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2005]52)

作品数:161 被引量:1,066H指数:15
相关作者:李勇檀碧波范立侨赵群韩春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4篇肿瘤
  • 65篇细胞
  • 47篇食管
  • 31篇蛋白
  • 29篇胃癌
  • 23篇食管肿瘤
  • 20篇淋巴
  • 19篇食管癌
  • 18篇耐药
  • 17篇术后
  • 17篇淋巴结
  • 17篇化疗
  • 15篇细胞癌
  • 14篇胃肿瘤
  • 14篇腺癌
  • 13篇放疗
  • 11篇疗法
  • 11篇鳞状
  • 11篇鳞状细胞
  • 10篇适形

机构

  • 154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河北省人民医...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省肿瘤研...
  • 4篇河北体育学院
  • 4篇安县人民医院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邯郸市肿瘤医...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河北省胸科医...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邯郸市第四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李勇
  • 32篇檀碧波
  • 32篇范立侨
  • 31篇赵群
  • 20篇左连富
  • 20篇韩春
  • 17篇王澜
  • 17篇刘亮
  • 17篇刘羽
  • 16篇高超
  • 16篇王冬
  • 14篇郭建文
  • 13篇刘江惠
  • 13篇王士杰
  • 12篇李晓宁
  • 12篇董稚明
  • 10篇郭炜
  • 10篇赵新明
  • 10篇焦志凯
  • 10篇何明

