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D121100003712003)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唐夏兰烨荣彭翔赵明军张洪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药物敏感
  • 2篇药物敏感性
  • 2篇敏感性
  • 1篇丹参
  • 1篇单胞菌
  • 1篇药敏
  • 1篇杂交鲟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鲟鱼
  • 1篇类志贺邻单胞...
  • 1篇高脂
  • 1篇高脂饲料
  • 1篇海豚链球菌
  • 1篇防控措施
  • 1篇甘草

机构

  • 3篇北京市水产技...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篇夏磊
  • 1篇张洪玉
  • 1篇赵明军
  • 1篇彭翔
  • 1篇兰烨荣
  • 1篇唐夏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杂交鲟海豚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2012年7月,北京市怀柔区一家养殖场的杂交鲟爆发疾病,陆续死鱼。为确定病原,【方法】从具有典型症状的患病鱼的肝、肾和脾中分离获得3株分离菌,编号HRS12718L、HRS12718K和HRS12718S。采用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DNA和海豚链球菌特异性基因逐步鉴定病原菌的种类。取HRS12718K分离株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确认病原菌的致病性。开展药物敏感性实验筛选分离株的敏感药物。【结果】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与从中国其它鱼类分离的海豚链球菌一致。采用16S rDNA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支,与海豚链球菌的同源性在99.1%以上。HRS12718K分离株对杂交鲟的半致死量LD50为4.42×105CFU/mL,试验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临床症状。分离株对诺氟沙星、嗯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和盐酸四环素敏感,尤其对嗯诺沙星敏感。【结论】最终确认引起该养殖场杂交鲟发病的病原为海豚链球菌,建议使用嗯诺沙星进行治疗。
王小亮徐立蒲王静波王姝曹欢
关键词:杂交鲟海豚链球菌药物敏感性
甘草和丹参对鲟生长及脂肪肝修复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研究甘草和丹参对鲟生长及脂肪肝修复的效果,将鲟分为10个组,分别为普通对照组(饲料含8%脂肪,投喂7周)、高脂对照组(饲料含16%脂肪,投喂7周)、甘草4个组(饲料含0.5%~2%甘草,3周高脂+4周甘草)和丹参4个组(饲料含0.5%~2%丹参,3周高脂+4周丹参),通过体长、体重、肝指数、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切片等,评价甘草和丹参对鲟生长及脂肪肝的影响。结果显示,甘草4个处理组终末体长和体重不同程度地高于普通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丹参处理组终末体长和体重与高脂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指数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和甘草处理组(P〈0.05);生理生化指标不同程度低于普通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肝脏颜色较高脂对照组暗,肝细胞轮廓较为完整,多数细胞内的空泡成小颗粒状分布。甘草处理组血清学指标、肝脏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未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肝脏外观颜色较普通对照组浅,组织切片空泡化严重。研究表明,0.5%~2%甘草能够促进鲟生长,但对高脂导致的脂肪肝没有显著的修复效果;丹参对鲟生长未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肪肝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建议饲料中丹参添加量为0.5%。[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3):46-53]
张洪玉夏磊彭翔赵明军兰烨荣唐夏
关键词:甘草丹参脂肪肝高脂饲料
鲟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2012年夏季北京地区多地养殖的鲟鱼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红肿、伴有黄色分泌物,腹腔内有大量腹水,腹腔内壁有出血点,肝脏点状出血,脾脏肿大等,累计死亡率达60%。本文目的为研究其病原。【方法】从具有临床症状的濒死鱼中分离病原菌,分析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分类地位及药物敏感性等特性,经过人工感染及引起的组织病理确认致病性。【结果】结果显示病原菌的16S rDNA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与类志贺邻单胞菌同源性最高,在99%以上;结合其生理生化特征和API细菌鉴定系统的结果,确认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该菌对鲟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0×105.8CFU/mL,引起肝、肾和脾组织病变。胞外产物不具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明胶酶活性,也无溶血性,推测其毒性可能来源于内毒素。该菌对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甲枫霉素敏感,药物敏感浓度均小于2μg/mL;而对试验的其它抗菌药物不敏感。【结论】确认类志贺邻单胞菌是引起北京地区鲟鱼发生上述临床症状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可优选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进行防治。
王小亮徐立蒲曹欢王静波王姝
关键词:鲟鱼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及防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一种严重危害冷水鱼养殖的病毒病,被列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作者就国内外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的生物学特征、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病毒基因组及其结构蛋白特征、检测诊断技术及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探讨与综述,旨在为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资料。
徐立蒲王小亮杨丽文曹欢王静波王姝
关键词:防控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