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XSJRC2007-07)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何炳蔚周小龙陈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三维重建
  • 2篇视点规划
  • 2篇最优视点
  • 1篇视点
  • 1篇自动测量
  • 1篇机器视觉
  • 1篇规划方法
  • 1篇感器
  • 1篇SIFT特征
  • 1篇3维重建
  • 1篇测量仪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传感器规划

机构

  • 3篇福州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篇何炳蔚
  • 2篇周小龙
  • 1篇陈志鹏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机器人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线激光三维测量仪中视觉传感器规划方法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未知三维物体模型自动重建是机器视觉领域中经典研究课题之一,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机器人定位与导航、逆向工程和文物修复等方面。首先确定出单目线激光视觉测量系统的可视区域,由此获得未知模型极限可视表面。通过将两者相结合,提出面向未知三维模型自动重建的新方法。依据初始视点下所获模型表面信息,构造未知空间的极限面模型。然后以极限面来预测未知对象的最大表面延拓信息,结合系统可视区域确定下一视点的可视性判据,给出预测曲面的可视旋转和平移区间,并将可视区间内能获取最大曲面面积的位置定为下一个最优视点的位置。通过对实体模型的自动重构,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何炳蔚周小龙
关键词:机器视觉三维重建视点规划
面向未知物体自动测量和重建的视点规划方法被引量:7
2010年
针对未知三维物体自动测量和重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系统极限可视区域的新颖视点规划方法.首先确定单目线激光视觉测量系统的最佳可视测量区域,结合初始视点下所获模型的边界区域信息构造未知空间的极限可视表面模型,并以此表面作为未知物体的预测曲面模型;然后确定下一视点预测曲线的可视性,将左右规划进程中能获取最大可视曲线长度的位置定义为下一最优视点的参考位置,通过比较左右参考位置下所获可视面积的大小,取大者所在位置作为下一视点的最终位置.最后通过对实体模型重建,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何炳蔚周小龙
关键词:三维重建视点规划
混合视觉系统中共同视场的确定与3维重建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一个单目摄像机和一个全景摄像机搭建了相应的混合视觉系统,通过分析两者的对极几何关系,提出该系统共同视场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共同视场中场景SIFT特征的提取,并以SIFT描述器向量之间的夹角为约束条件进行特征点间的初次匹配,然后利用外极线约束消除初次匹配中的误匹配,从而获得正确的特征匹配关系,由此完成局部场景的3维重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重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何炳蔚陈志鹏
关键词:SIFT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