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342)

作品数:11 被引量:77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法云马溪平谯兴国杨姝倩张营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污染
  • 5篇降解
  • 4篇油污染
  • 4篇石油污染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 3篇冻融
  • 3篇生物降解
  • 3篇石油烃
  • 3篇石油污染土壤
  • 2篇冻融作用
  • 2篇油田
  • 2篇生物修复
  • 2篇石油
  • 2篇微波
  • 2篇辽河油田
  • 2篇催化
  • 1篇蛋白
  • 1篇典型工业区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0篇辽宁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李法云
  • 5篇马溪平
  • 3篇张营
  • 3篇杨姝倩
  • 3篇谯兴国
  • 3篇吴丹
  • 3篇李霞
  • 2篇李素玉
  • 2篇张朝红
  • 2篇罗岩
  • 2篇张志琼
  • 2篇邓丽娜
  • 2篇沈曼莉
  • 1篇王君
  • 1篇李崇
  • 1篇刘永慧
  • 1篇关伟
  • 1篇侯伟
  • 1篇王杰
  • 1篇臧树良

传媒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冻融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酶活性和水溶性碳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经过10个冻融循环和恒温处理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土壤呼吸速率、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中重度污染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6.64%,脲酶活性增加41.11%,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影响不大;水溶性有机碳受冻融作用影响较大,其比恒温处理提高67.04mg·kg-1,且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越高,水溶性有机碳变化越大;中重度石油污染土壤经过冻融处理后,其石油烃含量较之恒温处理减少明显,两种不同处理的差值达290.268mg·kg-1,而对于高度石油污染土壤来说,冻融作用则可能不利于石油烃的降解。
谯兴国李法云张营马溪平李崇王效举
关键词:辽河油田冻融作用酶活性呼吸速率水溶性有机碳
苯基锡系列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光谱法研究了苯基锡化合物(一苯基锡(MPT),二苯基锡(DPT)和三苯基锡(TP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三种苯基锡化合物与BSA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现为增色效应,荧光光谱表现为猝灭效应,圆二色(CD)光谱表现为特征峰的振幅减小和峰位位移。Stern-Volmer方程计算表明三种苯基锡化合物对BSA的荧光猝灭方式均为静态猝灭,并得出在25℃和37℃时的结合位点数(n)和平衡常数(K)。比较发现,随着温度升高,n和K均有所下降。根据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三种苯基锡化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结果表明,三种r均小于7nm,且r的大小顺序为MPT-BSA,DPT-BSA和TPT-BSA。通过热力学研究判断出三种苯基锡化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类型,MPT与BSA的作用方式为范德华力和配位作用,TPT与BSA的作用方式主要是范德华力,而DPT与BSA的作用方式主要为疏水作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表明,三种苯基锡化合物对BSA分子构象及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微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色氨酸微区的影响较大。
张朝红邓丽娜韩文明沈曼莉王君
关键词:相互作用光谱法
碳酸钠溶液改性活性炭催化微波照射降解结晶紫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提高活性炭的催化活性,采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在微波照射下改性炭对结晶紫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经0.5mol/L的Na2CO3浸泡12h所形成的改性活性炭,在微波照射下能快速降解溶液中的结晶紫;当改性活性炭投量为1.6g/L、微波照射3.0min时,对结晶紫的降解率可达93.28;适当提高改性活性炭的投量(2.4g/L)和延长微波照射时间(5.0min),对结晶紫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7.80和99.70。试验结果还表明,经碳酸钠改性的活性炭作为微波降解结晶紫的催化剂具有降解率高、速度快、成本低、没有中间产物生成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张朝红沈曼莉王冬梅李法云邓丽娜王杰臧树良
关键词:改性活性炭微波照射催化降解结晶紫碳酸钠溶液
沈抚污灌区结冻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及石油烃优势降解菌的筛选被引量:21
2006年
针对已有50余年污水灌溉历史的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结冻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及石油优势降解菌株进行了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细菌总数是未污染土壤的100倍左右,其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也明显超过未污染土壤。通过筛选,共得到17株石油烃优势降解细菌和11株真菌,其中,降解性能较强的细菌为12号,石油烃降解率为30.54%,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降解性能较强的真菌为22号真菌,石油烃降解率为34.21%,初步鉴定为常现青霉(Penicil-liam freguentans Westling)。
杨姝倩李素玉李法云谯兴国罗岩张志琼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优势降解菌降解能力
