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ZD0768)
- 作品数:3 被引量:73H指数:3
- 相关作者:谢红单海华王琛朱常花王文娟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被引量:4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IA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两组均持续镇痛2d。记录静息、持续被动运动(功能锻炼)时的VAS评分、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CNA组患者术后8、12、24、48h静息时和术后48h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5或P<0.01)。PCNA组患者术后24、48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明显大于PCIA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 单海华朱常花谢红王琛
-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
- 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0例ASAⅠ~Ⅲ级的患者在硬腰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单侧TKA术后超声引导下股神经旁置管,持续泵注0.25%布比卡因进行镇痛。记录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麻药用量,患者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均低于3分。与4 h比较,12 h静息及第3 d持续被动运动时VAS增高(均P<0.05)。患者布比卡因用量为(219.9±6.6)ml,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为(9.3±2.2)次,6例患者须加用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镇痛满意度高。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 单海华王文娟谢红王琛
- 关键词:超声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镇痛
-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自控神经干镇痛(PCNA)组各20例。PCIA组患者术后静脉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均持续镇痛2d。记录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8、12、24、48h静息时和功能锻炼时VAS评分PCNA组(0.6±0.3、1.8±0.4、1.2±0.5、0.8±0.6、2.1±0.8)均明显低于PCIA组(2.3±0.7、3.9±1.0、1.7±0.6、1.3±0.7、4.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4、48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PCNA组(46.4°±4.3°、66.4°±4.2°)明显大于PCIA组(32.9°±4.4°、47.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PCIA组较PCNA组高。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 单海华朱常花谢红王琛
- 关键词:超声学自主神经传导阻滞股神经镇痛罗哌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