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FJ4098)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严文广李旭红孙绍丹王蜜宋治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技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D-WEBB训练对帕金森病平衡障碍和跌倒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PD-WEBB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平衡障碍和跌倒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分析PD-WEBB训练8周前后PD-WEBB组与对照组PD患者跌倒功效量表(falls efficacy scale,FES)评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和Mini-Balance Evaluation Systems Test(Mini-BESTest)评分的变化。结果:8周后PD-WEBB组FES评分、UPDRS-2评分、UPDRS-3评分和Mini-BESTest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而两组间UPDRS-1评分变化不明显。结论:PD-WEBB训练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的平衡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预防跌倒。PD-WEBB训练适合中国PD患者,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可持续的家庭训练模式。
- 谷绍娟宋治范学军陈茹郑文严文广
- 关键词:帕金森病物理疗法跌倒
- 针刺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分为联合组、rTMS组以及针刺组(n=20)。针刺组给予针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康复和rTMS刺激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rTMS刺激治疗,rTMS刺激部位为健侧半球的M1区(大脑运动皮质的上肢运动功能代表区),刺激频率为1.0 Hz。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rTMS刺激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55±0.83,7.90±0.79和6.90±0.91,4.45±0.51;针刺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50±0.76,11.60±1.27和6.80±0.95,3.20±0.52;联合组治疗前后FMA和VAS评分分别为4.70±0.80,18.0±1.45和6.85±0.99,1.75±0.45。3组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提高,VAS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联合组及针刺组FMA,VAS评分均优于rTMS刺激组,联合组FMA,VAS评分优于针刺组,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1 Hz的rTMS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
- 王蜜巩尊科王世雁严文广
- 关键词:针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肩痛
- 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脑血管意外卫生资源和费用投入,临床科室制定治疗方针、控制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8至2013年所有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描述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特征,分析住院时间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13(中位数10)d。女性住院时间比男性短(OR=0.869),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OR=1.158),实施过手术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住院时间比未实施过手术者长(OR=1.686),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时间短(OR=0.275),持新农合医保患者(OR=0.733)和自费患者(OR=0.740)较城市医保的住院时间短。结论: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实施过手术、脑血管意外类型、医保类型是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缩短住院时间。
- 肖涛丁四清严文广何浥嘉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影响因素
- 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53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n=51)、冲击波组(n=53)和矫形组(n=49)。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矫形组采用矫形鞋垫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持续行走时间、疗效及足底筋膜厚度。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周时冲击波组高于矫形组,2周和3个月时联合组低于矫形组(P<0.05);1个月、3个月时矫形组与联合组均低于冲击波组(P<0.05);3组治疗后行走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足底筋膜明显变薄(P<0.05);联合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矫形组的治愈率高于冲击波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严文广孙绍丹李旭红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