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122)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韩立坤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形而上学
  • 2篇金岳霖
  • 2篇本体论
  • 1篇新儒家
  • 1篇人类中心主义
  • 1篇儒家
  • 1篇现代新儒家
  • 1篇科玄论战
  • 1篇科学主义
  • 1篇客观性
  • 1篇共相
  • 1篇《论道》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韩立坤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江淮论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道》本体论的“客观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现代哲学对本体论的重建工作中,金岳霖创建了逻辑的本体论,重视范畴的"合逻辑性"和"客观性",这就与其他新儒家重视本体论的"关怀性"取向不同。而评价逻辑的本体论不仅要考察其范畴的"属人性",更要认识到他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从而领会其追求形而上学形式化的努力,并全面理解其对中国哲学"形而上学"范畴研究的贡献。
韩立坤
关键词:形而上学客观性人类中心主义金岳霖
论现代新儒家对“科学”的本体论安置被引量:2
2011年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新儒家在本体意义和价值优先性原则下,以新的本体论化解这个矛盾,并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以本体论的价值层级和结构来肯定"科学"的地位。尽管重建的本体论并没有超越传统本体论的基本形态,但显示了哲学家寻求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文化独特价值的尝试。
韩立坤
关键词:新儒家本体论科玄论战科学主义
金岳霖“共相的关联”理论研究
2011年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和建构形而上学体系是其重要的特征。针对休谟问题对归纳原则的解构以及导致形上学的虚无状态,金岳霖在形而上学的地位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命题,并且在《论道》中利用共相的关联理论,重新建立了逻辑的形上学,同时也为普遍的科学知识的基础提供了保证。
韩立坤
关键词:共相形而上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