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01)

作品数:91 被引量:523H指数:13
相关作者:齐卫平王可园姜裕富吴海红唐兴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衢州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5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政治
  • 12篇政党
  • 11篇执政
  • 11篇中国共产党
  • 11篇共产党
  • 11篇国共
  • 10篇党的建设
  • 8篇党建
  • 7篇主义
  • 6篇政府
  • 6篇治党
  • 6篇社会主义
  • 6篇从严
  • 6篇从严治党
  • 5篇执政党
  • 5篇中国特色社会...
  • 5篇特色社会主义
  • 5篇民主
  • 4篇政府职能
  • 4篇治生

机构

  • 68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中共上海市委...
  • 3篇中共衢州市委...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井冈山干...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电视大学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台州市黄岩区...

作者

  • 54篇齐卫平
  • 14篇王可园
  • 8篇吴海红
  • 8篇姜裕富
  • 5篇唐兴军
  • 2篇臧峰宇
  • 2篇杜艳华
  • 2篇李春耕
  • 1篇周文翠
  • 1篇贺永泰
  • 1篇宋瑞
  • 1篇杜翠叶
  • 1篇陈兰芝
  • 1篇杨启乐
  • 1篇吴其良
  • 1篇张明军
  • 1篇田恒
  • 1篇钱叶六
  • 1篇刘宗洪
  • 1篇唐莲英

传媒

  • 5篇理论探讨
  • 5篇中国井冈山干...
  • 4篇理论与改革
  • 3篇理论学刊
  • 3篇江汉论坛
  • 3篇长白学刊
  • 3篇领导科学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 3篇中共宁波市委...
  • 3篇中共天津市委...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湖湘论坛
  • 2篇中共浙江省委...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学习论坛
  • 2篇中共济南市委...
  • 2篇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8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26篇2012
  • 8篇201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坚决打赢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硬仗被引量:9
2019年
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政治建设,是基于政党的政治属性对政党组织的信仰、宗旨、立场、方向、原则、纪律、规矩进行规范性约束的建设总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后以重点转变党的作风打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个战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中央部署的第二个战役。党中央作出的全面部署,以突出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生态为重点,使党的政治建设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系架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艰巨的政治任务,统筹推进新时代"四个伟大"历史使命、实现党领导一切的要求、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防范政治风险和确保政治安全,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必须打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场硬仗。
齐卫平
关键词:政治信仰政治生态
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被引量:19
2016年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属于政治范畴,而文化自信则属于精神范畴。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附体的灵魂,既是它的精神显示,又是它的价值表现。文化不仅凝结着过往历史的思想结晶,而且透现着预期未来的取向范本。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不属于同一个范畴,文化具有的精神统领地位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最根本"意义。文化自信说到底是价值自信,因为它是从精神层面反映一个民族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确认民族价值。"四个自信"具有内在契合的关系机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力量根基,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有助于构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心理认同,有助于挖掘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思想财富,有助于营造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实践氛围,有助于保持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政治定力。
齐卫平
关键词:文化自信内在契合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创新——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起点被引量:1
2012年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反腐败的战略思路的完善、理论制度的创新、监督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和经验,体现了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和特色,预防和惩治腐败取得明显成效。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了科学化的轨道。
齐卫平吴海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
提升执政党政治沟通能力研究
2013年
提升执政党的政治沟通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执政党政治沟通能力存在几个方面缺陷,包括沟通的被动性、沟通的非民主性、沟通的滞后性及沟通的非制度化;其原因在于人的原因、沟通渠道的原因、体制机制的原因及技术的原因;通过优化执政党政治沟通队伍、完善相关制度,推进执政党政治沟通制度化、大力发展网络政治沟通平台,以提升政治沟通能力。
王可园齐卫平
关键词:执政党政治沟通
治理现代化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价值取向与现实路径被引量:48
2014年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为代理人,既是制度体系的安排者,也是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更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动者。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能力提升。在传统国家治理中,政府经历了从统治走向管理的转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应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作为价值取向;政府的目标模式是构建公民、市场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型政府,强调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协作共治。从改革实践来看,唯有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关系,优化和精简政府组织结构,构建治理型、灵巧型、服务型与法治型政府,方能有效提升政府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唐兴军齐卫平
关键词:政府职能
论中国梦的科学性
2014年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梦"具有合目的性、合历史性、合规律性的特征,是新时期凝聚民族力、激发民族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道路"、"思想"、"行动"相结合的过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行动准则。
姜裕富
关键词:中国梦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思维被引量:17
2015年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与必要条件。将法治思维引入国家治理领域,法治的价值理念、规则体系、运行机制也随之渗透到国家治理过程中,尤其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必将对国家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是互相促进的过程,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灵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法治化的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存在着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转型时期经济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制度迟滞和政党的适应性变革能力弱化等现象,在法治建设中存在着宪法和法律权威不足、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克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困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以法治的方式解决治理中的问题和构建多元共治体系,使法治思维贯穿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个进程中。
齐卫平姜裕富
关键词:法治思维依法治国法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被引量:2
2016年
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形成了耳目一新的发展态势,而且也出现了许多涵义清晰的新词。打铁还需自身硬、补精神之"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三严三实、依规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德治党等新词,透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崭新理念、实践思路和发展走向。
齐卫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建设的传承发展及现实启示
2011年
党的思想建设攸关党的建设的最终成效。我们党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非常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经验,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党的思想建设的实效性。
李春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与执政党的政治自觉
2012年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重大任务的提出,体现了执政党高度的政治自觉。长期实践中,党的忧患意识始终存在,"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是集中反映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忧患意识的表达语境。应对"四种考验"和克服"四种危险",贵在执政党政治自觉的树立。政党是否善于把握自身建设的规律与其政治觉悟程度相联系,深刻把握党的建设规律,必须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与执政党的政治自觉紧密结合。以执政党的政治自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排除非科学化的障碍,采取有效的方法,找到正确的路径,在不断提高政治自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齐卫平
关键词:执政党建设政治自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