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FL030)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姜瑞忠赵伟彭元怀刘海成李林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聚合物溶液在渗流过程中机械降解数学模型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在渗流过程中聚合物溶液机械降解问题,提出计算聚驱过程中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模型,引入降解因子概念,给出计算渗流过程中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数学模型及其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计算结果吻合程度很高;共选取9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其中7组实验数据所计算的结果与用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之间的误差小于5%.聚合物分子的降解程度与降解因子之间有密切联系,即随降解因子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降解程度也不断增加;降解程度呈现先迅速增加后趋于平缓的现象,渗流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呈现前期迅速下降后期趋于稳定的规律.新模型可准确描述渗流过程中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过程.
- 姜瑞忠王公昌马栋刘明明
- 关键词:聚合物驱相对分子质量
- 原油/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扩张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使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考察了55℃时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桩西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扩张流变性。通过测量界面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等参数,研究了实验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滴大小和振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界面上发生的主要弛豫过程为扩散弛豫,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适宜的实验条件为: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0.01%,油滴振幅1.0μL,振荡周期10 s,表面活性剂平衡时间300 s。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界面膜可以看作是弹性模,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分别为2.8409mN/m和2.8490mN/m,黏性模量近似为0。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界面膜的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迅速降至0.1503 mN/m和0.1786 mN/m:而黏性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
- 郑玉飞蒋平裴海华张贵才姜瑞忠汤明光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 聚合物驱流度设计定量化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流度控制是聚合物驱方案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流度控制不利会导致聚合物段塞的窜流和指进,聚合物利用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从流度设计的基本思想出发,利用聚合物的描述方法,建立了聚合物驱流度设计模型,形成了聚合物驱流度设计的定量化方法。研究了含水饱和度、相对渗透率曲线、剪切速率和含盐量对聚合物驱流度控制所需最小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饱和度越大、相对渗透率曲线高度越高、剪切速率越大、含盐量越高,最小聚合物质量浓度越大。该模型可在聚合物驱室内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快捷地设计出聚合物段塞的流度,为聚合物驱的成功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 姜瑞忠刘显太赵伟刘海成彭元怀李林凯
- 关键词:聚合物驱流度比
- 考虑黏弹性效应的聚合物驱流度设计方法被引量:3
- 2013年
- 聚合物溶液在渗流过程中存在黏弹性效应,此效应对于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聚合物驱流度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一因素。研究表明,当考虑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流度设计时所需最小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先增加后减小,曲线出现临界"拐点",这与不考虑溶液黏弹性有明显的区别;且随着松弛时间的增大,在相同剪切速率下,所需最小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变小,曲线整体下移,且松弛时间越大,曲线出现"拐点"的时机越早,表明黏弹性效应的增大可以降低对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要求。
- 姜瑞忠王公昌姚征
- 关键词:黏弹性聚合物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