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82)

作品数:8 被引量:235H指数:7
相关作者:陈章和靖元孝赵建刚任延丽李晓菊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生物量
  • 4篇人工湿地
  • 4篇物量
  • 4篇根系
  • 3篇植物
  • 3篇去除率
  • 2篇生物量研究
  • 2篇湿地植物
  • 2篇污染
  • 2篇污水
  • 2篇净光合
  • 2篇净光合速率
  • 2篇光合速率
  • 1篇单种
  • 1篇地上部
  • 1篇地上部生长
  • 1篇地下生物量
  • 1篇植物生长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7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5篇陈章和
  • 3篇靖元孝
  • 2篇李晓菊
  • 2篇任延丽
  • 2篇赵建刚
  • 1篇周先叶
  • 1篇陈文音
  • 1篇杨琼
  • 1篇陈桂珠
  • 1篇赖增隆
  • 1篇陈兆平
  • 1篇程秀云
  • 1篇王玉彬
  • 1篇陈芳
  • 1篇黄正光
  • 1篇刘諝诚
  • 1篇王才荣
  • 1篇何其凡
  • 1篇陈达丰
  • 1篇汪晓燕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湿地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Growth and Contaminant Removal Effect of Several Plant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2009年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be the relation between plant growth and its decontamination effect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Four species were studied in the small-scale mono-cultured constructed wetlands,which were fed with domestic wastewater. Plant growth indexes were correlated with contaminant removal performance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s. Wetlands planted with Cyperus flabelliformis Rottb. showed the highest growth indexes such as shoot growth,biomass,root activity,root biomass increment,and the highest contaminant removal rates,whereas wetlands planted with Vetiveria zizanioides L. Nash had the lowest growth indexes and the lowest removal rates.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total biomas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and below-ground biomass with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removal. Photosynthetic rate had higher correlation with nitrogen removal in these species. Root activity and root biomass increment was more correlated with 5 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remov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removal had lower correlations with plant growth indexes. All four species had higher removal rates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plant growth on contaminant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were different specifically in plants and contaminants.
Xiu-Yun Cheng Ming-Qiu Liang Wen-Yin Chen Xu-Cheng Liu Zhang-He Chen
关键词:污染物去除率根生物量地上部生长地下生物量
几种湿地植物根系生物量研究被引量:85
2003年
根据不同植物不同时期在不同类型人工湿地中的根系生物量的测量结果,分析了湿地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根系分布特点.以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为优势种的潜流湿地比表面流湿地植物生长旺盛,在表面流湿地里象草3~5月生长旺盛,6月后出现枯萎,8月份甚至死亡;而潜流湿地的象草一直生长正常.5种湿地植物根系生物量的比较分析表明,5月份0~15cm土层的根系生物量以象草最多,其次是美人蕉(Canna indica)、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香蒲(Typha latifolia)最少;8月份美人蕉最多,其次是象草、香根草、芦苇,香蒲最少.15cm以下则是芦苇最多,其次是香蒲、香根草、美人蕉,象草最少.根系生物量的增幅则是芦苇最快,象草最慢.
赵建刚杨琼陈章和黄正光
关键词:根系生物量人工湿地
两种不同根系类型湿地植物的根系生长被引量:38
2007年
实验设计了一个水培系统,利用生活污水培养,对4种“须根型”植物美人蕉、风车草、象草和香根草和4种根茎型植物菖蒲、水鬼蕉、芦苇和水烛的根系生长进行比较研究。该系统由用于盛污水的塑料桶(顶部直径36.5cm,底部直径30.0cm,高34.5cm)和用于固定植物于水面的泡沫板构成。每桶种植1株植物,每种种5株。水培至10周时,须根型植物的平均根数达到1349条/株,而根茎型植物的平均根数只有549条/株。实验结束(水培第21周)时,须根型植物的平均根生物量为11.3g/株,根茎型植物的平均根生物量为7.4g/株。须根型植物根系中,d<1mm的细根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51.9%,而根茎型植物d<1mm的细根的生物量只占25.1%。根茎型植物的根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为0.2,显著高于须根型湿地植物(0.1)。须根型湿地植物的根系表面积(6933 cm2/株)极显著地高于根茎型湿地植物(1897cm2/株)。根茎型湿地植物根的平均寿命(46.6d)较须根型湿地植物根的平均寿命(34.8d)长。美人蕉的平均根数达1871条/株,根表面积达到22832cm2/株,远较其他种高。
陈文音陈章和何其凡汪晓燕王才荣陈达丰赖增隆
关键词:湿地植物根系
两栖榕在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被引量:33
2003年
研究了两栖榕在潜流型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一年多的实验表明 ,生长在人工湿地的两栖榕具有发达的侧根和不定根 ,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根系活力和生长速率。两栖榕人工湿地对 TN,TP,CODCr和 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 54.2 %、40 .9%、72 .4%和 74.3% ,与无植物系统相比较 ,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1 7%、1 2 %、1 0 %和 1 1 %。此外 ,两栖榕人工湿地系统中 ,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
靖元孝杨丹菁陈章和陈兆平
关键词:人工湿地去除率水力停留时间净光合速率污水净化效果
单种和多种群落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植物生长生物量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对单种和多种植物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和植物生长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湿地对有机物CODcr的净化效果差异不明显,但多种群落湿地对TP的净化效果优于单种群落湿地,而单种群落湿地对TN的净化效果又强于多种群落湿地.风车草在单种群落里生长旺盛,而在多种群落里生长稍差,单种群落的群落覆盖度明显高于多种群落的群落覆盖度;单种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为2395.6g/m2,比多种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多1倍强,而多种群落的地下部分生物量为688.0g/m2,比单种群落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多80%强;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0~5cm表层,该层根系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60%强.
