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135-43)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峰吕凌张传永王平王平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卫生部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原位肝移植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32例,观察其术后引流管相关并发症(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无发生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9例出现腹水较多,经行腹腔穿刺抽液后病情好转。结论肝移植术后不置腹腔引流管是安全可靠的。
- 施卫东吕凌张传永陆森王平陆华虎庄海文张峰
- 关键词:肝移植腹腔引流安全性
- IL-1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IL-17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均为本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的住院患者,采集手术切除肝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良性肿瘤组织标本。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组织中IL-17、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IL-17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肝癌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对照组。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IL-17、ROR-γt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17表达均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且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IL-17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可能作为肝癌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 王平武传星吕凌张峰
- 关键词:IL-17肝癌免疫组织化学
- 西罗莫司对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西罗莫司(SRI。)最初作为低毒性的抗真菌药物,于1977年被发现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开始将SRL用于预防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由于SRL在预防排斥反应中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官移植。SRL不仅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而且能够诱导效应性T淋巴细胞转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在体内外能明显扩增CD46+CD25^+Treg细胞。由于体内CD4^+CD25^+Treg细胞含量较少,体外扩增困难,限制了对其特征与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如何在体内外有效扩增CD4^+CD25^+Treg细胞,并保持其表型与抑制功能,
- 武传星吕凌张峰
- 关键词: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细胞西罗莫司T淋巴细胞转化免疫抑制作用
- 腹腔引流术在肝脏切除术后应用的必要性探讨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术在肝脏切除术后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将我院肝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问连续实施的210例肝脏切除术的患者按时间先后分成腹腔引流组(120例)和非引流组(90例)。分析比较患者术前因素,术中因素以及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各项指标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具备可比性。术后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死亡率分别为0.8%和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05)。引流组外科并发症明显高于非引流组,尤其是腹部感染和腹水渗出较非引流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内科学并发症没有明显的差异(χ2=0.338,P〉0.05)。引流组住院时间(13.1±5.2)d较非引流组(11.4±5.6)d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结果表明肝脏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术的应用没有必要性,甚至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 饶建华吕凌王平张传永成峰王学浩张峰
- 关键词:腹腔引流术肝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