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194)

作品数:15 被引量:114H指数:6
相关作者:阴秀丽吴创之刘华财周肇秋黄艳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生物质
  • 8篇气化
  • 4篇生物质气
  • 4篇生物质气化
  • 4篇热解
  • 4篇物质气化
  • 3篇棕榈
  • 2篇熔融
  • 1篇电容
  • 1篇电容测试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窑炉
  • 1篇生物质能
  • 1篇生物质气化技...
  • 1篇生物质燃气
  • 1篇陶瓷
  • 1篇陶瓷管
  • 1篇能耗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5篇阴秀丽
  • 14篇吴创之
  • 7篇刘华财
  • 7篇周肇秋
  • 6篇黄艳琴
  • 4篇赖喜锐
  • 4篇谢建军
  • 3篇潘贤齐
  • 3篇常国璋
  • 2篇苏德仁
  • 2篇袁洪友
  • 1篇陈勇
  • 1篇夏海渊
  • 1篇王贵金
  • 1篇杨文申
  • 1篇郎林
  • 1篇杨卿
  • 1篇胡夏雨
  • 1篇周意

传媒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新能源进展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造纸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分析被引量:46
2013年
生物质气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综述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阐明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国生物质气化生活供气和工业供气典型项目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生物质气化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结合中国生物质气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生物质气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吴创之刘华财阴秀丽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技术
生物质气化低热值燃气窑炉燃烧温度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生物质气化低热值燃气在工业窑炉上燃烧的中试试验研究,得到不同燃烧条件下生物质燃气的窑炉燃烧温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常温空气助燃情况下,经低温净化的冷燃气的窑炉燃烧温度约1100℃,经高温净化的热燃气的窑炉燃烧温度约1200℃;如果回收燃烧烟气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400℃时,燃气窑炉燃烧温度可提高100~150℃。生物质气化低热值燃气基本能达到工业窑炉生产对温度的要求。
周肇秋潘贤齐周意阴秀丽吴创之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燃气窑炉燃烧温度
生物质混流式固定床气化炉运行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以桉木为原料,对1.5 t/h 生物质混流式固定床气化炉运行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与评价,与文献报道的相关炉型包括上吸式、下吸式、两段式等炉型运行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以气化炉空气通入量作为主要控制变量,对有或无水蒸气条件下的气化炉温度及压力分布、燃气组成、焦油与飞灰含量、气体产率等参数进行了较长周期的测试,结果表明:气化炉运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各项指标相当于或优于传统的下吸式气化炉;气化炉运行温度与压力比较稳定;以冷燃气计算的燃气热值约为4900~5500 kJ/Nm^3;气化效率约为70%~78%;燃气焦油含量约600~3500 mg/Nm3,运行负荷在50%以上时,焦油含量一般低于1500 mg/Nm3。研究结果有望为混流式气化炉的改进和操作提供优化建议,同时可为其他气化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胡夏雨袁洪友谢建军周肇秋潘贤齐阴秀丽吴创之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气化效率焦油
生物质新生半焦与冷态半焦CO_2气化活性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稻秆和松木为原料,采用恒温热重法对生物质新生半焦与冷态半焦的CO2气化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酸洗脱灰和对脱灰原料添加金属催化剂,分别从半焦结构和催化剂的角度探讨两种半焦气化反应性差异的成因,并采用混合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半焦气化反应性明显大于冷态半焦。在冷却再升温过程中,半焦残留的有机官能团发生了进一步的断裂和重组,析出挥发分并生成更稳定的芳香结构;另一方面,半焦中金属催化剂晶型发生变化,金属元素与碳基质形成了更稳定的联接,使其催化活性减弱。新生半焦与冷态半焦气化反应活化能相差不大,但指前因子相差较大,这与两种半焦表面气化活性位点的数目有关。
易秋明刘华财阴秀丽吴创之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
