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051)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圭白梁恒齐鲁田家宇王洪臣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污染
  • 8篇滤膜
  • 8篇膜污染
  • 8篇超滤膜
  • 6篇超滤
  • 4篇浸没式
  • 4篇浸没式超滤
  • 4篇浸没式超滤膜
  • 3篇预处理
  • 3篇活性炭
  • 3篇粉末活性炭
  • 2篇饮用水
  • 2篇饮用水处理
  • 2篇有机物
  • 2篇预氧化
  • 2篇藻类
  • 2篇水处理
  • 2篇通量
  • 2篇铜绿微囊藻
  • 2篇中试

机构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苏州立升膜分...
  • 3篇城市水资源开...
  • 1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作者

  • 13篇李圭白
  • 11篇梁恒
  • 7篇齐鲁
  • 5篇王洪臣
  • 5篇田家宇
  • 4篇瞿芳术
  • 3篇郑祥
  • 3篇陈忠林
  • 2篇陈杰
  • 2篇马放
  • 2篇程荣
  • 2篇陈清
  • 2篇张艳
  • 1篇南军
  • 1篇沈玉东
  • 1篇李星
  • 1篇薛重华
  • 1篇刘国华
  • 1篇王毅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给水排水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滤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运行条件是影响超滤膜过滤性能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以东江水源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方式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恒定水头和恒定通量2种过滤条件下,超滤膜对颗粒物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恒定水头过滤引起的不可逆膜污染比恒定通量过滤条件下严重,通过选择合理的膜通量和清洗方式,采用恒定通量过滤可使膜系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运行.
齐鲁王洪臣郑祥刘国华梁恒李圭白
关键词: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膜污染
污泥回流与粉末炭组合工艺强化去除有机物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通过试验考察了污泥回流与粉末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浊度、DOC和UV254的强化去除效能,并对比考察该工艺与常规混凝沉淀、单独污泥回流工艺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混合污泥回流与粉末活性炭吸附联用可以将浊度、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至89.2%、52.7%和60.1%,比常规混凝沉淀分别高12.4%、33.3%和24.7%,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比污泥回流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分别高9.5%和5.9%.组合工艺对浊度和有机物去除效能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污泥中氢氧化物沉淀的卷扫和吸附以及粉末活性炭吸附协同作用的结果.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余铝质量浓度比原水略有升高,但比常规混凝沉淀后余铝质量浓度低,原水浊度对组合工艺去除浊度和有机物效果有较大影响,该工艺的适用范围为原水浊度不超过100 ntu.
齐鲁王毅梁恒李圭白
关键词:污泥回流粉末活性炭除浊
PAC-UF工艺处理沉淀池出水试验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粉末活性炭(PAC)和浸没式超滤膜组件联合处理净水厂沉淀池出水,并对处理前后水样的浊度、CODMn、UV254、TOC和三氯甲烷生成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AC能够加强超滤膜对水中颗粒及胶体物质的控制,使出水的浊度保持在0.10NTU以下,去除率在95%以上;PAC能有效提高超滤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PAC的最佳投量在20~30mg/L;PAC和超滤膜联合使用还能去除三氯甲烷的前驱物,在投量为20~30mg/L时能降低23.9%~31.4%的三氯甲烷生成势.通过分析PAC投量对膜通量下降的影响可知,PAC投加可以降低膜污染,同时,PAC-UF工艺中形成的膜污染以粉末活性炭颗粒泥饼层为主,可以通过简单的水力反冲洗实现通量恢复。
瞿芳术梁恒王辉陈杰李圭白
关键词:超滤粉末活性炭膜污染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缓解超滤膜藻类污染的中试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强化混凝/沉淀/超滤的组合工艺的除藻效能以及PPC预氧化对藻类引起的膜污染的缓解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投加0.6mg·L-1PPC能使预处理阶段对藻类的平均去除率提高约28%.组合工艺处理高藻水时,PPC预氧化通过强化预处理,降低膜表面的污染负荷,对藻源污染物引起可逆和不可逆污染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化学清洗试验结果表明,碱洗对超滤膜TMP恢复效果远远强于酸洗,因而有机物是超滤膜处理高藻水时的主要污染物质.
