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C03030306)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焦绍锋陈建文郑学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朝阳区矫形外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屈曲
  • 1篇屈曲挛缩
  • 1篇屈曲挛缩畸形
  • 1篇膝部
  • 1篇挛缩
  • 1篇挛缩畸形
  • 1篇畸形
  • 1篇矫治

机构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1篇郑学建
  • 1篇陈建文
  • 1篇焦绍锋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膝关节牵伸器矫治膝部屈曲挛缩畸形的评价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牵伸器矫治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及生物力学测评结果研究,论证该技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治疗特点。[方法]49例患者(52个膝),应用标准的牵伸器治疗,采用综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结果;5例治疗前后膝部三维CT重建,观察关节结构的改变;检查15例治疗前后腘动脉的直径、血液流速及6例小腿肌电图、神经传导,以观察牵伸对腘动脉及肢体神经的影响;对3例患者分别以3种不同的牵伸及测试方法,初步观测不同的牵伸过程中屈曲角度与膝后软组织受力变化。[结果]52个膝关节功能均有恢复,最终优良率为65%;5例CT三维重建显示术后膝关节结构均较术前合理,关节面无破坏。统计结果显示牵伸过程对腘动脉没有明显的影响,可能对小腿神经有短暂的影响;3例患者用3种不同的牵伸及测试方法,最后结果均不同,说明软组织受力情况与牵伸方法、患者年龄及屈膝畸形程度有关。[结论]该治疗方法是安全的、合理的、有效的;膝后软组织受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牵伸速度应个体化,低负荷均匀的受力可能更有利于软组织的再生、相对更安全。
陈建文秦泗河焦绍锋郑学建
关键词:屈曲挛缩畸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