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3Z53)

作品数:12 被引量:289H指数:9
相关作者:张福锁马文奇张秀芝米国华陈范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氮素
  • 2篇冬枣
  • 2篇玉米
  • 2篇旱作
  • 1篇氮含量
  • 1篇氮矿化
  • 1篇氮平衡
  • 1篇氮素矿化
  • 1篇氮素平衡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吸收利用
  • 1篇氮形态
  • 1篇稻区
  • 1篇冬枣果实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 1篇畜禽
  • 1篇叶片
  • 1篇叶片SPAD...
  • 1篇幼树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高强
  • 2篇蔡红光
  • 2篇张福锁
  • 2篇赵登超
  • 2篇吴良欢
  • 2篇陈范骏
  • 2篇张序
  • 2篇米国华
  • 2篇姜远茂
  • 2篇张秀芝
  • 1篇何乃波
  • 1篇范明生
  • 1篇隋静
  • 1篇罗玫
  • 1篇陈贵
  • 1篇高迎旭
  • 1篇彭福田
  • 1篇郭世伟
  • 1篇薛进军
  • 1篇沈其荣

传媒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胁迫萌发与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水稻对供氮形态的响应被引量:9
2006年
采用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比较了3种供氮形态(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3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50 mg.L-1和100 mg.L-1PEG胁迫)和3种种子萌发方式(正常萌发、50 mg.L-1和100 mg.L-1PEG萌发)对水稻由苗期至分蘖期生长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种强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3种供氮形态处理中始终以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物量最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除NH4+-N外,其余2种供氮形态中水稻(包括正常萌发和胁迫萌发)光合同化物均被相对优先分配至根系;此外,胁迫萌发较正常萌发相比,不仅提高3种供氮形态下苗期至分蘖期水稻的生物量,而且还提高了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营养条件下水稻对氮、磷的利用率。
周毅郭世伟陈贵高迎旭沈其荣
关键词:供氮形态水分胁迫
冬枣果实发育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尿素的分配特性被引量:4
2006年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金丝小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发育后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_尿素7 d后15N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叶片中的Ndff%均高于其他器官,且果实膨大期处理叶片高于果实硬核期。不同类型枝条对叶施15N_尿素的分配运转特性不同,坐果枣吊叶片主要供给果实生长;顶部营养枝叶片吸收15N在其附近器官中的分配势较高;中部营养枝叶片的下部器官15N分配势高于其上部相同的器官,果实膨大期顶部营养枝叶片处理15N最远可运输到根系。不同施15N时期营养枝叶片对15N分配利用不同,果实硬核期吸收15N在营养器官(叶片和枣吊)中的分配势较高,而果实膨大期15N在贮藏器官(枝干)中的分配势较高。
赵登超姜远茂彭福田何乃波张序隋静
关键词:冬枣果实发育期^15N-尿素
不同生态稻区覆膜旱作稻氮营养生理及抗逆生理特性探讨被引量:11
2005年
不同生态稻区生态环境和栽培管理方式不同,覆膜旱作稻氮营养生理和抗逆生理与常规水作稻有些异同,尤其是体内NO3-N和NH4+N含量及分布差异很大.杭嘉湖平原区覆膜旱作稻生长前期受干热天气影响,其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体内NO3-N含量较水作稻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NH4+N含量则极显著提高;金衢盆地覆膜旱作稻孕穗期体内NO3-N含量比常规水作稻高,根部NH4+N含量则显著降低,茎基部和叶片NH4+N含量有一定增加.正常气候条件下两生态稻区覆膜旱作稻孕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较水作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及脯氨酸(Pro)含量与水作稻相差不大,表明不同生态稻区的覆膜旱作稻可以通过不同的栽培管理模式,促进生长发育,达到高产目的.