脱墨污泥热解气化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XRD、SEM、FTIR等测试手段对脱墨污泥的物相、形态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在CO2气氛下,利用TG-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脱墨污泥的热解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脱墨污泥含有碳酸钙、高岭土、油墨及短纤维素纤维;脱墨污泥的热解气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水分析出阶段、有机物分解和高岭土失水阶段以及矿物质分解和残炭气化阶段;温度在345℃左右产生CO和羟基物质,483℃左右产生C6H6和甲氧基化合物,800℃左右产生大量CO;热解气化产物还有酮、羧酸、烯烃、芳香族化合物、烷烃、酯、醇、苯及苯的衍生物等。
夏海渊袁洪友王贵金周肇秋苏德仁杨卿阴秀丽
关键词:脱墨污泥热解气化TG-FTIR
生物质气化发电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混合式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1 MW和5.5 MW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能耗和温室气体(GHG)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输出1 GJ电力,1 MW和5.5 MW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一次化石能源消耗分别为0.238 GJ和0.258 GJ,GHG排放分别为40.4 kg CO_2-eq和49.8 kg CO_2-eq,其中发电阶段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高;两个系统的能源替代率在90%以上,GHG减排率在80%以上;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可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华财阴秀丽吴创之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发电能耗温室气体排放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吴创之阴秀丽刘华财陈勇
关键词:生物质能分布式成型燃料路线图
棕榈壳酶解-温和酸解木质素的结构及热解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酶解/温和酸解法提取了棕榈壳和麦秆的木质素(EMAL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裂解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和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技术,对两种EMALs的化学结构和热解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采用Ozaw a-Flynn-Wall方法计算了其热解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棕榈壳EM AL和麦秆EM AL均为HGS型木质素。500℃下,两种EMALs的热解产物主要包括酚类、酸类和少量的醇类、醛酮类等化合物;棕榈壳EMAL热解酚类产物中H、G、S型单体酚类的比例分别为47.61%、25.64%和17.18%,而麦秆EMAL分别为23.66%、51.90%和15.50%。在热解反应主失重区(200-380℃),棕榈壳EM AL的主失重速率(50.80%/min)低于麦秆EM AL(78.63%/min);但棕榈壳EM AL热解同时存在肩状失重峰(265℃,27.40%/min),这与其较多H结构产物的释放相关。H型结构产物释放的放热效应降低了棕榈壳EMAL热解初期的活化能(20%,127.92 k J/mol),同时使其热解过程(20%-80%)的平均活化能(152.32 k J/mol)低于麦秆EMAL(161.75 k J/mol)。
常国璋谢建军杨会凯黄艳琴阴秀丽吴创之
关键词:木质素化学结构热解活化能
改性陶瓷管高温净化生物质粗燃气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硅锆复合膜改性的多孔陶瓷纤维除尘管,从而实现了生物质粗燃气中固相杂质的高效分离和较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在100 h的连续高温除尘净化实验中,系统研究了生物质粗燃气中的飞灰、焦油和操作条件对其高温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生物质燃气的过滤阻力主要受焦油含量影响,当焦油含量<0.5/m^3时,在飞灰含量<20 g/m^3的条件下可稳定运行;当焦油含量>5.0 g/m^3时,须采用高温N_2气反吹;当飞灰含量<1.5 g/m^3时,在较长时间内无需反吹。
郎林谢建军杨文申阴秀丽吴创之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燃气
生物质灰烧结熔融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根据稻秆、玉米芯、棕榈壳、麦秆酶解残渣灰样烧结熔融实验,分析了生物质烧结熔融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灰分在受热烧结熔融过程中发生元素迁移和化学反应,KCl在800℃以上明显挥发,部分K、Na元素与灰中的SiO_2、Al_2O_3反应形成不易挥发的长石系化合物;灰分中某种元素对烧结温度影响取决于其氧化物熔点、相关化学反应和共熔体的性质,其中Al、Ca、K、Na、S元素使烧结温度降低,Mg、Fe、P元素使烧结温度升高;Si元素含量变化对灰渣烧结熔融温度影响较小。对于以SiO_2为主要成分的生物质灰,可以按照烧结温度约等于0.9倍软化温度估算。拟合得到由灰样中主要组分估算烧结温度的公式,适用烧结温度范围为950~1 200℃,R2为0.967,偏差为25.6℃。
赖喜锐周肇秋刘华财黄艳琴阴秀丽吴创之
关键词:熔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