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OCPF)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波黄荣澄刘香东冉江洪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主食竹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竹笋
  • 1篇主食竹
  • 1篇采笋

机构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篇冉江洪
  • 1篇刘香东
  • 1篇黄荣澄
  • 1篇李波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采笋对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竹笋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采笋是大熊猫栖息地内一种持续的人类干扰活动。为了评估采笋对大熊猫主食竹竹笋生长发育的影响,2009年7—11月,在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镇设置实验样方,对比研究了早期采笋、中期采笋、晚期采笋、一直采笋和不采笋5种采笋方式对大熊猫主食竹八月竹竹笋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期采笋、中期采笋和一直采笋样方的发笋量显著高于不采笋样方(P<0.05),其发笋量分别是不采笋的1.53倍,1.57倍和1.62倍;晚期采笋样方发笋量与不采笋样方差异不显著(P>0.05)。2)早期采笋使八月竹在发笋早期和发笋中期的发笋量增加,中期采笋仅使八月竹在发笋中期的发笋量增加,而一直采笋使八月竹在整个发笋期的各个阶段的发笋量均显著增加(P<0.05)。3)一直采笋样方的幼竹数量、株高均显著低于其他采笋样方,其基径只显著低于不采笋样方(P<0.05);早期、中期、晚期采笋和不采笋样方相互间仅幼竹株高差异显著(P<0.05)。4)早期、中期和晚期采笋与不采笋样方的发笋总量、退笋总量和采笋总量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建议仅在八月竹发笋中期采笋,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扶持。
刘香东黄荣澄冉江洪李波汤开成
关键词:大熊猫采笋生长发育竹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