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8Z01)
-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衡樊伟张胜茂沈新强沈盎绿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及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3
- 2011年
- 根据2007年3-12月"开富"号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反演的海表温度数据,分析了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的渔获量、网产量的季节变化,并探讨了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CPUE在5-8月较高,其他月份相对较低,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初夏。从全年来看,在海表温度12℃~14℃时,智利竹筴鱼的产量较高,其次为15℃~17℃。秋季渔场纬度分布较高(41°S-46°S);冬季渔场有所北移,分布于34°S-42°S,并向西转移至101°W;春季初期渔场继续西偏,随后向东转移,经度方向变化幅度达29°;初夏渔场有所南撤。总的来说,智利竹筴鱼渔场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PUE值波动范围较大。
- 张衡张胜茂
- 关键词:渔场CPUE东南太平洋
- 不同油类对虾蟹类幼体的胁迫效应被引量:6
- 2010年
- 了解不同油类对虾蟹类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曝油处理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一定时间的超声波乳化等操作,模拟溢油在海洋中风浪、涡动、湍流的乳化过程;设置阶梯浓度组,并在多个平行组急性试验的基础上,估算出8种油品对2种虾类和2种蟹类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MPC,并运用程序编制溢油质量浓度与虾蟹类死亡率相关性的估算模型。经过分析,结果得到:各MPC值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燃料油普遍比原油的毒性效应大;相同生长阶段,蟹类比虾类抗油毒害性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比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抗油毒害性强、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比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抗油毒害性强。编制的溢油质量浓度与死亡率相关性的评估模型,简易方便直观,为渔业污染事故理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亦为海域的生态经济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 唐峰华沈盎绿樊伟沈新强冯波
- 关键词:毒性效应半致死浓度
- 2009年秋冬季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被引量:19
- 2010年
- 根据2009年秋冬季(3~6月)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调查资料,对其群体组成、叉长与体重关系、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渔获量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叉长范围为100~650 mm,优势叉长组350~400 mm;体重范围为100~2 600 g,优势体重组400~800 g;3~5月性腺成熟度大部分为Ⅱ期,6月则有52%个体为Ⅲ期。3~5月总产量和CPUE(t/h)呈逐渐增加趋势,6月份均显著下降,仅为5月的38.7%和51.4%。冬季(6月)总产量的大幅下降,暗示该渔场的空间分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 张衡樊伟
- 关键词:东南太平洋渔业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