传媒

  • 15篇中华放射肿瘤...
  • 13篇中国全科医学
  • 10篇中国肿瘤临床
  • 9篇肿瘤防治研究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华核医学杂...
  • 5篇肿瘤
  • 5篇癌变.畸变....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药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肿瘤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15篇2014
  • 14篇2013
  • 14篇2012
  • 26篇2011
  • 28篇2010
  • 19篇2009
  • 19篇2008
  • 1篇2007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治疗后^(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与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在宫颈癌治疗后血清鳞状细胞癌(SCC)抗原水平升高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宫颈癌治疗后临床怀疑复发及转移但SCC抗原水平处于参考范围内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有无意义,以及宫颈癌治疗后,SCC抗原处于何种水平时适宜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可以得到理想的病灶检出率,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患者SCC抗原居于何种水平时适宜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SCC,并行根治性治疗(手术、手术+术后放疗、手术+术后化疗、手术+术后放化疗等),治疗后均进行了^(18)F-FDG PET/CT检查和SCC抗原水平测定。依据^(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PET/CT阳性组(62例)和PET/CT阴性组(16例)。依据SCC抗原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1.50μg/L组(24例),1.50~6.00μg/L组(31例),>6.00μg/L组(23例)。本组入选患者^(18)F-FDG PET/CT检查结果均经病理或随访结果证实。绘制SCC抗原水平预测^(18)F-FDG PET/CT阳性的ROC曲线。结果 PET/CT阳性组患者年龄、SCC抗原水平小于PET/CT阴性组(P<0.05)。<1.50μg/L组、1.50~6.00μg/L组、>6.00μg/L组。^(18)F-FDG PET/CT阳性率分别为66.7%、77.4%、95.7%,3组^(18)F-FDG PET/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00μg/L组^(18)F-FDG PET/CT阳性率高于<1.50μ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别为(4.9±2.9)、(6.3±3.2)、(6.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SCC抗原水平预测^(18)F-FDG PET/CT为阳性的最佳截断值为1.15μg/L,此时,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47.1%,本组患者在该截断值^(18)F-FDG PET/CT阳性率为86.7%。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SCC抗原水平较低时即可发现宫颈鳞癌复发及转移,患者SCC抗原水平升高时^(18)F-FDG PET/CT�
张召奇赵新明和玲燕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
141例胃癌患者术后非计划内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术后非计划内再次手术情况的分析,探寻各种与再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减少胃癌术后的再手术率。[方法]11 616例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对其中行非计划内再手术的141例胃癌患者,统计分析基本信息、合并症、既往史、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再手术率为1.21%(141/11 616),再手术距初次手术的时间为(15.89±15.20)d。初次手术前合并糖尿病、贫血、低蛋白、有腹部手术史、围手术期输血、术中出血量≥400ml的患者再手术率升高;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的再手术率高于开胸贲门切除和远端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均P<0.05)。性别、是否高龄(≥60岁)、是否合并心肺疾病、根治度、术中是否使用防黏连剂和吻合器与再手术率无关(均P>0.05)。导致再手术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消化道瘘。[结论]胃癌患者非计划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有初次手术前合并糖尿病、贫血、低蛋白、有腹部手术史、输血、术中出血量大、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等,根据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的处理可能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率。
王力利李勇万顷范立侨赵群檀碧波王冬刘羽刘庆伟
关键词:胃肿瘤外科手术再次手术
147例胃癌患者术后转入ICU治疗原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转入ICU治疗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减少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对147例胃癌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一般资料、进入ICU目的及治疗效果等资料,分析影响患者进入ICU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前贫血、术前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联合脏器切除、术中出血、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对进入ICU有影响(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对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进入ICU有影响,术前应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范立侨李勇张浩赵群檀碧波焦志凯王冬贾楠
关键词:胃肿瘤重症监护病房
喉鳞状细胞癌中FAK和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LSCC和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在癌和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两者的表达与LSCC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1)。在癌及癌旁组织中FAK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并且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FAK与E-cadherin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其表达呈负相关(r=-0.287,P<0.05;r=-0.287,P<0.05)。结论FAK的表达增高与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生过程,是LSCC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对预测LSCC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高国政赵瑞力张笑颖郭艳丽杨植彬董稚明
关键词:喉肿瘤FAK
胃癌术后消化道瘘8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诊疗措施。[方法]收集接受住院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5702例,对其中发生消化道瘘的81例患者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消化道瘘发生率为1.42%。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6.04%;患者术前贫血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2.11%;患者术前白蛋白低于30g/L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4.13%;胃癌合并联合脏器切除患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5.31%。62例消化道瘘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53例愈合,9例死亡;19例经手术治疗者全部愈合。[结论]胃癌术后消化道瘘的发生与术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关,术前应纠正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并同时对糖尿病进行积极治疗。术后保持引流的通畅,合理应用肠外及肠内营养制剂和抗生素可促进消化道瘘的愈合。
贾楠李勇魏明范立侨赵群张志栋王冬
关键词:胃肿瘤围手术期消化道瘘
人胃癌耐药细胞株中锌指蛋白139和MMP-2、MMP-7、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中锌指蛋白139(zincfingerprotein139,ZNFl39)与侵袭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7、细胞问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了解侵袭相关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并探讨ZNF139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李勇赵群檀碧波范立侨刘庆伟焦志凯赵雪峰郝英杰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因子1人胃癌细胞株耐药细胞株MMP-7锌指蛋白MMP-2
EphA2/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EphA2与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EphA2、EphrinA1的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及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P<0.01);EphA2、Eph-rinA1表达水平及MVD值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值还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EphA2、EphrinA1表达分别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r=0.512,P<0.01)。结论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在胃癌的发病及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辉郭建文刘江惠左连富
关键词:胃癌EPHA2EPHRINA1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
凋亡相关基因FAS及其配体FASL基因多态性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FAS基因-1377G/A、-670A/G和FASL基因-844T/C单核苷酸多态(SNP)与贲门腺癌(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244例GCA患者和244名健康对照的FAS基因-1377G/A、-670A/G和FASL基因-844T/CSNP的基因型。结果:对照组FAS基因-1377G/A、-670A/G和FASL基因-844T/CSNP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FAS基因-1377G/A和-670A/GSNP可能与GCA的发病风险无关。GCA患者组FASL基因-844T/CSNPT等位基因频率为2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5%(χ2=4.80,P=0.03),但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ASL基因-844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或T/T基因型显著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状况校正的OR=1.53,95%CI=1.06~2.21)。FAS基因-1377G/A、-670A/GSNP的单体型分布在GCA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L基因-844T/CSNPT等位基因型可能是GCA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而FAS基因-1377G/A、-670A/GSNP与GCA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
周荣秒王娜孙东兰段亚男霍向然郭继红李琰
关键词:贲门腺癌FASFASL基因多态性肿瘤易感性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胸外科术后患者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胸外科术后患者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4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 28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Possum评分。将手术时间纳入Possum评分系统中,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建立改良Possum(T-Possum)评分系统。同时比较Possum评分和T-Possum评分对胸外科术后患者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的预测结果。结果共有51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手术死亡18例。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T-Possum评分方程为:ln〔R1/(1-R1)〕=-6.18+(0.24×生理学得分)+(0.15×手术侵袭度得分);ln〔R2/(1-R2)〕=-7.92+(0.15×生理学得分)+(0.13×手术侵袭度得分),其中R1为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R2为手术死亡发生概率。Possum评分和T-Possum评分对胸外科术后并发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059,P=0.1105)。Possum评分和T-Possum评分对胸外科手术死亡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554,P=0.0000);其中Possum评分预测值与T-Pos-sum评分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87,P=0.000);Possum评分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75,P=0.0000);T-Possum评分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63,P=0.5238)。结论 T-Possum评分在预测手术死亡方面优于Possum评分,与实际值更接近,可用于预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杨立伟王洪琰白世祥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因(MMP-13)启动子区-77bpA/G单核苷酸多态性(syP)与我国北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鳞癌161例,腺癌139例)和300例健康对照个体的静脉抗凝血5mL,以蛋白酶K消化一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MMP~13—77A/GSNP进行基因分型.比较NSCLC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结果NSCLC病例组中吸烟个体的比例(62.0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6.30%)(x^2=39.54,P=0.00),经年龄、性别校正后的OR值为3.74(95%CI=2.451~5.705)。健康对照组中的MMP-13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起始点上游77bp处A/GSNP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dy—Weinberg平衡(P〉O.05)。MMP-13基因-77A/G多态性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50.3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4.33%(x^2=4.332,P〈0.05)。MMP-13基因-77A/GSNP基因型分布在NSCLC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x^2=8.638,P〈0.05)。与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能显著增加NSCLC的发病风险,(OR=1.309,95%CI=1.033-1.659)。根据NSCLC病理类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MMP-13基因-77A/GSNP与肺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与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能够显著增加肺腺癌的发病风险,经年龄、性别和个体吸烟状况校正后的OR值为1.512(95%CI=I.128-2.028)。结论吸烟可以显著增加NSCLC的发病风险。MMP-13基因SNP与NSCLC的发病风险相关,与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可显著增加NSCLC尤其是肺腺癌的发病风险。
王伟王智超刘歆阳王斌曾辉米丽丽王瑞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易感性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