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90)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锐李金山寇宏超刘涛常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316L不锈钢/铜梯度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成分分布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无压浸渗法制备了316L不锈钢/Cu梯度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中不锈钢球的溶解变化形貌及成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溶解不锈钢球的形态及分布演变特征为从边缘溶解形态为短齿状,演变为大量的树枝与部分颗粒的混合形态,最后变为完全的颗粒形态;复合材料成分变化特征为无论钢球是否溶解,在界面处成分过渡梯度很大并且基体成分中Cu含量均在86%左右。
- 刘涛薛祥义胡锐常辉
- 关键词:梯度复合材料浸渗
- Ni-Cr-W基高温合金二次M_(23)C_6析出行为被引量:16
- 2011年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系统研究了Ni-Cr-W基高温合金二次M23C6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合金中二次M23C6的析出温度范围为648~1147℃,当温度高于1160℃时M23C6发生固溶;初生M6C在1349℃发生分解;合金在1400℃时完全熔化。由于时效温度不同,合金中析出两种不同形貌的M23C6。在较低温度时(655~900℃)粗大片层状M23C6在晶界析出;在900℃以上M23C6的形貌由片层状转变为不连续颗粒状。降温速率对M23C6的析出形貌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降温过程中晶界上不连续颗粒状M23C6的析出是导致弯曲晶界形成的主要原因。
- 柏广海胡锐李金山钟宏寇宏超傅恒志
- 关键词:DSCM23C6
- Ni-Cr-W-Mo合金异型件的热旋成形规律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基于ABAQUS软件的Explicit/Standard模块建立了Ni-Cr-W-Mo合金异型件热旋成形的热力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正交试验优选了第1道次的工艺参数,研究该合金的异型件成形、回弹过程中应力场的分布及热旋成形规律。结果表明,芯模转速和圆角半径分别对工件的拉裂和起皱影响最显著,卸载后的回弹对等效应力分布趋势影响较小,使得大部分区域的应力得到了释放;热旋后的实际壁厚值和理论壁厚值有一定的偏差。
- 安震李金山胡锐王健贾新潮周廉
- 关键词:高温合金热力耦合回弹
- 316L不锈钢/Cu梯度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分布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得到合理的316L不锈钢/Cu梯度复合材料结构,基于316L不锈钢/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宏观结构建立相应的单胞模型和复合材料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两种模型进行残余热应力的数值模拟,分析复合材料内的等效应力和主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胞模型,残余热应力分布形态不仅与不锈钢球溶解程度相关,而且与其溶解形态也有关系,并且随着不锈钢的溶解,平均等效应力的大小分布发生了转移,较大的平均应力从基体转移到了增强体。对于复合材料模型,随着不锈钢球的溶解,梯度复合区内的等效应力呈梯度减小分布,表现为平滑的应力过渡,因此,可以在复合区与铜相接连处得到缓和的热应力分布。
- 胡锐刘涛薛祥义常辉寇宏超李金山
- 关键词:梯度复合材料热应力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