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23)

作品数:41 被引量:324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湘兰罗国强叶泉黄伟盛红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法律
  • 9篇国际法
  • 6篇争端
  • 6篇划界
  • 5篇海洋法
  • 5篇海洋划界
  • 4篇渔业
  • 4篇权利
  • 4篇公约
  • 3篇渔业资源
  • 3篇石油
  • 3篇污染
  • 3篇陆架
  • 3篇海洋法公约
  • 3篇海洋石油
  • 3篇大陆架
  • 2篇岛屿
  • 2篇性权利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开发

机构

  • 31篇武汉大学
  • 4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交通银行
  • 1篇全国人民代表...
  • 1篇中国法学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0篇张湘兰
  • 4篇叶泉
  • 4篇罗国强
  • 4篇盛红生
  • 4篇黄伟
  • 3篇高翔
  • 3篇万鄂湘
  • 3篇雷筱璐
  • 3篇张辉
  • 2篇田辽
  • 2篇匡增军
  • 2篇李凤宁
  • 2篇张芷凡
  • 2篇余敏友
  • 2篇田其云
  • 1篇向力
  • 1篇杨力
  • 1篇冯洁菡
  • 1篇孔令杰
  • 1篇胡斌

传媒

  • 8篇法学杂志
  • 7篇武汉大学学报...
  • 6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法学论坛
  • 3篇武大国际法评...
  • 2篇当代法学
  • 2篇中国海商法研...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篇俄罗斯东欧中...
  • 1篇法律适用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1篇2013
  • 9篇2012
  • 17篇2011
  • 3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岛屿的法律地位问题初析被引量:7
2012年
岛屿的法律地位问题是伴随着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而产生的。岛屿的法律地位问题包括岛屿的权利基础和划界效力两个范畴,前者作为一个授权性问题,影响的主要是沿海国与国际社会整体之间的海洋权益的分配,后者影响的主要是特定沿海国之间的海洋权益的划分。在两者的关系上,岛屿的权利基础是划界效力的前提。国际法对岛屿的权利基础的规制尚存在不明确之处,因而引发了诸多争端。争端的出现带动了相应的国际实践,从而推动规则向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国际社会应当将注意力放到真正影响国际社会公共利益及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法问题上来。
万鄂湘杨力
关键词:岛屿国际海洋法
论国际海洋划界中的“公平原则”
2012年
长期以来,在国际海洋划界中一直存在着"公平原则"与"等距离/特殊情况"之间的分歧。系统考察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国际海洋划界中"公平原则"是法律原则,而"等距离/特殊情况"、"中间线"以及"成比例"等都只能被称为规则或者划界方法,采取这些规则进行划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公平。适用"公平原则"对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洋划界争端较为有利。中国也一贯主张在国际海洋划界中应当适用"公平原则",坚持"公平原则",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适用具体规则来解决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划界问题,无论采取哪种规则都不应导致划界结果实质上的"不公平"。
盛红生
关键词:海洋划界公平原则习惯国际法
论单一海洋划界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被引量:1
2012年
海洋划界正逐渐发展成主要涉及划定单一海洋边界,同时包括领海划界、大陆架划界和专属经济区或渔区划界。单一海洋划界与划定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单一海洋边界相对应,它是在克服传统上分别海洋划界模式的弊端并适应新的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理念渊源于划定单一通用海洋边界的早期实践。单一海洋划界发展迅猛但尚未成为一种法律义务,且其产生和发展与整个海洋划界史密不可分,是后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黄伟孔令杰
关键词:海洋划界
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开发的国际法思考被引量:8
2013年
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前,南海争端主要集中于岛礁主权争议。然而,公约生效以后,随着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专属经济区的海洋划界也随之产生。岛礁主权与海洋划界纠纷纠结在一起客观上阻碍了对该地区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因此,南海诸国有必要遵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就专属经济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养护开展国际合作。以南海生态系统为基础在公约框架下实现南海争议海域渔业合作,促进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张湘兰胡斌
关键词:渔业资源海洋法
