  • 2篇开胸手术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电视胸腔镜肺...
  • 1篇心肺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车国卫
  • 4篇刘伦旭
  • 4篇苏建华
  • 3篇喻鹏铭
  • 2篇蒲强
  • 2篇杜春萍
  • 2篇周渝斌
  • 2篇宋志芳
  • 2篇沈诚
  • 1篇马林
  • 1篇林琳
  • 1篇梅建东
  • 1篇沈春辉
  • 1篇梅龙勇

传媒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和开放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微创手术能否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从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161例肺部病变患者中纳入138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开胸组[开胸组,70例,男53例、女17例,年龄(56.1±9.7)岁]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VATS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53.4±6.5)岁],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 d、3 d、7 d和30 d)疼痛、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1)疼痛程度于术后第1 d、3 d VATS组和开胸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3±0.79 vs.3.93±0.67,2.88±0.59 vs.3.03±0.71,P>0.05),但在术后第7 d、30 d开胸组显著高于VAST组(1.61±0.33 vs.1.22±0.12,1.58±0.26 vs.1.19±0.31,P<0.05)。(2)VATS组和开胸组患者术后静息心率均显著高于术前[(84.13±17.21)次/分vs(.73.67±10.32)次/分,(86.13±19.67)次/分vs(.72.24±14.21)次/分,P<0.05];而VATS组于术后第3 d降至术前水平,开胸组于术后第7 d恢复至术前水平。(3)VATS组和开胸组患者静息血氧饱和度于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6.34%±2.11%vs.97.12%±2.31%,95.33%±4.13%vs.94.93%±4.31%,P>0.05)。(4)术后第3 d运动前后VATS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开胸组[(11.11±4.81)次/分vs.(18.23±6.17)次/分,3.10%±1.20%vs.7.40%±2.70%,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小,有助于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周渝斌刘伦旭喻鹏铭苏建华沈诚蒲强马林车国卫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手术快速康复
SF-36量表评价胸外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信度和效度被引量:45
2014年
目的 评价SF-36量表用于特定区域医学中心胸外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信度和效度,以帮助该群体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方法 选取在2012年3~5月期间就诊于华西医院胸外科的患者95例,其中有效问卷94例,男68例、女26例,平均年龄 (62.0±13.0) 岁,术前诊断:肺鳞癌8例,肺腺癌6例,肺小细胞癌1例,食管癌12例,不明性质肺肿块67例。术后诊断:肺鳞癌39例,肺腺癌28例,肺小细胞癌8例,食管癌12例,肺结核3例,肺炎性假瘤4例。以SF-36量表中文版作为生活质量评价工具,以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评价其信度,因子分析评价其效度。 结果 SF-36量表测量的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生理机能 (PF) 0.873,生理职能 (RP) 0.859,躯体疼痛 (BP) 0.888,一般健康状况 (GH) 0.721,精力 (VT) 0.899,社会职能 (SF) 0.852,情感职能 (RE) 0.872,精神健康 (MH) 0.598,分半信度系数为生理机能 (PF) 0.725,生理职能 (RP) 0.784,躯体疼痛 (BP) 0.789,一般健康状况 (GH) 0.758,精力 (VT) 0.749,社会职能 (SF) 0.745,情感职能 (RE) 0.740,精神健康 (MH) 0.426,结构效度检验共提取9个公因子,基本反映了量表的8个维度,与量表的结构构思基本相符。 结论 SF-36量表用于评价胸外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
宋志芳韩兆杰林琳车国卫
关键词:胸外科生活质量SF-36量表信度
术前肺康复对肺癌合并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42
2011年
目的评估术前肺康复(PR)对肺癌合并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华西医院胸外科收治32例肺癌伴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完成术前为期2周的肺康复训练并接受手术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62.5±7.7岁。中度COPD 12例,重度COPD 18例;康复前后均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并分析这些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1)静态肺功能试验中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康复后较康复前(1.30±0.30Lvs.1.24±0.40L,59.19±18.00Lvs.51.89±14.00L,47.74±12.00Lvs.46.59±10.00L,56.63±13.00Lvs.49.67±13.00L)增加不显著(P>0.05);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康复前和康复后(19.38±18.00Lvs.15.38±4.10L)变化不明显(P>0.05)。(2)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在肺康复后显著高于康复前(594.87±116.00mvs.502.67±157.00m,P<0.05);呼吸困难指数(Borg指数)在康复后显著低于康复前(0.12±0.10vs.0.26±0.20,P<0.05);疲劳指数在康复后显著低于康复前(0.12±0.10vs.0.24±0.20,P<0.05)。(3)呼气峰流速(PEF)在康复后显著高于康复前(255.33±70.00L/min vs.209.33±66.00L/min,P<0.05)。(4)3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30d内),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PPC)8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0±2.4d。结论术前肺康复可提高肺癌伴中-重度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可能对肺癌伴中重度COPD患者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所帮助。
沈春辉梅龙勇喻鹏铭苏建华梅建东刘伦旭车国卫杜春萍
关键词: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肺叶切除术
单胸腔引流管在肺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6
2014年
目的比较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单、双胸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及单胸腔引流管在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09年3~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93例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单胸腔引流管组[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58.4±9.5)岁和双胸腔引流管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58.2±9.0)岁]。观察两组的引流量、引流管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拔管后积气与积液。结果双胸腔引流管组中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患者数显著高于单胸腔引流管组,而开胸手术数显著少于单胸腔引流管组(P〈0.05)。双胸腔引流管组引流量显著多于单胸腔引流管组[(824.4±612.5)mlVS.(510.7±406.7)ml,P〈0.05]。单胸腔引流管组与双胸腔引流管组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皮下气肿、胸腔积气、积液和再次置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肺叶切除术单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优于或与双胸腔引流管效果相当,且带管时间有缩短的趋势。
韩兆杰宋志芳苏建华刘伦旭车国卫
关键词:胸腔引流管肺叶切除术肺肿瘤
胸腔镜和开放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心肺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研究常规开胸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心、肺运动耐力的影响,探讨微创手术在促进肺快速康复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从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连续138例肺癌患者分为开胸组(70例)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组(68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相似。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7d和第30d肺功能及心肺康复运动耐力的相关指标,其中DE Morton指数以圣乔治问卷(术后第7d和第30d)进行分析。结果①术后第7dVATS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峰值呼气流量(PEF)实测值〔(1.64±0.21)L,(310.58±30.13)L/min〕高于开胸组〔(1.34±0.11)L,(270.18±25.67)L/min〕,P<0.05;②术后第7dVATS组疲劳指数和呼吸困难指数(0.27±0.08,0.28±0.17)均低于开胸组(0.44±0.10,0.39±0.09),P<0.05;③术后第7、30dVATS组6min步行距离〔(490.57±118.33)m,(524.32±140.87)m〕均高于开胸组〔(395.07±100.19)m,(471.10±118.57)m〕,P<0.05。④术后第7dVATS组DE Morton指数(74.58±16.23)高于开胸组(55.87±14.79),P<0.05;⑤术后引流管时间VATS组〔(25.96±15.42)h〕短于开胸组〔(41.84±21.24)h〕,P<0.05;术后住院时间VATS组〔(3.14±2.31)d〕短于开胸组〔(5.91±4.24)d〕,P<0.05;平均住院日VATS组〔(6.54±2.76)d〕短于开胸组〔(9.67±4.31)d〕,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运动耐力而促进快速恢复并提高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车国卫喻鹏铭苏建华周渝斌沈诚蒲强杜春萍刘伦旭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