路兴花吴良欢郑寨生孔向军张福锁
关键词:覆膜旱作抗逆生理
中国东北地区中长期畜禽粪尿资源与污染潜势估算被引量:98
2006年
规模化畜牧业、农牧分离等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饲养方式改变后,畜禽粪尿养分的循环和处理最值得关注。该文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估算了东北三省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中的氮磷养分和COD含量,在此基础上评价和预测了2002~2020年畜禽粪尿资源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2003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畜禽粪尿耕地承载量分别为24、20、11t/hm^2,耕地畜禽粪尿承载量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平衡。2003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禽粪尿排泄物进入水体的COD数量占畜禽粪尿、工业、生活排放COD总量的52%、65%、40%。预测表明,2010年、2020年畜禽养殖业对东北三省环境污染的风险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控制畜禽粪尿污染。
马林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范明生
关键词:污染潜势集约化畜牧业
东北春玉米连作体系中土壤氮矿化、残留特征及氮素平衡被引量:23
2010年
通过2年田间试验,在2种肥力、3种氮肥施用水平(不施氮N0,中量施氮N1,高量施氮N2)下,研究了吉林省春玉米连作体系中土壤氮素的矿化、残留特征及氮素平衡,并比较了种植不同玉米品种的效应。结果表明,德惠高肥力土壤中氮素两季总矿化量为203 kg/hm2,是新立城低肥力土壤的2.7倍。中量氮(N1)处理,2试验点2年土壤累计的氮素残留量为103~112 kg/hm2,对环境威胁较小;高量氮(N2)处理,新立城低肥力条件下土壤的氮素残留量为174 kg/hm2,且有下移趋势,而在德惠高肥力条件下,土壤的氮素残留量仅为107 kg/hm2。在新立城低肥力土壤上,施氮量在氮素输入项中起主要作用,在氮素输出项中,作物携出量并不随输入量的增加而有显著的变化,从而导致氮素盈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氮盈余主要以残留Nm in积累在土壤剖面中,变幅为34.0%~88.4%。在德惠高肥力土壤上,土壤矿化氮在2个施氮处理中分别占氮素输入的28.3%和36.5%,在氮素输出中,氮肥表观损失量显著高于新立城,且氮盈余中以表观损失为主,变幅为54.3%~70.8%,平均为65.5%。两个试验点的氮素表观损失可能主要是由生物固持作用引起的肥料氮向土壤氮的转换。不同玉米品种对氮素矿化和表观利用率有一定的影响,在优化施肥中应加以考虑。
蔡红光米国华陈范骏张秀芝高强
关键词:春玉米连作氮素矿化氮平衡
台农1号杧果幼树整形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薛进军罗玫周咏梅
关键词:台农1号幼树整形丰产稳产性农业科学主栽品种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被引量:42
2005年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时期施15N-尿素,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施用15N-尿素,经根系吸收后,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中,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的形成,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植株对15N-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张进姜远茂束怀瑞赵登超张序刘文娥吴良欢
关键词:^15N施肥期
玉米叶片SPAD值、全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品种间变异被引量:42
2010年
研究比较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4个春玉米品种在喇叭口期至成熟期间叶片SPAD值、全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变异程度、及其与氮素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关系,以期为不同品种植株的氮素营养测试指标的优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与产量、吸氮量及生物量呈显著相关,该值主要受氮肥水平影响,并因土壤肥力而变异。从喇叭口期至灌浆期间平均变异幅度为17.7%,但品种间变异很小,平均仅为4.3%。说明利用SPAD值诊断玉米氮素营养时,其诊断指标不需要因品种而调整,但需要因不同肥力而调整。在新立城低肥力条件下,喇叭口期(V12)和抽雄期(VT)的SPAD临界值指标分别为46.1和57.8;在德惠高肥力条件下,两个时期的SPAD值临界值较为接近,分别为59.9和60.3。植株叶片硝态氮含量在土壤肥力间及品种间变异均较大,变异幅度分别为43.1%和29.3%,且与产量、吸氮量及生物量的相关性均较差,不适于在大面积范围内单独作为玉米氮素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
蔡红光米国华陈范骏张秀芝高强
关键词:玉米叶片SPAD值
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3
2005年
以武香粳998(水稻)和中旱3号(陆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生育后期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水种稻(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武香粳998覆膜旱种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裸地旱种产量均为最低。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抽穗期植株的含N率较低,抽穗至成熟期植株含N率下降速率为水种>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抽穗和成熟期植株吸N量大小为水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旱种稻成熟期茎鞘中的N素分配显著高于对照,籽粒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间叶片有所不同。抽穗期旱种稻的N素物质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覆膜旱种N素物质生产效率最低。旱种稻N素籽粒生产效率(中旱3号覆膜旱种除外)和N素收获指数较对照增加,大小为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水种。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抽穗后植株含N率下降快,植株N素积累量较小,叶片和籽粒中N素分配比例高,茎鞘低;N素物质生产效率(成熟期)、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N素收获指数高,产量低。
张亚洁林强森孙斌刁广华杨建昌
关键词:陆稻水稻氮素水稻旱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