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X046)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江怡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篇语境
  • 1篇语境论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概念
  • 1篇维特根斯坦
  • 1篇历史进程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篇江怡

传媒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语境与意义被引量:20
2011年
语境论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重要纲领,但对语境概念的考察还需要从意义概念入手。文章对语境概念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一种确定意义的限度、范围和条件"。对语境概念的理解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语境与意义、语境与真值、语境与结构、语境与解释。构建语境论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概念的语义分析;加强对语境的文化-历史考察;加强对知识的情景分析。
江怡
关键词:语境语境论
论概念空间
2008年
江怡
关键词:哲学概念历史进程
康德的空间概念与维特根斯坦的理解被引量:3
2011年
康德的空间概念是以两种方式加以阐释的,即形而上学的方式和先验的方式,我把它们分别理解为"分析性的"和"整体论的"。康德强调直观在理解空间以及时间概念中的重要作用。康德的空间概念就是,空间不表象任何一些物自身的属性,它不过是外感官的一切显象的先天直观形式。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依据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关于左右手无法完全重合的论述,认为空间是我们借以显现事物存在的方式。在维特根斯坦那里,空间概念应当属于不能描述而只能显示的东西,但在康德那样,空间概念则被用于说明知性活动的方式。通过对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空间概念的比较分析,我发现,维特根斯坦实际上给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观。
江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