采用优势菌降解BTEX和石油烃的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石油开采对土壤的污染问题,采用从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优势降解菌(B3、B6、F3)降解土壤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考察降解时间、通氧量、N/P比、pH、接种量和含油量等对菌株降解石油烃效果的影响。在BETX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90、3.64、3.46、6.78(g·m-3)时,菌株对BTEX降解率分别为1.6%~16.8%、12.6%~18.7%、10.0%~13.3%、10.2%~21.1%。真菌曲霉属(Trichoderma sp.)F3菌株对BTEX降解效果最好。含油量对菌株降解石油烃效果影响最大。实验结果为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吴丹李法云杨姝倩李霞张营马溪平
关键词:石油烃BTEX生物修复生物降解
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9年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被排放到大气中。VOCs以其来源广、危害大的特点而成为仅次于颗粒污染物的第二大大气污染物。大气中逐渐增加的VOCs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传统处理VOCs废气方法主要有燃烧、冷凝、吸附、吸收等。生物过滤法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处理大气量、可生化VOCs的废气处理技术。凭简单高效、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生物过滤法成为一简单、高效及具有前景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本文对传统方法与生物过滤法进行了比较,并在综述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废气的研究进展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分别对影响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废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底物VOCs性质、填料选择、填料湿度、pH值、营养、温度、微生物等进行总结和评述,对今后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
吴丹李法云陈晓阳刘永慧李霞刘强
关键词:生物过滤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微波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微波频率2 450 MHz、额定微波输出功率400 W、压力0.2 MPa条件下,分别添加催化剂活性炭C、Fe_3O_4和TiO_2,去除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结果表明,添加3种催化剂后,微波作用下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Fe_3O_4和C加入量为0.2%时,石油烃去除效果最好;TiO_2加入量为0.5%时,石油烃具有最佳去除效果。TiO_2作催化剂时的最佳微波辐射时间为5 min,C和Fe_3O_4为7 min。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石油烃去除的重要因子,土壤含水量为16%~20%时,石油烃去除效果最好。TiO_2作催化剂、微波辐射7min、土壤含水量16%时,石油烃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4.5%。微波加热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可增强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对石油污染土壤有一定修复作用,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吴丹李法云谯兴国张营李霞马溪平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波催化剂污染土壤石油烃
冻融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结合近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关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的进展,阐述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原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目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冻融作用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修复技术在中国东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谯兴国李法云王效举马溪平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冻融作用
典型工业区杂草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以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附近周围分布的一些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探明其对重金属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马齿苋、龙葵、艾蒿和酸浆的地上部分对Cd的吸收能力较强,Cd含量均接近或超过20mg.kg-1,富集系数接近或超过1,其中艾蒿对Cd和Zn的转运系数分别为1.73和2.09。植物中Pb的含量均未超过130mg.kg-1,且富集系数均在0.15以下。20种植物的地上部分Cu含量都在65mg.kg-1以下,富集系数最大值也仅为0.15。水芹地上部分Zn含量为647.57mg.kg-1,且富集系数为0.81,转运系数大于1。研究发现的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均是在自然环境采样分析测试的结果,其对重金属的最大忍耐浓度还需在实验室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法云肖鹏飞侯伟关伟王效举马溪平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富集工业区
三株真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F3(Trichodermasp.)、F5(Aspergillussp.)、F6(Aspergillussp.)为石油降解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石油浓度、振荡速度、初始pH、菌液投加量对各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各微生物降解石油以及它们自身的生长都有较大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单菌降解石油的最佳单因素条件.为利用微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环境提供了一些基本理论数据.
李毅然
关键词:石油霉菌生物降解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