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1040606M29)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文涛徐良聂志芳徐凤谭方良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凹凸棒石/油菜秸秆木质陶瓷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资源化利用油菜秸秆等废弃物,以油菜秸秆和凹凸棒石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黏结剂,通过复合、热压、烧结等工艺过程制备了凹凸棒石/油菜秸秆木质陶瓷。对不同原料质量配比和烧结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备凹凸棒石/油菜秸秆木质陶瓷是可行的,原料的选择、质量配比、烧结温度等参数对材料制备过程及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油菜秸秆与凹凸棒石质量配比为1∶2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烧结温度在600~700℃时,残炭率最高;在600~800℃范围内,抗弯强度的提高达到最佳;在800℃时,导电性能得到改善。
- 吴文涛聂志芳徐良徐凤
- 关键词:油菜秸秆木质陶瓷凹凸棒石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 凹凸棒石-针铁矿改性麦秸木质陶瓷的微观结构被引量:3
- 2015年
- 以凹凸棒石、针铁矿和小麦秸秆为原料,添加少量的环氧树脂作为黏结剂,在适宜的温度和气氛下煅烧,同步完成了生物质碳化、凹凸棒石热活化及针铁矿的还原,获得了具有高气孔率和强磁性的凹凸棒石-针铁矿改性麦秸木质陶瓷,利用XRD和SEM分析了原料质量比及焙烧温度对其物相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针铁矿改性麦秸木质陶瓷是一种非晶态多孔质碳素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原料的质量比对其物相几乎无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凹凸棒石的特征衍射峰逐渐消失,凹凸棒石-针铁矿改性麦秸木质陶瓷中有新的物相产生。
- 吴文涛李妍妍卢茂骥蔡传伦
- 关键词:凹凸棒石针铁矿微观结构
- 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效果被引量:6
- 2012年
- 文章以麦秸和凹凸棒石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为黏结剂,按照不同质量配比混合,在100~150℃、6MPa下热压40min后,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制备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并利用该木质陶瓷对含酚废水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900℃下烧结的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m(麦秸)∶m(凹凸棒石)=5∶1)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97.8%;当50mL、50mg/L苯酚溶液中木质陶瓷的投加量为0.5g,振荡时间为60min,溶液温度为25℃时,该木质陶瓷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达98.12%,且其吸附率随着溶液pH值和苯酚起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由此可见,凹凸棒石改性麦秸木质陶瓷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受材料配比、烧结温度、陶瓷投加量及振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 吴文涛聂志芳谭方良徐凤徐良高坤龙
- 关键词:麦秸凹凸棒石含酚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