运用军事措施解决海洋争端的法律问题被引量:1
2010年
"禁止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现代国际法的两项基本原则,然而,不应由此推导出"国际法绝对禁止使用武力"的一般性结论。实践中,该两项原则与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自保权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在具备了一系列限定性要件(例如自卫)的前提下,国家有权诉诸武力解决争端。在国际海洋争端最终无法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或者国际司法办法解决的极端情况下,无法排除采取军事措施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当然,在采取军事措施时应遵守武装冲突法的原则与规则,将使用武力引起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期在政治伦理层面掌握主动权,并最终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均取得优势地位,达成采取军事措施保障国家利益的目的。
盛红生
关键词:海洋争端合法性
大陆架的权利基础:自然延伸与距离标准被引量:3
2010年
大陆架的权利基础是沿海国对其大陆架主张海洋权益的法律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第1款规定了大陆架的权利基础。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中,日本提出以中间线划界的主要理由是基于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出现和单一海洋划界的趋势,以证明在200海里范围内距离标准已取代自然延伸原则成为大陆架惟一的权利基础。从条约法、习惯法和判例法的角度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有关条款及相关国际司法判例、国家实践进行考察,不能得出200海里范围内距离标准已经取代自然延伸原则成为大陆架惟一权利基础这一结论。在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中应坚持自然延伸,以公平原则解决划界争端。
冯洁菡
关键词:大陆架权利基础自然延伸
中国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立法探析被引量:8
2012年
"区域"开发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我国缺乏调整"区域"开发的国内立法。法律的缺失于我国"区域"开发的发展不利,也无助于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及有关规章的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更有可能引发国家责任。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主体的"区域"法律制度,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我国"区域"开发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提供了指引。采用专门立法来调整"区域"内的活动是国际上通行的模式,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而应为我国所采纳,以推动我国履行该《公约》赋予的义务,提升我国在"区域"国际法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规范我国在"区域"内的活动,维护与拓展我国在"区域"的利益。
张湘兰叶泉
关键词:国际海底区域立法动因国际法依据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透明度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透明度问题是当今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争端解决机制的透明度意味着其规则的公开和透明,以及争端解决过程中公众的介入和参与。透明度对于争端解决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争端解决的不同阶段反映出不同程度的透明度。磋商阶段的透明度略显不足,主要缺陷是文件的公开程度不足和公众的参与权丧失;而专家组阶段和上诉阶段的透明度总体来说值得肯定,其中的"法庭之友"问题,公开审理问题都是由实践发展而来的宝贵财富。
张湘兰田辽
关键词:争端解决机制公众参与
试论海商法制度下海盗强索赎金的法律救济
2011年
近年来,索马里海盗劫船事件屡见不鲜,巨额的海盗赎金让海运各方当事人感受到巨大压力。海盗索要赎金问题的顺利解决,有利于平衡船货双方利益和力量对比,减少海运贸易的损失,促进世界航运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船东在海盗劫船事件中通常作为赎金支付者,海商法现存制度中对船东支付赎金后的损失进行法律救济的途径共有三种:海难救助制度、共同海损制度和海上保险法律制度。三项制度在解决赎金事件中的作用有所不同,通过对上述制度的合理运用,实现分散赎金风险、平衡多方利益的目标,对保证我国海运贸易的顺利进行和促进海运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湘兰赵宏津
关键词:法律救济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上保险
论海盗的国际法律地位——兼论打击海盗国际行动中对海盗合法权益的保护被引量:3
2011年
对海盗进行武力打击不仅具有习惯国家法、海洋法上的依据,还是行使自卫权的正义之举。国际社会在对海盗进行武力打击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武力打击海盗行为应符合必要性、相称性、限制性、区分性原则。被拘禁或羁押期间的海盗不仅享有国际人权法的一般保护,还应受到日内瓦第四公约的保护。
万鄂湘高翔
关键词:海盗国际法律地位合法权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