赵建刚陈章和
关键词:根系生物量
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在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被引量:36
2005年
研究了水翁在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生长在人工湿地的水翁具有发达的侧根系,能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19 2±2 1)μmol (m2·s))、蒸腾速率((23 5±2 3)mmol (m2·s))、气孔传导率((657 5±53)mmol (m2·s))、根系活力((20 9±3 2)μg (g·min))和生长速率((9 9±0 5)mg (g·d))。水翁人工湿地对TN,TP,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55 6%,44 2%,75 7%和73 2%。其中水翁对N,P的吸收量分别占人工湿地对N,P去除量的16 4%和12 6%。水翁为常绿乔木,可考虑与灌木和草本植物结合起来,建立乔、灌、草自然湿地系统,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靖元孝杨丹菁任延丽李晓菊
关键词:人工湿地去除率净光合速率
红树林湿地系统污染生态及其净化效果的研究概况被引量:42
2005年
红树林湿地系统处于淡水和海水的交互地带,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随着大量污水、废物源源不断地排放入海,红树林湿地的水体净化功能正日益受到重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红树林湿地系统的污染生态及其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目前,红树林湿地系统污染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污染物的排放对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上,包括对红树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生态的影响,污染物在红树植物中的累积以及污染物对红树林区沉积物、藻类、底栖动物的影响等方面上。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对重金属、石油及污水等污染物有较强的耐性,且红树林植物和林下的土壤都有吸收多种污染物的能力,对污染物有较强的净化效果。红树林湿地系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红树林湿地资源处于濒危状态,需加强管理和保护,所有的实验项目应在非保护区中进行。
李晓菊靖元孝陈桂珠任延丽
关键词:红树林污染生态湿地生态环境
测定潜流人工湿地根系生物量的新方法被引量:17
2007年
设计了一种新方法研究潜流人工湿地植物根系的分布和生物量。采用自制的圆柱形的不锈钢网柱,安放在潜流湿地的碎石基质中,定期分层取出网柱内的碎石,可观察根系的分布特点;收获网柱内的根,可测定根系的生物量和生长量。网柱的直径20cm,高50cm,网孔直径1.80cm,不锈钢丝粗1.38mm。安装时,使网柱垂直,上端达碎石表面,下端靠近湿地床底。安装好后,装入碎石基质,观察测定时,把基质取出,观察完后,再把基质放回。用该方法,对碎石基质的潜流人工湿地中植物根系的分布和生物量进行了1a的实验测定,认为该方法是测定潜流人工湿地根系生长和分布的有效方法,它易于安装、测定方便、准确。7月和12月份两次测定的湿地根系生物量之和为331.8gm^-2,其中分布于0—5cm的根生物量为174.4gm^-2,5~15cm为142.1gm^-2,15cm以下为15.3gm^-2。种问根系生物量的差异很大,根系生物量最大的是美人蕉,为182.4gm^-2,最小的是水鬼蕉,为1.38gm^-2。根生物量似乎呈不同的季节格局,象草7月份根系生物量较大,而其他种12月份的较大。不同种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也有显著的差异,具根状茎的芦苇和较粗根的水鬼蕉以直径大于1mm的根为主,它们的根分布较深,而浅层根较少;象草、美人蕉和风车草,直径1mm以内的根占根生物量的80%以上甚至100%,它们的根分布较浅。
陈章和陈芳刘諝诚程秀云王玉彬周先叶
关键词:生物量潜流人工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