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5026)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辉孙彦飞王铁栋赵雪松叶结松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军事更多>>
- 小型荧光激光雷达测量六种典型生物战剂模拟物二维荧光光谱被引量:2
- 2019年
- 对成团泛菌(Pan)、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Sta)、球芽孢杆菌(BG)和大肠杆菌(EH)四种生物战剂模拟物进行了培养和生长曲线测定,四种菌的代时分别为0.99, 0.835, 1.07和1.909 h;设计研制了近场小型荧光测量激光雷达, 266和355 nm波长分别用于测量生物战剂模拟物氨基酸段和NADH段二维荧光谱;在可控的荧光测量腔室,测得了分辨率为4 nm的营养态细菌液态气溶胶以及牛血清(BSA)、卵清蛋白(OVA)两种毒素类模拟物液态气溶胶的二维荧光谱;二维荧光谱数据表明, Pan, Sta, BG, EH, BSA和OVA气溶胶,在氨基酸段的荧光谱形与标准荧光组分色氨酸较为一致, FWHM为60 nm,受培养生化环境、细菌内部荧光组分及比例的影响,荧光分子激发态与基态间的能量差增大,荧光谱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蓝/紫移;在Pan, Sta, BG和EH营养细菌气溶胶中均检出了较弱的NADH荧光组分,且水、氮等的拉曼散射不能完全扣除,光谱锯齿严重, FWHM为100 nm;二阶求导后的二维荧光谱表明,荧光谱的高阶处理和分辨识别是可行的。
- 杨辉马修兵孙彦飞王铁栋庆丰赵雪松
- 关键词:生物战剂模拟物
- 荧光偏振短距激光雷达测量生物战剂/气溶胶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LIF)原理和弹性散射作用于非球形粒子上产生的偏振特性,设计研制了短距测量荧光和偏振激光雷达:采用了三个激光光源、两个接收望远镜、一个退偏组件和一个荧光光谱特征分析光谱仪,设计遥测探测距离为200 m至数千米。荧光测量采用了Nd:YAG激光器的三倍频355 nm和4倍频266 nm输出,激光束脉冲宽度约为6 ns,重复频率为20 Hz,荧光接收光学及光谱分析子系统由25.0 mm口径的f/4牛顿望远镜,车尔尼特纳光谱仪和32通道的光电倍增管(PMT)等组件组成;偏振和弹性散射信号由孔径12.5 mm的卡塞格林望远镜接收。荧光测量的信噪比仿真计算表明:以最小SNR=10作为参照,在1 km距离上,白天探测不到数浓度为10 000个/升的战剂云团,但在夜间则可以获得较好的信号强度;偏振测量结果初步分析表明:(1)退偏比表现出较强的波长依赖性;(2)多波长退偏比测量可以显著提高生物战剂的鉴别能力。
- 杨辉赵雪松孙彦飞王铁栋叶结松
- 关键词:生物战剂激光雷达SNR
- 生物战剂/气溶胶激光雷达遥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散射、荧光和偏振信息是生物战剂/气溶胶时空观测和识别的有效数据源。对Mie散射、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和偏振探测激光雷达的原理、数据反演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并对消光系数、荧光和退偏振比的探测结果进行了探讨。实验和数据表明,消光系数、退偏振比和荧光的时空分布,用于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探测和识别是可行的。
- 杨辉赵雪松孙彦飞王铁栋
- 关键词:激光雷达激光诱导荧光米散射遥测
- 生物战剂/气溶胶探测和识别系统综述被引量:1
- 2015年
- 生物战剂/武器具有针对性强(人体、动物或植物)、易于制造、廉价、探测困难、防护代价高、感染群体诊治困难等特性,对生物战剂的防御极具挑战性。论文对生物气溶胶/生物战剂探测识别系统的技术路线(如物理、分子、免疫及配合基检验等)、特点和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
- 杨辉宗军君薛向锋侯智斌
- 关键词:生物战剂生物气溶胶
- 生物战剂气溶胶激光雷达遥测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LIF)原理和弹性散射作用于非球形粒子上形成的偏振特性,设计并研制由3个激光波长、2个接收望远镜、退偏组件和荧光光谱仪等组成的生物战剂/气溶胶Mie散射、荧光和偏振激光雷达。退偏比的水平测量结果表明:1)退偏比表现出较强的波长依赖性;2)多波长退偏比测量可以显著提高生物战剂的鉴别能力。退偏比的垂直测量结果表明:气溶胶在边界层内总体上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温湿压风等气象条件和光生化条件的作用下,对流层底层空变化明显,在部分云团处,退偏振比可达0.3;气溶胶的Mie散射时空分布表明,355nm波长的测云能力在激光出射能量相当时较532nm强。
- 杨辉赵雪松孙彦飞王铁栋
- 关键词:激光雷达激光诱导荧光MIE散射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