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G-053-3)

作品数:8 被引量:126H指数:7
相关作者:骆永明刘五星李振高王小兵何园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花生
  • 4篇红壤
  • 3篇定位施肥
  • 3篇施肥
  • 3篇连作
  • 3篇连作花生
  • 3篇长期定位施肥
  • 2篇有机质
  • 2篇土壤
  • 2篇微生物
  • 2篇降解
  • 2篇旱地
  • 2篇红壤旱地
  • 1篇堆肥
  • 1篇堆肥法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扬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刘五星
  • 8篇骆永明
  • 7篇李振高
  • 5篇王小兵
  • 2篇滕应
  • 2篇何园球
  • 2篇余冬梅
  • 1篇黄玉娟
  • 1篇李士杏
  • 1篇王纯利

传媒

  • 5篇土壤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化学武器降解产物二苯砷酸被引量:3
2012年
二苯氰砷(diphenylcyanoarsine)和二苯氯砷(di-phenylchloroarsine)是一战和二战期间被大量制造和使用的一类呕吐剂和糜烂剂,在日制化学武器系统中俗称“红弹”。
李士杏刘五星黄玉娟滕应骆永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土壤
花生根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作用被引量:25
2011年
采用改进的根系分泌物循环收集系统收集花生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其结构,并研究了花生根系分泌物对花生青枯病原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丙三醇、苯甲酸、3,5-二甲基苯甲醛、苯乙酮、硬脂酸、棕榈酸和乳酸等7种物质。7种根系分泌物中只有苯乙酮在浓度低于0.1g·L-1时,对花生青枯病原菌生长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苯乙酮浓度超过0.1g·L-1后对花生青枯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为利用苯乙酮调控花生青枯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王小兵骆永明刘五星李振高
关键词:花生根分泌物GC-MS化感作用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生物修复 Ⅳ.油泥的预制床修复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添加有机肥、调理剂、接种烃降解菌以及搭建温室等方式对某油田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大规模的预制床生物修复。结果表明,经过230d的修复,不同修复处理油泥中的油和脂含量降低了27.5%~46.3%,其中处理RCPG(有机肥+调理剂+接种烃降解菌+温室)的修复效率最高,而在对照中仅为15.1%。经统计分析,在所有处理措施中添加有机肥、调理剂以及搭建温室对修复效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投加菌剂效果不显著。生物修复措施在降低油泥中污染物含量的同时也改善了油泥的理化性质,使氮、磷等营养物含量及田间持水率显著升高。同时结果还表明,所有修复处理油泥中的烃降解菌数量、微生物活性与多样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
刘五星骆永明余冬梅滕应李振高
关键词:油泥生物修复预制床微生物群落
长期定位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和CEC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研究了长期(1996~2008年)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有效菌剂(BM)、有机肥+有效菌剂+微量元素(BMT)、化肥(F)以及化肥+微量元素(TF)对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和CEC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积累,从1996年的8.91 g/kg上升到2008年的21.55 g/kg,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CEC含量升高,土壤全钾含量变化趋于平缓,甚至有降低趋势。说明红壤旱地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有效菌剂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
王小兵骆永明李振高刘五星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红壤旱地连作花生土壤养分
红壤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平板计数法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法对红壤旱地12年长期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内,随着生育期的进程各处理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有机肥处理(M)、有机肥+有效菌剂处理(BM)的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F),真菌数量显著低于化肥处理。通过对PCR-DGGE图谱的研究,各施肥处理连作花生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构趋于单一,主要以鞘胺醇单胞菌属为主,青枯菌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劣。由DGGE图谱聚类分析和群落多样性分析进一步可知,有机肥处理、有机肥+有效菌剂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及香农-威纳指数均大于施用化肥处理,施用有机肥添加有效菌剂有利于改善连作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综合而言,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土传病害病原菌增加可能是导致花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
王小兵骆永明刘五星李振高
关键词:红壤连作花生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DGGE
长期定位施肥对红壤地区连作花生生物学性状和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1
2011年
基于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花生连作障碍长期试验点(1996年~2008年),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对连作花生土传病害、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各处理花生土传病害均有发生,其中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有效菌剂(BM)和有机肥+有效菌剂+微量元素(BMT)发病率显著低于施用化肥(F)和化肥+微量元素(TF)。连作条件下长期不同施肥,花生株高、植株干重和荚果产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连作时间越长,下降越严重,但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菌剂(BM)和有机肥+菌剂+微量元素(BMT)无论花生生物学性状还是产量均显著高于施用化肥(F)和化肥+微量元素(TF)的处理,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有效菌剂对减轻花生土传病害、延缓产量降低和生物性状变劣表现出一定的效果。施用微量元素对减轻花生病害发生没有作用。通过花生荚果产量与土传病害发病率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连作花生土传病害是花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子。
王小兵骆永明李振高刘五星何园球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红壤连作花生生物学性状
堆肥法处理含油污泥的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通过添加稻草和有机肥对含油污泥进行了115 d的堆肥处理,动态监测了堆制过程中总石油烃含量、温度、C/N/P比例及功能微生物数量变化,测定了堆制前后石油组分和生物毒性,探讨了堆肥法处理降解油泥的效果。结果表明,堆肥处理后油泥中的总石油烃含量从123±1 g kg-1降低至71.7±0.7 g kg-1,降解率达42%,是未堆肥对照处理的2.5倍;堆体在第21天达到最高温度50℃;堆肥处理的C/N/P比例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堆肥过程中油泥中烃降解菌和芳烃降解菌与堆制前比较增加了近2个数量级。此外,含油污泥经堆肥法处理后生物毒性降低,EC50从1.77±0.28 mg m l-1提高至2.76±0.38 mg m l-1。
余冬梅骆永明刘五星王纯利李振高
关键词:含油污泥堆肥石油烃降解率生物毒性
长期定位施肥对亚热带丘陵地区红壤旱地质量的影响 Ⅰ.酸度被引量:29
2011年
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土壤交换性氢、铝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改良了红壤的酸性。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菌剂(BM)、有机肥+菌剂+微量元素(BMT)显著优于施用化肥(F)和化肥+微量元素(TF)的处理。添加微量元素和有效菌剂后土壤交换性氢、铝含量略有提高。土壤有机质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氢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交换性氢占土壤交换性酸度比例越大。长期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良红壤酸度和减轻铝毒较好的农艺措施。
王小兵骆永明李振高刘五星何园球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红壤酸度有机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