瞿芳术梁恒雒安国田家宇陈忠林李圭白
关键词:超滤膜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高藻水
超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临界通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超滤膜在临界通量以下过滤可不产生膜污染或产生极轻的膜污染,针对超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临界通量的影响因素,系统考察曝气、过滤方式和混凝沉淀预处理等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松花江水临界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达到10 m3/(m2.h),连续曝气可将超滤膜的临界通量提高5 L/(m2.h),曝气强度达到40 m3/(m2.h),间歇曝气可将超滤膜的临界通量提高5 L/(m2.h),但曝气强度再增大不会继续提高临界通量;间歇过滤不能提高超滤膜的临界通量,曝气强度为40 m3/(m2.h)时,间歇过滤间歇曝气可将其临界通量提高5 L/(m2.h);混凝沉淀预处理可将超滤膜的临界通量提高10 L/(m2.h)、混凝-连续曝气和混凝-间歇过滤间歇曝气可将临界通量提高15 L/(m2.h)。
齐鲁王洪臣郑祥程荣陈清陈杰梁恒李圭白
关键词:超滤膜临界通量曝气预处理膜污染
PPC预氧化和超滤协同处理引黄水库高藻水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预氧化—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黄河下游引黄水库夏秋季节高藻水。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处理高藻水时,聚氯化铝最佳投加量为4mg/L,PPC最佳投加量为0.6mg/L。进行了混凝—沉淀—超滤和PPC预氧化—混凝—沉淀—超滤工艺中试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能将出水浊度控制在0.1NTU以下;投加0.6mg/LPPC能使组合工艺对原水UV254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10%和28%。将PPC预氧化技术和超滤技术联用,具有协同除污染作用,降低进入膜表面的污染负荷,缓解膜污染。
瞿芳术崔宝军梁恒纪洪杰田家宇李圭白
关键词:预氧化超滤
不同生长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前,愈演愈烈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水处理工艺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为了深刻理解水处理工艺中主要运行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的影响,试验以藻细胞个数和胞外分泌物浓度为指标,在长达30 d的试验周期内研究了藻细胞繁殖阶段中水温、光照和振动等参数与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发现改变水温和水力学条件对藻细胞的生长代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环境条件的改变(如提高水温和增加振动频率)虽然有利于藻细胞的灭活,但也可能导致胞外分泌物含量的激增,这对水处理效果有着严重负面影响。
张艳马放李圭白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温度光照振动
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不同材质的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存在差异。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的超滤膜过滤原水时的污染程度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较小的超滤膜污染程度较轻,但容易引起不可逆膜污染;聚砜(PS)膜抗污染的能力要强于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
齐鲁赵旭东薛重华王洪臣梁恒李圭白
关键词:截留分子质量浸没式超滤膜有机物膜污染
微宇宙环境下藻类生长与理化因子回归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为考察水库水中藻类生长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用微宇宙环境模拟藻类生长过程并监测理化因子变化,建立相关回归统计方程.以微宇宙环境中鱼腥藻、微囊藻和中度营养状态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为研究对象,考察藻类生长过程中理化因子的变化,建立藻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相关矩阵,并建立相关预测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总磷和水温是影响藻类生长显著因子;通过总磷和水温建立起的相关预测方程,能够预测水体内藻细胞浓度变化.微宇宙环境下基于理化因子所建立起的藻类生长预测方程有助于水厂准确预测藻类浓度,及时调整水处理工艺.
梁恒陈忠林瞿芳术田家宇李圭白
关键词:藻类生长
铜绿微囊藻分泌物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及其胞外分泌物进行研究,证实在不同生长阶段胞外分泌物的主要成分均为亲水性的大分子物质(>30 ku)。在对分泌物的重要组成物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浓度均随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碳水化合物与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比值逐渐降低,而蛋白质与DOC的比值以及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比值均呈增加的趋势。在采用超滤膜过滤含藻水时,藻细胞浓度及胞外分泌物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相当明显。藻细胞和腐殖酸间的协同作用,造成了更加严重的膜污染。相比藻液,单独的胞外分泌物能引起更为严重的膜污染现象。
李磊张艳马放李圭白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胞外分泌物超滤膜膜污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