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0231200200)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廖少明肖敏徐意智徐进孙璕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选型与控制被引量:18
- 2012年
- 结合上海市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工程实践,对盾构分别穿越运营地铁隧道、危旧敏感建筑物、浅基建筑群和桩基础时的盾构选型、微扰动控制参数以及相关应力与变形规律等进行了分析.在盾构掘进引起的动态位移场条件下,提出了盾构选型及其施工参数的控制方案;另外,在分析盾构穿越桩基础时桩端应力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桩端距离的建议.
- 廖少明徐意智陈立生沈成明
- 关键词:盾构地铁危房桩基础
- 基于Web的隧道盾构法施工动态监控系统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隧道盾构法施工参数与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方法,构建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B/S模式,采用ASP.NET技术,最大限度地追求"瘦客户"目标,并根据施工力学与数据模式识别原理对所采集的施工监测数据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动态监控,并反映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 肖敏廖少明周松
- 关键词:隧道盾构法施工远程监控模式识别
- 盾构施工引起的横向沉降模式及其识别被引量:7
- 2012年
- 地表沉降是盾构施工质量及环境控制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具体施工参数、地质条件及地表边界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测地表沉降大小及其分布形态往往与理论、经验的预测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正确解读这种差异性,分析其隐含的物理、力学意义,对信息化施工控制意义重大。鉴于此,根据大量实测数据以及盾构施工力学原理,归纳提出几种常见的典型沉降曲线模式,并将其形态特征与施工工况条件对应起来,可以将实测地表沉降数据的变化及时、科学地解读出来并指导施工合理进行。此外,由于施工数据与监测数据量巨大且离散性大,人工模式识别需要实时在线且经验丰富的专家,且存在耗时长、工作量大等缺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立的计算机模式识别和远程数据传输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且经过工程实例验证是可行的。
- 廖少明徐进孙璕肖敏
- 关键词:盾构施工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