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K013)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辛世俊路向峰高宏利寇东亮魏长领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人学
  • 6篇主义
  • 5篇马克思主义人...
  • 4篇人学思想
  • 3篇人民
  • 2篇邓小平
  • 2篇邓小平人学思...
  • 2篇以人为本
  • 2篇人民服务
  • 2篇人为本
  • 2篇人文
  • 2篇为人民服务
  • 2篇为人民服务思...
  • 1篇学理
  • 1篇渊源
  • 1篇再审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人文关怀
  • 1篇人文精神
  • 1篇人学理论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升达经贸...

作者

  • 3篇路向峰
  • 3篇辛世俊
  • 2篇高宏利
  • 1篇魏长领
  • 1篇郭彦森
  • 1篇高娜
  • 1篇寇东亮

传媒

  • 7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桂海论丛
  • 1篇唯实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学发展观:关注生活的人学被引量:8
2010年
学习科学发展观,给我们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它扑面而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人们感到科学发展观亲切、实在、管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生活观的人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归根结底就是要以人的生活为本。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处,就必须真正落实到人的生活层面。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生活观是全面的生活观、协调的生活观和可持续的生活观。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生活观应确立新的生活方式:第一,应当破除"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确立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第二,破除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确立低碳生活方式;第三,破除透支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享受生活的生活方式。
辛世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学
人学视域中的“为人民服务”思想
2012年
哲学作为"爱智慧"的学问,离不开对人自身的关怀,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蕴含人文关怀于其中的。"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关怀的中国式表达。在人学视域中审视"为人民服务"思想需要关注三个维度:中国传统道德观中的为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融合与超越;政治宗旨和公民道德规范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路向峰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理论渊源发展逻辑
当代人学的责任: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批判被引量:3
2012年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品格要求人学应当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学在市场经济确立初期为其辩护之必然是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伟大创举如果缺乏理论确证就难以真正实行。但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凸显的当下,发挥人学的批判功能以抑制市场经济的不足,同样也是必然。辩护是市场经济生存之必须,批判则是市场经济完善之必要。针对当前我国的实际,人学应展开以下批判:批判"狼道文化",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狼道文化"远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还必须发扬"人道文化"和人文精神,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文精神是市场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批判物对人的奴役,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物质财富的积聚也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批判工具理性,使人们认识到仅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同样不能发展市场经济,社会和政府应以价值理性对市场经济进行限制和引导,应充分发挥体现人性美好追求的人文精神的巨大调节功能;批判"市场意识的泛化",使人们认识到"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等价交换"等市场意识在经济活动领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普遍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批判物质主义,使人们认识到"拥有就是被拥有",把追求财富作为生活唯一和终极的目标,是价值的迷失和生活浅层化的表现,幸福和尊严的精神价值弥足珍贵。
辛世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市场经济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时间与人的存在和发展被引量:1
2011年
时间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人在时间中存在的客观事实,要求我们应关注和尊重生命的"个体",关注解决每一个具体人的具体问题,关注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积极存在的时间是人发展自己的空间。时间与人的积极存在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克服了异化劳动的劳动时间能够使人成为一种积极的存在;享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为人的积极存在提供了前提;"闲暇时间"的合理利用使人能够成为一种积极的存在。在有限的生命存在的时间内满足人当下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现在的发展比什么都重要,不应把人的发展推到遥远的未来;发展的条件比什么都重要,不应忽视发展的现实条件的创造;发展落实到每一个人最重要,人的发展应特别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努力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娜
关键词:闲暇时间
党的群众路线的再审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审视党的群众路线应注意三个基本维度:在现实维度上,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和反腐斗争的新要求是审视的出发点;在认识论维度上,提升党的执政水平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审视的意义所在;在实践维度上,利益均衡以及与时俱进是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当代进路。党的群众路线在回归群众生活中直面当代中国现实,有利于党的"传家宝"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路向峰高宏利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为人民服务”思想:溯源、内涵与实践途径被引量:1
2012年
"]为人民服务"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宗旨确立于毛泽东,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其思想渊源和理论源泉;政治宗旨和公民道德规范的辩证统一是我们理解"为人民服务"思想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关键;强化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道德教育,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开展多层次的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实践是我们在当代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的有效途径。
路向峰高宏利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人学思想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事实上也存在着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实践结合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过程,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江泽民人学思想、胡锦涛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理论形态,这四种理论形态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推出这组笔谈,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问题的深入研究。
魏长领
关键词: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毛泽东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
邓小平人学思想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事实上也存在着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实践结合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过程,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江泽民人学思想、胡锦涛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理论形态,这四种理论形态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推出这组笔谈,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问题的深入研究。
辛世俊
关键词:人学思想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人学历史作用历史进程
江泽民人学思想
2009年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事实上也存在着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实践结合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过程,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江泽民人学思想、胡锦涛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理论形态,这四种理论形态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推出这组笔谈,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问题的深入研究。
郭彦森
关键词: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胡锦涛人学思想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事实上也存在着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实践结合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过程,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江泽民人学思想、胡锦涛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理论形态,这四种理论形态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推出这组笔谈,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问题的深入研究。
寇东亮
关键词:人学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