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YZ-0903)
-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艳刘梅洁鞠大宏潘静华刘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肾相关”机理探讨补肾健脾方对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外周血中OPG、RANKL、VIP、MTL、GAS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部分阐明补肾健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从而为阐明"脾肾相关"科学内涵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建立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阳性对照药、补肾方药、健脾方药及补肾健脾方药进行治疗。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BMD,并采用ELISA法对外周血血清中VIP、MTL、GAS、OPG、RANKL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健脾方、补肾方和补肾健脾方均能提高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大鼠的BMD,其中补肾健脾方的效果最佳;健脾方对MTL、GAS、VIP的调节作用强于补肾方,补肾方对OPG、RANKL的调节作用强于健脾方,而补肾健脾方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均明显强于以上两方。结论:补肾健脾方可通过上调OPG、MTL、GAS水平,并下调RANKL、VIP水平,从而达到对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且补肾健脾方疗效优于补肾方和健脾方,也进一步说明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中医的脾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
- 李鸿泓于峥赵宏艳易小烈潘静华刘红李艳王少君陈曦汤尔群张立石李岳泽张方珍鞠大宏刘梅洁
- 关键词:补肾健脾脾肾相关脾肾两虚
- 补肾健脾方对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1
- 2012年
- 目的:深入探讨补肾健脾方对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并为骨质疏松发生过程中脾肾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阳性对照药、补肾方药、补脾方药及补肾健脾方药进行治疗。给药3个月结束后,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反映骨量的指标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反映骨吸收情况的指标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以及反映骨形成情况的指标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类骨质平均宽度(OSW)、骨小梁矿化率(MAR)和骨皮质矿化率(mAR)。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P<0.01),TRS%、TFS%、OSW、MAR和mAR显著增高(P<0.01)。与脾肾两虚模型组相比,补肾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己烯雌酚组TBV%均显著增高(P<0.05,P<0.01),TRS%、TFS%、OSW、MAR和mAR均显著降低(P<0.01)。与健脾组相比,补肾组及补肾健脾组的TBV%明显增高(P<0.05,P<0.01),TRS%和TFS%明显降低(P<0.05,P<0.01);且补肾健脾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较补肾组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健脾法、补肾法和补肾健脾法对脾肾两虚型大鼠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其中补肾健脾法的效果最佳。提示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过程中,中医的脾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
- 鞠大宏李鸿泓刘红王少君潘静华李艳赵宏艳于峥付小卫宋长恒刘梅洁
- 关键词:骨质疏松补肾健脾补肾健脾
- 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E_2、PTH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将4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2只,模型组15只,左归丸组15只。造模给药8周后,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血清中E2、PTH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胫骨TBV%及TFS%显著降低,TRS%显著增高;且大鼠血清中PTH含量显著增高,E2含量则显著降低。而左归丸组大鼠TBV%则显著高于模型组,TFS%亦显著增高,TRS%虽无差异,但有明显降低趋势;且血清中PTH含量显著降低,E2含量较之模型组显著增高。结论:左归丸可使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PTH的水平下调,同时上调E2水平,使其紊乱状态基本恢复正常,这可能是其治疗糖皮质激素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之一。
- 李鸿泓鞠大宏滕静如李艳刘红王少君潘静华于峥刘梅洁
- 关键词:左归丸骨质疏松症E2PTH
- 脾虚、肾虚及脾肾两虚证大鼠外周血中OPG、RANKL、VIP、MTL及GAS不同表达特点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脾虚、肾虚及脾肾两虚证在骨质疏松症发生过程的作用和特点。方法:制作大鼠脾虚、肾虚、脾肾两虚模型,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骨密度(BMD)以及外周血中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脾虚模型组BMD及OPG含量与之无显著差异;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BMD及GAS、MTL、OP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VIP、RANKL的含量则显著增高(P<0.01)。脾肾两虚模型组上述指标的改变程度较之脾虚和肾虚模型组都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脾虚、肾虚、脾肾两虚在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中均有不同作用,产生作用差异的机制可能是:肾虚状态下,OPG、RANKL的改变较为明显;而脾虚状态与VIP、GAS、MTL的改变更为相关,脾肾两虚状态下,上述指标均会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
- 刘梅洁李鸿泓赵宏艳于峥王少君李艳刘红潘静华陈曦汤尔群张立石张方珍李岳泽鞠大宏
- 关键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
- 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动物模型,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工具。方法:采用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法建立肾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在此基础上灌胃给予200%大黄浓煎液以建立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模型,并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大鼠胫骨的骨量、骨形成及骨吸收情况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脾虚模型组和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均毛色不光、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行为迟缓、喜聚堆、弓背蜷缩、稀便等与临床脾虚证相似的证候特征。与假手术组相比,肾虚及脾肾两虚模型组大鼠胫骨TBV%显著降低,TRS%、TFS%、OSW、MAR和mAR显著增高,而脾虚模型组则无明显差异。与肾虚模型组相比,脾肾两虚模型组TBV%的降低,TRS%和TFS%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去卵巢能够造成大鼠肾虚型骨质疏松症,而单纯给予大黄浓煎剂可造成大鼠脾虚但不能导致骨质疏松症。若将去卵巢和灌胃给予大黄2种方法合用,可造成大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且发病程度较单纯去卵巢明显加重。该模型有明显的脾虚证候特征,且其骨质疏松的病理过程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似,能反映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特点,具有可行性。
- 刘梅洁李鸿泓王少君刘红于峥潘静华赵宏艳李艳付小卫宋长恒鞠大宏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脾肾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