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FX038)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易江波马忠泉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警官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范畴“信”的原初内涵
- 2012年
- 先秦常见的"信物"有载书、傅别、书契、质剂、符节、玺印、玉、质等,这些器物的运用实践形成了相应的法制。对这些器物与法制的考察表明,作为中国传统法律价值范畴的"信"的原初内涵,可从"事实之维"与"规范之维"两个向度认识,基础性义项分别对应于"真实"与"合作",前者重在法律关系的真实,后者重在合作型法律关系的达成与维系。在"信"的器物与法制实践中,注重客观要件的形式主义特质明显。重视"合作型法律关系"是中国法律传统或固有法文化的一个特征。
- 易江波
- 关键词:诚信法文化法律价值
- “做工作”:基层政法的一个本土术语被引量:7
- 2014年
- '做工作'是政法传统中的一个本土术语和组织技术,是国家与社会、官方与民间力量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化中介机制。'做工作'的基本操作法包括,'做思想工作'、诉诸私人资源、多方博弈行动。'做思想工作'过程中,在'说理—心服'模式、'压制—屈从'模式之外,还兼容地存在着'协商—合意'模式。'做工作'的各种操作法组合搭配,以微观、具体而零散化的方式,建构了一种非正式的、具有底层与基层公共领域性质的社会空间。'做工作'受到'排名'导向的组织运作内部机制的结构性制约,它通过办案者与当事人的面对面关系,具体可感地形塑着关于民族、法律与国家的认知,层累地建构着民族观、法律观、国家观。
- 易江波
- 关键词:中介机制多方博弈零散化社会空间层累国家观
- 被数字型塑的生活:指标督责型治理下的基层生存状况——以派出所办理吸毒案件的参与观察为基础被引量:5
- 2011年
- 在以指标督责机制为重要成分的压力型体制的作用下,派出所治理吸毒的现有模式导致了两类怪圈型生存状况,对吸毒者而言是信义与信任匮乏的熟人社会,对基层民警而言是包含一系列习惯性操作法的变异的执法。有着科学、理性外观的指标发挥出有损执法公信力的非预期功能,而基层个体的品质、德行与观念、规则、知识以非正式方式在客观上弥补、缓和甚至掩饰着相关正式制度、机制的缺陷。由此,首要的是必须对压力型体制、指标督责机制的非预期功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警觉。
- 易江波
- 关键词:派出所毒品压力型体制
- 论法律的正义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 2014年
- 法律的目的价值以正义为核心,其他价值可以看作是正义的内在要素。法律制度通过法典化的立法和赋予行为人自治权的法律行为制度,从秩序、平等、自由等不同方面保障了正义的基本实现。在法律规范出现空白或无法适用于具体案件的特殊情况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保障实质正义实现的必然制度设计。
- 马忠泉
- 关键词:正义法律规则法律行为法官自由裁量权
- 巨变年代的底层、基层与经验研究
- 2011年
- 中国的乡村、小镇活跃着千千万万的"混混"。除了贴上"黑恶势力"、"黑社会"的标签,他们至今未被给予足够的学术关怀和表达。在实施"深度乡村社会调查"的过程中,青年学者陈柏峰"抓住"了他们。他发表在《法律和社会科学》以及随后出版"混混"研乡江:两湖原"
- 易江波
- 关键词:《江村经济》治安工作派出所工作压力型体制中国乡村社会马林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