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35)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6
相关作者:陈辉李新岗杨立军张晓王全坡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小蠹
  • 7篇大小蠹
  • 7篇山松
  • 7篇华山松
  • 6篇华山松大小蠹
  • 5篇成虫
  • 3篇电镜
  • 3篇枣镰翅小卷蛾
  • 3篇扫描电镜
  • 3篇小卷蛾
  • 3篇卷蛾
  • 2篇电镜观察
  • 2篇油松
  • 2篇扫描电镜观察
  • 2篇食心虫
  • 2篇桃小食心虫
  • 2篇小食心虫
  • 2篇挥发性
  • 2篇挥发性物质
  • 2篇寄主

机构

  • 2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3篇陈辉
  • 5篇李新岗
  • 4篇杨立军
  • 3篇余仲东
  • 3篇张然然
  • 3篇张晓
  • 3篇王全坡
  • 2篇刘惠霞
  • 2篇马超
  • 2篇唐光辉
  • 2篇唐明
  • 2篇马俊宁
  • 2篇吴琼
  • 2篇吴绍平
  • 1篇王乐
  • 1篇冯超
  • 1篇张帅
  • 1篇李秀玲
  • 1篇王飞
  • 1篇王鸿喆

传媒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生活史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寄主植物对麦长管蚜种群分化的作用,剖析寄主转换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于温度(20±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为16h∶8h(L∶D)的条件下,对麦长管蚜在不同寄主植物(小麦、大麦、燕麦)及转换寄主后的生活史和生命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的若虫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存在很大差异。当原始寄主和替代寄主相同时,与大麦上麦长管蚜种群相比,小麦和燕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若虫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较短,存活率、繁殖力、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较高。小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转到燕麦上后,其成虫寿命和繁殖期缩短。大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转接到小麦和燕麦上后,其若虫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净增殖率明显增加。各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转换寄主后,其存活率和繁殖力会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转换寄主后,各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
高素霞黄贤亮刘德广陈辉
关键词:麦长管蚜寄主植物生命表种群分化
活性木炭材料及生物耦合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选用活性石炭、椰壳活性炭和杉木活性炭3种活性木炭与杨凌地区3种不同利用型土壤(农耕土、雪松林下土和桃园土)组合测定生菜种苗萌发情况。然后用筛选出的杉木活性炭与内生细菌Bacillus sp.进行耦合,并测定该耦合炭的制备条件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土壤对生菜胚根均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活性木炭及活性木炭-土壤交互作用对生菜生长影响差异显著,以杉木活性炭对农耕土和老桃园土改良效果显著,胚轴/胚根净炭作用率分别为178.8%/90.9%、178.9%/106.1%,酸性的活性石炭对雪松林下土生菜胚轴的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净炭作用率为-120.7%。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优良杉木活性木炭,并与内生细菌Bacillus sp.在40℃下热耦合30 min,再在27℃恒温培养1 d,获得优良的生物耦合炭。该生物耦合炭有较强的土壤持水能力,对小麦在质量分数为1%的高盐浓度下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1 250 g农耕土,加入3 g耦合炭处理组10 d高度生长促进率最大(37.3%,α=0.05);加入6 g耦合炭处理组20 d生物量促进率最大(18.8%,α=0.05),6 g处理组对小麦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余仲东任争争彭少兵张帅
关键词:生菜小麦
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8种植物根际细菌与AMF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方法,研究了神木县六道沟流域8种植物根际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目的是获得有关植物根际细菌和AMF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8种植物根际细菌和AMF的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刺槐根际细菌的Shannon指数最高(4.01),垂柳最低(2.18),根际AMF的Shannon指数最高为小叶杨(2.07),最低为沙棘(1.21);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根际细菌和AMF的群落结构有较大差异,但同时部分植物间也存在相似性;8种植物根际细菌和AMF的多样性指数总体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在根际土壤环境因子中,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有机质含量.植物种类和根际环境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同时,刺槐的根际细菌和AMF群落多样性指数均较高,故可作为六道沟流域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
封晔唐明陈辉丛伟
关键词:根际细菌AMF群落多样性T-RFLP环境因子
松果梢斑螟对虫害诱导寄主防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以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油松(Pinus tabuleaformis)(2年生球果和新梢)为研究对象,探讨梢斑螟幼虫对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先期虫害诱导寄主防御的抑制作用,以及虫害诱导的负防御机制。结果表明,双萜松脂酸作为油松球果和新梢的主要组成和诱导性防御物质,梢斑螟虫害后球果双萜松脂酸极显著增加,10 d后降低到正常水平;而新梢虫害后,松脂酸显著增加,后随新梢基础含量而增加,10 d后虫害新梢松脂酸显著高于球果。梢斑螟幼虫以小卷蛾虫害球果、健康球果和新梢等部位为食料,均为梢斑螟5龄幼虫下唇腺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活性最高,极显著高于4龄和3龄幼虫;且同一龄期,小卷蛾虫害球果中的梢斑螟幼虫GOX活性最高,显著高于新梢和健康球果中幼虫酶活性。研究发现,虫害后萜类防御物质随幼虫GOX活性升高呈下降趋势。梢斑螟幼虫RNA和P含量比较发现,取食小卷蛾虫害球果、健康球果和新梢3种食料,均为梢斑螟3龄幼虫最高,5龄幼虫最小,差异极显著;但同一龄期,3种食料发育的幼虫,其RNA和P含量间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小卷蛾幼虫的先期危害,诱导了寄主防御,但后来的梢斑螟幼虫通过下唇腺GOX抑制了寄主的诱导防御,使其生长率与健康球果和新梢中的幼虫基本一致。
张晓李秀玲李新岗杨立军陈辉
关键词:松果梢斑螟油松虫害诱导
