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2B040101)
- 作品数:3 被引量:98H指数:3
- 相关作者:姬兰柱易雪梅张悦王远遐郭利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采伐对红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5年
- 红松是我国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主要建群种,受森林采伐的影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通过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存活曲线和径级分布图,研究原始林,15%择伐、40%择伐和皆伐后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内,红松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采伐干扰对红松种群的波动周期影响不大,15%的择伐强度可以提高红松种群的生存期望。(2)原始林和15%择伐林内红松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型,种群处于稳定期;40%择伐林内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种群由稳定期向成熟期过渡;皆伐林内存活曲线为DeeveyⅠ型,种群处在增长期。(3)原始阔叶红松林林、15%择伐林和40%择伐林内,红松种群径级结构均呈稳定的倒J型,且在幼树阶段均存在生长更新的停滞现象;与原始林相比,15%择伐林内幼树比例略有下降;40%择伐林和皆伐迹地,随采伐强度的增加,幼树比例明显增大。(4)方差分析表明,4个种群的生存过程差异较大,采伐干扰对红松种群生存过程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 张悦易雪梅王远遐姬兰柱吴培莉
- 关键词:生命表存活曲线年龄结构
- 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性被引量:57
- 2015年
- 长白山是东亚大陆在我国境内唯一具有高山冻原的山地,分析长白山北坡3个群落乔木种的种间关联性尚未见报道。调查了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700m的森林群落,根据调查资料,进行了TWINSPAN分类和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1)35个样方被分为3个群落类型,即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34个树种被分为五类,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为阴性或中性偏阴性的硬阔叶树种,第三类和第四类主要为阳性或中性偏阳的软阔叶树种,第五类主要为针叶树种。(2)原始阔叶红松林建群种总体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呈不显著正相关。(3)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分别有89%、76%、47%的种对间关联程度紧密,植物群落稳定性与种间关系并非趋于正相关。
- 张悦郭利平易雪梅曹伟王远遐吴培莉姬兰柱
- 关键词:森林群落双向指示种分析种间联结
- 从松属相关物种筛选红松微卫星标记及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近缘物种筛选法是获取微卫星引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松属植物EST-SSRs的种间通用性,从马尾松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红松EST-SSR标记,并与已有的红松基因组SSR标记进行对比分析。采集长白山露水河红松母树林4个种群的248个样本,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马尾松与红松的种间通用率为27.27%,松属内不同亚属物种间的种间通用性偏低;与红松基因组SSRs相比,EST-SSRs的单位点等位基因数(N 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较低;用2组引物分析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有效等位基因均能反映出不同种群遗传变异的趋势,基因多样性均能反映出遗传同一性的差异,说明两组引物都能准确地反映红松种群的遗传多态性水平,新筛选的EST-SSRs可以用于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张悦易雪梅姬兰柱
- 关键词:表达序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