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感光和光选择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对华山松大小蠹复眼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华山松大小蠹复眼呈长椭圆形,位于头部两侧;眼表面光滑平坦,小眼间隙被覆有感觉毛。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小眼组成数目分别为238~250和187~202;雌性小眼间隙着生有角膜乳突;复眼中心区域小眼呈正六边形,边缘区域的小眼为不规则的四边形或六边形。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具有典型的无晶锥并列像眼。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由1个角膜、1个晶锥体、2个初级色素细胞、8个小网膜细胞和其特化的视杆、若干个次级色素细胞和基膜构成。视杆属于半集中型视杆。【结论】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但雌性成虫复眼分辨能力和可见距离稍优于雄性成虫。
张晓瑜马俊宁陈辉
关键词:华山松大小蠹扫描电镜复眼小眼显微结构
华山松大小蠹感受器的类型和分布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揭示华山松大小蠹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树木的识别机制和行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及幼虫全身的感受器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头部是感受器分布集中的部位,成虫的前足、鞘翅和膜翅也有化学感受器的分布,主要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Bhm氏鬃毛、钟形感器和芽形感器7种类型;幼虫全身分布Bhm氏鬃毛、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触角毛形感器是单层壁孔感器,孔状结构连接内腔神经;触角刺形感器是3~4层壁无孔感器;锯齿形毛状结构内部无神经等结构。【结论】位于触角的毛形感器是华山松大小蠹识别寄主树木的主要嗅觉感受器类型;刺形感器不是感受气体物质的嗅觉感受器;锯齿形毛状结构是防止虫体受到机械伤害的微毛,不具备感受器功能。
吴琼吴绍平陈辉
关键词:华山松大小蠹感受器超微结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刀孢轮枝菌产红色素条件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分离了一株在PDA上强烈产生红色素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内生菌,ITS-nrDNA序列分析及形态学初步鉴定为:刀孢轮枝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其产红色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在513nm处有强吸收峰,该色素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培养至23d色素达到最大的浓度2.73mg·mL-1,随后浓度逐渐下降。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a2SO3浓度逐步增大对色素有减色反应,色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红色加深,紫外光下长时间放置无大变化,但在紫外光照射3h时色素达到最大色度,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金属离子Ca2+、Fe2+、Cu2+和Zn2+对色素影响较大,能改变色素颜色。该色素浓度为2.11mg·mL-1时,对Esche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syringa pv.actinidia拮抗作用明显。
王博徐龙光余仲东唐光辉陈辉
关键词:红色素稳定性
松六齿小蠹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松六齿小蠹成虫触角感受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特征,为明确松六齿小蠹触角感器的功能和寄主树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松六齿小蠹雌雄成虫触角外部形态与感器进行超微形态观察。【结果】松六齿小蠹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分为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锯齿形感器、刺形感器、芽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槽纹感器等6类。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85%;锯齿形感器的分布最广,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触角锤头部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6种感器均有分布,占全部感器数量的92.3%;柄节的感器数量最少,仅占3.4%。【结论】松六齿小蠹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及感器类型和分布无明显差异,其中毛形感器Ⅰ、槽纹感器为化学感器,具有感知嗅觉的作用;毛形感器Ⅱ、锯齿形感器为机械感器。
王全坡张然然陈辉
关键词:触角感器
活性木炭制备及重要性状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以不同树木的修剪枝条、果核为原料,在变温程序下制备了24种活性木炭。对各种木炭的得率、pH值、吸附值和吸水保水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木炭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区间产生的热解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雪松得率最高(29.8%),多数供试材料得率在10%~15%之间,杜仲的亚甲基蓝吸附值最高(192.0 mg/g),桃核pH值最低(7.94),接骨木pH值最高(10.00)。45~50℃加热3 h后油松保水量最高为每克炭含水0.78 g。研究表明,随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升高,得率有下降趋势,吸水保水量有上升趋势。部分同科或同属植物制得木炭的吸附值和pH值差异较小。抑菌实验表明,每种植物材料热解液都有抑菌效果,且400~600℃附近所取热解液抑菌效果较好。较对照链霉素(10 mg/L),热解液抑菌效果不持久。
梁潇余仲东马菁朱薇熹赵成娟陈林敏
关键词:理化性质抑菌效果
华山松大小蠹对华山松挥发性物质行为反应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以11种华山松挥发物单体和2种不同受害状态的华山松树皮挥发油为材料,利用嗅觉仪测定华山松大小蠹对不同浓度的不同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对(S)-(—)-β-蒎烯表现出趋避反应,而对10种挥发物质单体和不同被害阶段华山松挥发油均表现出趋向反应;在低浓度刺激下,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对α-菲兰烯表现出显著的趋向反应;随着浓度的升高,华山松大小蠹雌性成虫对(S)-(—)-α-蒎烯、(—)-莰烯和α-菲兰烯也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而华山松大小蠹雄性成虫则对(R)-(+)-α-蒎烯和3-蒈烯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雌虫对α-菲兰烯的趋向反应显著高于(R)-(+)-α-蒎烯、(S)-(—)-α-蒎烯、(—)-莰烯和3-蒈烯,而雄虫对α-菲兰烯和(R)-(+)-α-蒎烯的趋向反应显著大于对(S)-(—)-α-蒎烯、(—)-莰烯和3-蒈烯的反应。同时华山松大小蠹雌虫对(—)-莰烯、健康华山松韧皮部挥发油和被害华山松韧皮部挥发油的行为反应显著大于雄虫。华山松大小蠹对一些华山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具有性别差异性,也对不同种类和浓度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存在差异。
赵明振陈辉马超
关键词:华山松大小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